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转化艺术,提升德育教育质量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7期   作者:黄东英
[导读]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环境下,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开展

        黄东英
        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实验小学     517300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环境下,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开展,要立足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学习特点,对小学生进行有效地引导,以促进小学生获得更好地成长及发展。本文注重把握转化艺术,结合一年级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做好学困生转化,使德育教育质量得到有效地提升,实现一年级小学生更加全面地发展及进步。
关键词:转化艺术;小学德育;德育教育

前言:一年级小学生德育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教师要立足于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引导小学生对德育知识点进行有效地学习及理解,从而促进小学生更加全面地发展及进步。在开展德育教育中,通过把握转化艺术,引导小学生对德育知识点进行深入地学习及思考,使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成为现阶段教育教学工作开展必须把握的重要内容。

一、现阶段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结合一年级小学德育教育工作开展中存在的问题来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进行德育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学习特点缺乏有效地把握,未能够对小学生的特殊性做好分析,导致小学德育教育的效果及质量较低,不利于小学生的发展及进步[1]。
        其次,在开展德育教育中,教师对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在教学安排及教学设计方面,未能够对当前教育形势做好有效把握,这导致德育教育缺乏时代性,导致小学生对德育教育的内容、内涵理解方面存在一定的限制,不利于对小学生做好价值引领,未能够使德育教育的功能及作用进行有效地发挥[2]。
        最后,针对于德育学困生转化过程中,对小学生的个体差异把握不足,这导致德育教育教学中,小学生德育知识点缺乏理解及实践运用,导致德育教育两极分化问题比较严重,不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及进步。
二、基于转化艺术视角下小学德育有效教学对策分析
   针对一年级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情况来看,对学困生进行转化时,要注重对德育教育教学方法进行有效的创新,提升德育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使小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德育知识的学习及思考当中[3]。从转化艺术视角下开展小学德育教育,教师要关注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学习特点,联系学困生问题,提升德育教育转化效果及质量。对此,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把握:
(一)联系学生实际情况,提升学生思想向行为的转化能力
        结合一年级小学生德育教育的特点来看,教师在进行德育教学中,缺乏对小学生实际情况的把握,这导致德育教育效果及质量较低。针对这一情况,联系德育教育转化目标,教师要积极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及交流关系,使教师对小学生的情况做好了解,针对性地做好德育教育转化工作。在德育教育中,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对知识的学习及理解存在一定的困难,教师要联系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及认知特点,对小学生予以鼓励和肯定[4]。

如在开展德育转化过程中,教师可以罗列出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行为与习惯,让学生判断是否正确,比如“小学生旅游过程中在名胜古迹上留下自己的字迹”、“小学生在春游时在草坪上玩耍”等,教师要针对这一日常事件对小学生予以有效地指导,使小学生知道什么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坚决不能做。教师通过从学生角度出发进行有效引导,使德育教育更加直白化,从而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对小学生的行为予以有效规范。
(二)突出德育教育方法创新,实现德育方法的艺术性
        在对德育学困生进行转化过程中,教师要对学困生转化艺术进行有效把握,注重联系学困生的学习特点、身心发展特点,对德育教育方法进行有效的创新,能够有效地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使小学生对德育知识的学习及思考更加深入,从而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以促进小学生更好地发展及进步。在德育方法创新方面,教师要注重对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有效地应用,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使小学生对德育内容进行更加全面地学习及思考,能够对德育内容、内涵进行深刻的学习及理解[5]。例如,在德育教育中,把握转化艺术,将理论知识进行形象化教学,利用有趣儿的图片、视频、动画进行教学引导,使德育教育内容直观化、生动化、形象化地展现在小学生的面前。通过引导小学生进行直观地观看,对德育内容进行准确、全面地学习及理解,使德育教育内容更加生动、丰富、形象,使之转化为学生的思想及行为,从而促进小学生全面地发展及进步。
(三)让德育联系生活,用生活艺术转化学生
在对转化艺术把握过程中,教师要对德育的本质及内涵进行把握,将德育与生活进行结合,从而对小学生进行引导,使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及价值观。德育来源于生活,是对生活的总结及概括。在小学德育教育中,针对德育学困生的转化,要注重将教学与生活进行紧密地联系,拉近小学生与德育知识学习的距离,从而使小学生对德育知识学习进行深刻的学习及理解,以提升德育课堂教学实效性。新形势下,坚持立德树人理念,教师在开展德育教学时,可以联系小学生的生活,筛选学生生活中熟悉的画面,针对性地进行案例分析和教学引导,使学生对于知识进行有效地理解,转化学生学习困难的问题。如结合到底该不该给老年人让座?老年人摔倒了到底该不该扶?联系生活,使德育知识直观化地呈现在小学生的面前,引导小学生开展合作探究学习,让小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样能够有效提高小学生德育知识学习的兴趣,使小学生对生活有着正确的认知,让生活艺术有效地转化为德育知识。

结束语:综合上述分析来看,小学德育学困生转化过程中,要注重把握转化艺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注重拉近德育知识与小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小学生在德育知识学习过程中,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方向转变。对此,教师要以小学生为教学主体,关注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学习特点,使小学生的能力及素养得到培养及发展,实现德育后进生转化目标。
参考文献:
[1]李雪.新时期小学德育工作的问题与策略——基于疫情影响与“互联网+”教学环境的分析[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3):64-65.
[2]朱菊香.网络时代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3):148-149.
[3]申蕾.浅谈德育和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的融合作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3):247-248.
[4]李娜.小学德育教育现状与对策[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2):164-165.
[5]陈秋燕.文化德育背景下小学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行动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2):187-18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