小学数学趣味教学方法初探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7期   作者:胡毅
[导读] 兴趣是推动科技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之一

        胡毅
        仙桃市杨林尾镇复兴小学  433027
        【摘要】 兴趣是推动科技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之一。对于学生来说,兴趣也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尤其是对于小学数学学科,因其具有很多的定理、公式、以及图形等,使得很多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难题。传统的应试教育方式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体的位置,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导致学生对于数学失去了兴趣,甚至产生的了抵触心理,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数学成绩和学科素养的发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行,教师应在教学的过程中重视对学生兴趣的激发,趣味教学就是现阶段较为有效的教学方式。本文从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角度出发,对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趣味教学的方式进行探讨,仅供各位同仁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趣味教学,措施
        【前言】
随着时代发展和教学观念的提高,使得国家和社会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推广,尤其是对于小学的教学工作。数学不但是在学生小学乃至未来的更高层次的学习中,还是对于其他学科方面的帮助,都有着积极的意义。但是由于小学生年龄和经历的限制,使得对于数学中的定理、公式、图像等难以有效的记忆,同时因为小学生缺少清晰的逻辑思维和空间拓展等方面的能力,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较为吃力。而传统的应试教育过于单一枯燥,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使得学习效果不明显。在新课改的理念指导下,教师应注重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这其中,趣味教学的方式,因其具有的主动性、独立性、延展性的思维方式,能过让学生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培养趣味教学和思维意识,达到基本的素质教学要求。教师也可以通过活跃课堂,激发学生的学期兴趣,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在有效的提高学生数学成绩的同时,促进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全面发展。
一、趣味教学对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意义
我国传统的应试教育方式,过于注重学生的卷面成绩,因此教学方式通常都是对学生进行大量的知识灌输。教师的教学方式也都是单一重复的板书、教师讲解、大量习题等,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学习效果事倍功半,也容易让学生对数学容易产生厌倦、甚至抗拒的心理,不利于学生数学学科素养的发展。因此,这种教学方式已经逐渐无法适应现阶段飞速发展的时代和知识的脚步。随着时代和观念的发展,国家对于学生的素质教育愈发重视,并要求教师注重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方式方法。现阶段,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除了要保障对学生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要结合新课改理念的指引,提高对于学生逻辑思维和趣味教学的引导和培养,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提高。数学学科既是一个需要不断积累知识的过程,同时知识点之间有很强的关联性,需要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保障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实现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培养。


二、趣味数学教学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具体措施
1、明确学生学习主体,引入趣味内容
对于现阶段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学习主体的作用,明确只有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对学习兴趣的激发,才能够真正的促进学生数学学科能力的提高。教学中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可以通过语言描述、多媒体图片、视频等形式,营造一个有趣的故事情境,引入趣味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而跟随教师的教学步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教师安排的学习目标。例如,在进行“乘法运算”部分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语言和卡通人物营造一个故事场景:“小兔子妈妈带领小兔子采了很多胡萝卜,一只小兔子采5根,5个小兔子采了多少根?10只小兔子呢?”用学生喜欢的方式营造教学情境,更好的活跃课堂教学效果,同时激发学生兴趣和联想的能力,对于乘法知识有更加清晰深刻的了解,提高学习效果。
2、运用趣味教学,融入生活化身元素
小学生正是出于对事物有强烈好奇的年纪,尤其是对身边的事物急于了解学习,因此教师应注重学生这一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增加生活化的元素,用身边的事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鼓励学生参与进来,并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自身的生活中,提高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例如,在讲解“一年有多少天”的问题时,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为什么一年要有12个月?有的月份是31天有的就少一天?2月份为什么每过四年就会多一天?”等。先让学生回答,然后教师统一进行讲解,并可以让学生回家给父母讲一讲,得到父母的赞扬后,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进而更好的参与数学学习。
3、通过趣味游戏,增强课堂趣味性
游戏的形式是提高学生兴趣的重要方式。教师可以利用自身丰富的教学知识和对于教材的理解,将课堂知识通过游戏的形式表达出来,让学生可以通过游戏感受数学的乐趣和魅力,继而提高学生的主力已,以及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例如,在进行口算练习时,教师可以利用听写算、传卡片、抢红旗、摘苹果、猜结果等多样化形式,充分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教师也可利用小组对抗的形式,如设计3~5人为一组,通过轮流回答的方式进行口算练习,对于成绩更好的小组奖励一朵小红花,再由全班同学评选表现优异的学生再进行小红花奖励,用趣味数学教学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增加课堂教学的有趣性,给学生提供自己实践的机会,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程度,
【结束语】
总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行,尤其是在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中,教师应更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充分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继而有效的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和学科素养。而趣味教学的方式,可以帮助教师丰富教学方法,改变传统应试教育中“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的数学成绩以及学科素养,使学生可以得到综合性的发展,让学生不再是学习的“奴隶”,而是和学习成为相伴一生的良师益友。
【参考文献】
[1]苏建新.小学数学趣味教学的探讨[J].数学需学习与研究,2010(14):106-107
[2]孙田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使学生主动学习[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0(02):124-125
[3]任文兴.趣味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7(04):114-115.
[4]阿邓.基于趣味教学模式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3(12):221.
[5]鲁晓露.基于趣味教学模式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4(S2):4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