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艳群
南宁市邕宁区那楼中学
摘 要:不论是从教学条件还是教学理念上来说,农村教育教学水平都比不上城市。初中数学知识相比于小学,抽象程度要更高,所以在初中数学课程教学中老师自然会遇到学困生。作者将在本文中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来研究在初中数学课程教学中如何实现学困生的转化,对此提出了构建有效的课程教学情境,强化师生之间的互动和理解,促使学生更好地交流和沟通等多个举措来增强学困生的学习自信心。
关键词: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
从字面意思来看,学困生指的是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在农村初中学校,因为教学条件艰苦,课程教学理念落后等因素,学生在数学课程学习中容易出现学习兴趣不高、学习动力不强,对课程知识理解上出现困难等问题。对此,农村初中老师要采取积极举措来促使学困生进行转化,这样才能提升整个班级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一、构建课程教学情境,增强学困生对课程知识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对课程知识学习的最好动力。农村初中生很多在课堂教学的时候,显得无精打采,干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情,学习动力不强,学习兴趣不高,这些问题都是在学困生身上体现得特别突出。对此,初中数学老师就可以通过创建趣味性、知识性的课程教学情境,为学生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不断地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主动探究学习的欲望和动力。例如,在《角的比较》这一课教学的时候,老师如果直接让学生用量角器来测量角,并对比不同角的大小,学生对课程知识的学习可能并不太感兴趣。对此,农村初中数学老师就可以给学生创建一个趣味性、知识性的课程教学情境,比如可通过构建“剪小花”的课程教学情境来进行课程内容的导入,因为在剪的时候必然会用到剪刀,这样剪刀开口的大小就是不同的角度,所剪出来的小花就可能不一样,这样就能激发学生对这节课知识主动探究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引导学生的思维更好地进入到课程知识学习中,这样就能对学困生的转化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二、强化直观性教学,推动学困生更好地理解课程知识
在初中数学课程知识中,有的是比较抽象的,学生理解起来难度是很高的。这些都是学困生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
所以,对于农村数学老四要采取多种教学举措,尤长避短,克服农村学校教学上的劣势,提升课程教学的直观性,推动学困生更好地理解课程知识。例如,在初中数学《简单的轴对称图形》这一课教学的时候,为了让学生对轴对称的知识有更好地理解,农村初中数学老师对此就可以充分地利用多媒体教学模式将日常生活中一些轴对称物体的图片向学生进行展示,比如说蝴蝶、飞机等,这样学生就能对轴对称之美有更好地感受。但是也要看到,有的农村地区可能还没有多媒体教学设备,对此可以将一些图片提前打印出来,在课堂教学的时候让学生传递浏览。农村初中数学老师还可以选择生活中具有轴对称特点的实物作为教学道具,比如说花朵、树叶等,这样就能在课程教学中给学生以更加直观的刺激。同样,农村初中数学老师还可以向学生布置课外作业,让学生在课余时间搜集一些轴对称的物体带入到教室中,让学生通过对轴对称物体的观察来更好地认识轴对称物体的特点。如果学生寻找到的是错误的,老师就要指出学生错误的原因,并向学生解释其原因,这样就能推动学困生更好地理解课程知识。
三、增进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帮助学困生及时恢复学习的信心
对于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来说,一个最为明显的特点就是数学学习能力低、考试成绩差,长期下去就会造成学生对数学课程知识学习的自信心不强,学生就会陷入到数学课程知识学习上的恶性循环。以此,在农村初中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老师一个最为显著的教学认为就是要确保农村初中学困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信心,及时就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与老师进行沟通和交流,老师要及时提供必要的帮助,这样才能更好地增强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的学习信心。第一,农村初中数学老师在课程教学中不能给学困生随意贴标贴,尤其是不能歧视学困生。老师要和学生做朋友,及时进行沟通和交流,共同分析学困生学习上的困难和原因。比如,对于有的学困生就是因为家庭原因,造成学生心理上有厌学倾向,对此老师要多给予关注和关爱。还有的学困生就是因为学习缺乏目标,不知道学习的价值。还有的学困生是因为知识理解能力差,对此农村初中数学老师要多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有的学困生是因为在学习中缺乏韧性,有动力就学习一阵,没兴趣就直接放弃学习,对此农村初中老师要向学生多将一些励志故事,让学生明白坚持学习的意义。同时,农村初中数学老师要认真对待每位学生,以师生之间的良好沟通,将学困生产生的根源问题找出来,做到对学困生的因材施教。
四、结语
在农村初中数学课程教学中遇到学困生是一个很正常的事情,对此农村初中数学老师不能放弃每一个学生,在课程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和实施新的课程教学理念和策略,有效地对学困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激发,增强学生对学困生的理解能力,增强学困生的学习信心,推动学困生实现有效转化。
参考文献:
[1]牟双富.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帮扶初探[J].农家参谋,2017(12):266-267.
[2]薛小花.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J].甘肃教育,2017(08):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