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学方法创新下如何提升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质量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7期   作者:王红艳
[导读]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小学数学教学的侧重点也发生了转变

        王红艳
        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界首中心小学湖南 株洲412400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小学数学教学的侧重点也发生了转变,小学是学生人生主要习惯的黄金培养阶段,三年级又是一个重要的过渡阶段,其数学的教学内容中涵盖了更灵活的知识点。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认识该门学科的特点,采取学科特点与学生的身心发展有效结合教学,积极探索更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致力于为学生提供全面、深刻的知识教学,大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此种能力的培养,为今后的人生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教学方法创新 小学数学 教学质量提升
1创新教学模式对三年级数学教学的必要性
        小学教育侧重点的转变,实质上是低年级向高年级阶段的转变,三年级作为重要的过渡阶段,其重要性可想而知。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仅需要注重对学生进行以往知识的及时回顾,更需要注重学生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此外,数学这门学科不同于语文、英语,它包含了大量的数学术语、数学符号、逻辑关系和运算关系,小学阶段数学知识难度相对比较简单,但对于学科的要求并没有丝毫降低,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仍然是新课改的重点任务。同理,这也对三年级数学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积极探索创新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之余,对于某种程度而言,创新的教学方法也更符合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2目前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教学方法缺乏创新
        结合当下小学教育的现状,大多数教师在课堂上仍然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学生作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在课堂中对学生主体性理念落实过少,这种传统教学模式不具备足够的合理性,且无益于学生主动性和逻辑思维的培养,长此以往,小学生会觉得枯燥乏味、甚至会对数学学科产生抵触,进而失去兴趣,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发展百害无利。除此之外,教师对学生实际学习情况了解并不充足,往往会忽视个体差异性,没有充分关注学生学习中的长、短板,对所有学生均采取同样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方式下,教学质量难以得到质的提高。
2.2 数学教学与实际结合不紧密
    在新课标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学目标已不再局限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更注重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但现实情况是,绝大多数教师对于新课改的教育理念并没有在课堂进行完美的演绎。教学偏重于理论知识,书本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性不高,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提升十分不明显。
3针对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3.1转变教学主体,做到“因材施教”
    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常情况下还是处于一个被动接收知识的状态,这样对学生创新性的培养极其不利。

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将新课改理念贯彻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把学习主体角色交给学生,重视学习过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索知识。当然,教师在将主体性交给学生的同时,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这一特点,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方针,鼓励小学生独立自主、大胆创新。在“以学生为主导的新型教学模式”中,逐步培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3.2 构建教学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心智还比较稚嫩,正是对未知事物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年纪,很容易对新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于数学学科的学习至关重要。对三年级小学生而言,新课标不要求他们做高难度的题目,而比较重视学生主动性、兴趣性以及逻辑性的培养。因而,三年级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可结合不同情景教学,创设情景时注意该年纪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巧妙结合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索欲。
例如:在学习《年、月、日》这一章节时,由于这部分知识点比较抽象,教师可鼓励小学生们自己动手制作简单的日历,通过实践来加深学生对该章节知识点的理解,将本枯燥无味的知识与生活紧密相连,增加生动性的同时,也增加趣味性。通过循循善诱式的引导教学来帮助学生养成主动思考的习惯,有利于提升教学质量。
3.3 合理选择题材,提高综合素质
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不仅存在于课堂之中,在日常生活中也有着高频率的运用。基于当前教育改革的时代背景下,数学教师应该改变教学理念,在教学中,合理优化并大胆创新,让学生深切感知数学学科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性,让学生明白学习数学学科的意义,为他们树立正确的数学态度。因此,教师应当合理选择贴近生活的教学题材,协助学生感悟数学的奇妙,激发求知欲和探索欲。教师通过积极引导学生将数学学科生活化,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逻辑思维的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提倡创新的教育背景下,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成了迫在眉睫之事。小学三年级作为小学重要的过渡阶段,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涯和综合发展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应契合新课标的要求,改变传统思维模式,创新课堂教学,并将数学知识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让小学生明了数学源于生活,数学简化生活的奇妙魅力。众所周知,教育自始至终都是国民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石,搞对教育,搞好教育,让小学生在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春风中更好地迈向未来。
参考文献:
[1]王彦文. 谈教学方法创新下如何提升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质量[J]. 文渊(小学版),2019(4):158.
[2]郑英. 基于新课改下改善小学数学教学课堂质量的探讨[C]. //2019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南宁). 2019:1-4.
[3]李婷婷. 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策略[J]. 魅力中国,2015(52):237. DOI:10.3969/j.issn.1673-0992.2015.52.238.
[4]樊香弟.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方法[J]. 天津教育(中、下旬刊),2020(17):107-1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