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7期   作者:张祖敏
[导读] 数学是富有逻辑性以及抽象性的学科

        张祖敏
        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两峪小学  
        摘要:数学是富有逻辑性以及抽象性的学科,数学的学习不仅只是为学生学习成绩提供分数,更是为学生能够促进学生更好的掌握数学,并运用数学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其认知和思维能力军没有发育完善,因此对于数学中抽象的概念、复杂的知识难以进行理解和掌握。而小学时期又是为日后的学习打下夯实基础的阶段。众所周知,数形不分家,通过数字与形状之间的巧妙转化,能够将复杂的数学知识变得简单化,进而能够加强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的将数形结合的思想运用在教学中,以此促进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数形结合思想 渗透
一、数形结合思想的运用意义
        首先,数形结合的方式能够有效的将复杂的数学问题,用简化的形式呈现出来,如对于小学数学中学校周围建筑物的建设,通过方位和距离进行提问。学生通常会在脑海中形成实际的画面结构,但是对于掌握能力并不是十分好的小学生来说,往往会出现错误。但是利用数形结合的方式可以将问题简化,由此就可以更加直观的得出结论。由此能够提升学生的做题效率。其次,数学知识大多是复杂以及抽象的,因此学生很难进行立即阿赫掌握。所以教师就可以利用数形结合的方式将数学知识变得简单化,并能够将其中的数量问题转化为图形,以此能将问题更加清晰的展现出来,由此可以减轻学生的理解难度,并能够有效的加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数形结合思想的运用
(一)利用数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能力发育并不完全,因此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能力较差。但是由于学生年龄较小,所以低年级学生通常有极强的好奇心。教师可以抓住学生这一性格特点,进行教学的开展。在教师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相关的教具进行教学,以此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可以使学生化被动学习为主动。
        例如:教师在讲述《比一比》这一课时,可以选用长度较长的红色铅笔、中等长度的绿色铅笔以及长度较短的黑色铅笔,让学生进行比较。教师先选其中两只进行比较,再进行变换。分别让学生能够准确的表达出三支铅笔的长短比较。在一步步的引导和铺垫之下,从谁比谁长、谁比谁短,到谁最长、谁最短的过程中,不仅能够让学生的数学思维的到有效的锻炼,还能够让低年级学生更加直观的接受知识并进行合理的运用。生活中实际物品的运用,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并能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运用数形,建立数学基本概念
        数学的学习是层层递进的,而低年级阶段又是学生打下基础的黄金时期,良好的数学学习基础有利于为学生日后的学习,节省时间和精力,所以在小学阶段一定要将学习基础打牢。但是低年级学生因为年龄的特点,无法快速有效的进行数学的理解,所以教师可以利用数形结合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例如:在讲解《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课时,小学生由于认知能力受限,因此很难通过教师语言的讲解,理解分数的定义。这时教师可以将相同大小的圆,进行不同份数的划分。如,将其中一个圆平均划分为两份,那其中一份就是1/2。再将相同大小的另一个圆,划分为4份,则其中一份就是1/4。由此可以让小朋友清楚地了解分数的定义和使用方法,同时由于相同图形的不同份数,小朋友可以直观的比较出分数之间的大小。通过数形结合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基础的知识概念,还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理解并运用分数。
(三)运用数形,进行计算教学
        计算的基础就是进行数数。而在学生计算的过程中又有“凑十法”和“破十法”,这两种方法是很难运用语言向学生讲解明白的,因此教师可以引用数形结合的方式,运用实物进行教学。将十根小木棒分为一捆。在学习十以内加减法时,学生可以很快的将零散几根的小木棒放在一起,进行数数。
        例如:让学生计算9+2时,学生先将1根小木棒加进去变成一捆为10,然后还剩下1根,就是11.由此“凑十法”就能够被学生轻易的学会。
        当学生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时,教师就可以将“破十法”融入其中。
        例如:在进行算术教学时,对于13-8的算术过程,部分学生会先将零散的3根小木棒与8进行抵消,抵消后还有5根小木棒,然后在将一捆为10的小木棒拆解开,与剩下的5根小木棒相减,10-5=5,最后剩下5根,所以13-8=5。部分学生还会先将一捆木棒打开,减去8根,剩下2根,然后加上零散的3根,最后有5根。由此学生又学会了“破十法”。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能够促使低年级学生快速有效的进行知识的学习,不仅能够节省更多的教学实践,还能增强学生的动手和思维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低年级的教学过程中,数形结合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的为学生提供更加便利的学习方式。可以将抽象的、难以理解的数学知识转化为简单明了的图形表达,将知识转变为具体化,方便学生吸收和掌握。通过数形结合教学方式的运用,不仅能培养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发展,还能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方式,并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不断的探究数形结合的适用方法,以此能够将数学知识简单化,进而促进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和运用。
参考文献:
[1]刘承龙. 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渗透[J]. 年轻人,2020(6):97. DOI:10.12214/j.1672-3872.2020.06.088.
[2]农朝文. 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探析[J]. 大观周刊,2020(5):72-73. DOI:10.12224/j.issn.1008-925X.2020.05.032.
[3]娄美多. 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与应用[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20(17):61. DOI:10.12218/j.issn.2095-4743.2020.17.0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