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勇兵
四川省井研县研经初级中学校
摘要:在我国现代化教学模式不断发展和日益完善的今天,新课程标准也对我国初中物理教学提出了更为严格和明确的教学要求,这便需要教师在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形式的同时,重视起对学生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培养。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学生综合能力之首,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的教学要求之一,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无论是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还是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来说都是极为重要的。为此,本文将对初中物理教学中促使学生实现“自主建构学习”,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和策略进行的深入的探讨和分析,以期能够为初中物理教师在开展相关教学工作上提供一些具有实质性的帮助作用。
关键词:初中物理 自主建构学习 策略
一、转变教学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
在新课程改革政策不断深入于初中教育教学中的今天,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和主观意识,无疑是当今学校教育中的关键内容。因此,初中物理教师若想在新时期下有效的实现教学形式的创新,就要及时的转变教学观念,树立起“以人为本”的生本教学思想,将学生视为课堂中的中心和主体;由以往的关注教师教学转向到关注学生学习,从而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促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进而有效的强化学生的课堂教学参与度,提高初中物理的教学质量,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主人翁意识,进而实现自主学习。
例如,在教学“滑轮组”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就可在了解与掌握学生课前预习情况后,转变以往“教师一言堂”的教学形式,而是要以引导性和层级性的教学问题对学生进行提问,如,滑轮组是省力的吗?能够省多少力?等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然后,再引导学生以绘图的形式来展示自己的思考过程,并鼓励学生到讲台上对自己的思路进行讲解,以此来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后,教师再根据学生的问题以及学生思路中的漏洞,进行及时的补充和完善,从而在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让学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更加深入和全面的掌握物理知识内容。
二、创新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俗话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尚未发展成熟的初中生来说,兴趣是推动学生实现自主学习的重要内驱力。只要学生具备较强的学习兴趣,其学习热情和学习态度便会十分高涨,并且在面对学习困难时也会表现出顽强的钻研精神,这正是促使学生实现“自主构建学习”的关键。因此,作为新时期的初中物理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就必须要重视起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灵活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去创新初中物理教学形式,并要充分利用物理学的特点来为学生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在环境和气氛的带动下自觉产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实现自主学习、深度学习。
(一)生活化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生活实例,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到物理学科的生活性特征,培养学生理论应用实际的实践能力和物理知识的应用意识,更重要的是,强化教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够更加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实现自主探索、自主发现,进而实现自主构建学习。
例如,在学习“惯性”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就可在课程开展前,向学生提出“假设,你们正在坐公交,这时,红灯亮了,司机踩了刹车,请问你们身体是前倾还是后仰呢?”的生活化教学问题。这时,学生便会在教师问题的引导下,主动的去回想自己在生活中所遇到的情况,并回答出“前倾”。然后,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回答继续追问“为什么?”,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以此来导入本章的知识内容,惯性。通过这种联系生活实际,在课堂中创设生活情境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活动,便能够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让学生从自身的生活经验出发,主动的去了解和认识物理知识,并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够细心留意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并学会运用物理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对学生未来学习和发展来说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教学内容,物理实验也因其独有的形象、生动、可视化等教学特点,对学生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诱惑力。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在培养学生物理学习兴趣时,就可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去放大物理实验的教学特点,从而在吸引学生好奇心和注意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物理学习的直接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例如,在开展“探究导体中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活动时,教师可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和多媒体教学进行结合,首先,可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将学生合理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并组织学生观看多媒体设备中所展现的实验视频;其次,让学生在小组讨论实验步骤,预想实验结论后,根据视频中的实验要求,对电路进行连接,并采取多次试验;最后,分析导体中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得到相同导体,电流与电压成正比,电压与电流的比值为定值;不同导体,电压与电流的比值不同等实验结论。通过这种实验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提高物理实验教学的吸引力,还能够让学生在小组讨论和交流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发现他人的优势的提升,学会取长补短,从而有效的提高与强化自身的学习能力和自主思考能力。
总结:
总而言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促使学生实现“自主构建学习”需要教师始终将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体,从根本上转变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针对初中生的学习特点和心理特点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并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自主学习条件和环境,这样才确保学生能够在初中物理课堂中实现自主学习、自主发展。
参考文献:
[1]曹晓东. 初中物理"自主建构学习"的培养策略[J]. 物理教师,2020,41(3):47-49.
[2]徐顺朋. 让学生成为物理课堂的主人——浅谈如何建构初中物理自主学习模式[J]. 新课程·下旬,2016(12):161.
[3]沈三龙. 初中物理"自主建构"式课堂教学实践与思考[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8(13):134. DOI:10.3969/j.issn.2095-4751.2018.13.134.
[4]桑娜. 培养初中生物理自主学习能力的实践研究[D]. 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