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福忠
永安市西洋中心小学 福建永安 366000
摘 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已经融入到了我国的各行各业当中。近年来,信息技术在小学教育阶段的应用也变得越来越广泛,推动了小学数学教学的革新,也对应了新时代背景下小学生的发展需求。小学数学科目作为小学学习阶段最为抽象、复杂的一门科目。由于小学中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初级发展阶段,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数学知识是非常困难的,然而信息技术融入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后,教师能采用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展现数学知识,改变小学生对学习数学的看法,端正学习态度。文章首先探讨了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随后提出了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教学;应用策略
引言
数学是一门纯理性学科,充分考验了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对于小学中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数学基础知识是非常薄弱的,再加上数字、公式的枯燥、乏味等性质,小学生很不愿意学习数学。另外,小学中年级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具象到抽象的过渡阶段,如果教师不选择合理、科学的教学方法,可能会使学生出现一系列的抵触情绪。信息技术融入到数学教学以后,能把枯燥的数字和数学符号以直观、生动、有趣的方式表现出来,不仅能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数学课堂,还能让学生在课堂上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不断提升自身的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1新时期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1.1丰富数学教师的教学方法
由于小学生学习数学时,常常会遇到或多或少的困难,进而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很多影响。当信息技术融入到小学教学中之后,能极大程度上为教师减轻教学难度,增添知识的生动性和知识的趣味性。例如在几何图形比较偏向空间观念的知识中,教师可以改变以往的口头讲述,直接在多媒体上中为学生展现不同几何图形的三视图,还能进能演示图形的变化、重叠等过程,加深小学生对几何知识这一教学难点的理解。另外,教师在批改家庭作业或者课堂测验时,可以给学生们布置一些在电子设备上完成的作业,随后教师能通过信息技术进行批量的批改,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时间,减轻数学教师的工作负担,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作业批改的准确率。
1.2提高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能直接改变以往数学课堂以教师为主体的授课形式,充分给予学生更多的空间,让学生在这一空间里进行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几何图形作为小学教学中的难点、重点,不仅教师认为这些内容是十分难讲解的,学生也认为是非常难学的,而且很不容易理解,经常会出现错误。信息技术能够帮助学生以不同的角度去观看立体图形,远比教师讲解要有效率得多。另外,信息技术的应用还能培养小学生终身学习的良好观念,并使小学生把学习知识真正落实到行动当中。课余时间当中,小学生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查找在课堂中没有理解的知识,为自己丰富更多的学习内容,可以有针对性的提升各方面学习能力,最终攻克以往在解决问题时的易错点。
1.3推动小学数学教学改革
信息技术融入到数学教学中,不仅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更是能够推动小学课程改革和教育革新的基础。随着信息技术在小学教育阶段的广泛运用,为小学教育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提供了更多的软件、硬件设施,从根本上推动了小学数学的教学改革。
2新时期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1构建良好的教学环境
教师要想使信息技术充分融入到数学教学当中,首先要做的就是利用信息技术营造一个良好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准确认识到教学目标,还要在目标的基础之上运用信息化教学,从而为小学生提供他们所需求的教学内容。另外,教师在教学之前,可以通过微信群、QQ群等方式把即将要讲授的内容发给学生家长,然后让小学生在上课之前,通过小组合作的模式共同探讨对教师即将讲授知识的看法,并且在探讨中产生质疑。例如在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时,教师可以把两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发送给学生,让学生根据教师写出的内容,运用知识迁移能力,自主的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随后与同学们互相对照结果,看看谁的结果最准确,计算方法最标准。这一过程不仅能把信息技术的优势展现出来,还能培养小学生的合作探讨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2.2加强信息化资源设施的建设
小学学校应该及时提高校内的信息化资源建设,充分认识到资源建设对开展信息化教育的重要性,以及推动教学改革的积极作用。具体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求采购信息化教学设备,例如智能黑板、投影仪、现代化计算机、电视、音响等,提高班级的硬件教学设施,为信息化教学做好强有力的支持。另外,学校还要尽快构建一套信息化设施的管理制度,定期对这些智能设备进行维修和养护工作,保证这些设备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性能优势,支持小学数学教师更加顺利的开展教学活动。在对信息化设施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必须重视数据的录入、储存、保管等功能,避免校内信息不慎泄露,影响校内管理工作和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另外,学校应该具有长远的目光,在采购教学设备时虽然会投入大量的资金,但是坚决不能因为资金投入力度大就省略后期的养护、维修工作,避免信息化智能设备出现寿命减短,性能无法发挥等情况。
2.3丰富教学资源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和学生只能依靠教材中给出的知识进行教学与学习。在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下,这种局限性的教学内容已然不能满足当代小学生的发展需求,要求小学生不仅要掌握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还需要进行更多的课外延伸,丰富知识储备和知识结构。教师在教学时,就可以融入信息技术。例如在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三角形》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为学生展示大量关于三角形的建筑、物品、自然景观等,让学生对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展开无限遐想,增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不仅能够激发小学生对图形的探究欲望,还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又如,在学习《年、月、日》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们播放我国传统节日的插图,并且为学生讲述不同节日处在的日期有怎样的特点,再为学生渗透青年节、端午节等节日是在哪一年开始的,促使小学生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认识的同时,也能充分感受年月日的特征和表达方式,真正实现知识的扩展与延伸。
结语
小学数学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给自身教学带来的便捷,以及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为了使信息技术能够与教学有机结合,小学数学教师要为学生们创设良好的课堂环境、改变教学模式、丰富教学资源,推动小学数学朝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曾祥学.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魅力中国,2020,(28):53-54.
[2] 董俊萍.信息技术在小学学科教学中的应用[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8,(7).100-101.
[3] 刘秋华.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16):127-128.
[4]安景丽.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创新[J].新课程(上旬).2018,(10).108.
作者简介:杨福忠,研究方向:小学数学,单位:永安市西洋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