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7期   作者:杨武
[导读] 如今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模式之下,如何实现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成为了目前阶段教师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之一

        杨武
        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茂华中学  湖北 十堰 442200
        摘要:如今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模式之下,如何实现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成为了目前阶段教师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之一,这同时也是新课改提出的教学要求,在初中的数学教学过程之中,受到应试教育教学模式的影响,大部分的教学都模糊了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无法发挥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之中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被动地接受数学知识,久而久之就会逐渐丧失对于学习的兴趣,更忽略了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所以,教师应该积极调整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模式,带给学生更加多样化的教学课堂,建立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初中数学教学。所以本文在此基础上对初中数学教学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旨在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新课程 初中数学 有效性
1.做好备课工作
        在初中的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之中,备课工作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于课堂的有效性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它要求各初中数学教师一定要认真研读初中数学学科的教学大纲,并深入分析,根据教材的明确要求以及课堂教学的目标来调整教学计划,明确本节课程的任务和安排,把握课堂教学的关键点,从而帮助学生肃清重难点问题。教师要根据不同班级学生的不同学习情况来为学生调整课堂学习活动的安排,选择更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手段,为学生制作更加精美的数学教学课件。教师也可以积极组织一些教学活动,通过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来为学生调整教学计划,准备精细充足且多样化的学习材料和教学活动道具。特别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在这个过程之中,教师对于课堂活动的设计以及教学材料的引入一定要符合当前学生的学习诉求,满足学生的学习认知,选择在学生生活范围内的内容,选择与学生息息相关的素材,从而帮助学生调整数学知识架构,是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之中。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图形”这一部分的教学内容时,就可以根据在初中时期学生的兴趣爱好来为学生设计实践教学活动,在课堂开始之前首先为学生准备一些不同长度的木棍,然后借此为学生开展一堂实践生动的实践课程,从而引发学生的自主判断,通过自主探索实验找到不同图形的特点。
2.调动学生兴趣
        在初中时期,学生虽然已经具备了基本的判断能力,但同时学生也具有了明确的个人爱好,在初中时期,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才能更好地调动起学生的兴趣,而兴趣才是学生进行课堂学习的最大动力,它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之中时刻充满求知欲和探索欲。以往的数学课程往往是需要结合学生在目前阶段学习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和逻辑思维来为学生开展更为适合的教学活动,抓住学生的兴趣爱好,从而有效落实到课堂的教育教学之中。

所以在初中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之中,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从而找到学生的学习特点,判断学生的学习进度,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信息来创设一个更符合学生日常生活的初中教育教学活动情境,拉近学生与学科知识之间的距离。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勾股定理这一部分的教学内容时就可以事先为学生准备长度数量一定的火柴,然后在学习过程之中引导学生通过火柴的摆放制作直角三角形,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大部分的学生都是先做一个等边三角形,教师这时再通过专题活动来引导学生对此进行的思考,启发学生制作直角三角形,也找到其中的图形特点,从而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教师首先通过引导学生将火柴棒作成直角然后增加两个直角两侧的直线长度来构建三边,以反复性的数学探索实验,帮助学生了解直角三角形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从而激发学生对于自主学习活动的兴趣,使学生对于数学学习更感兴趣,也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
3.开拓思维项目
        在初中的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之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开拓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使学生可以更好地找到数学解题的不同形式,从而提高学生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教师借此应该积极地提出问题,鼓励学生自主探索找到解决问题最为简单且有效的方案,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实现学生数学意识的发展。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三角形相似”这一部分的专题内容时,首先,教师要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判断三角形相似的数学方法,再为学生讲解各边比例以及角的大小对于相似性的影响,然后对学生提出问题,角是否可以代替夹角,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的思考。除此之外,再例如在七年级“100万有多大?”这一部分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思考,“100万张纸到底有多高?”“100万滴水到底有多深?”等问题。总之,教师要积极结合教材引发学生自主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身看法,使学生多读多思多想,从而提高数学教学的效果。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数学教学的教育教学过程之中,教师一定要不断总结教学经验,从而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对于学生的束缚,采用更加现代化的教学理念,优化教育教学结构,提高课堂的效率,使我国的初中数学教育教学课堂不断的发展和进步,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实现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为学生今后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晓利. 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 卷宗,2020,10(27):252. DOI:10.12249/j.issn.1005-4669.2020.27.237.
[2]黄优梅. 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 魅力中国,2020(21):178-179.
[3]卢宇翔. 善用教学方法打造高效课堂——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J]. 求知导刊,2020(17):30-31.
[4]汤世万. 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C]. //2019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南宁). 2019:1-3.
[5]全青云. 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 年轻人,2019(40):134. DOI:10.12214/j.1672-3872.2019.40.1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