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有效策略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7期   作者:蔡严允
[导读] 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信息技术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蔡严允
        广州市增城区荔江小学   
        摘要: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信息技术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教学的目标出现了很大变化,目前信息技术能力与计算机知识培养只是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一部分,渗透德育教育成为信息技术教学的主题,并迅速变为信息技术教学的重点。德育教育的渗透有利于学生全面成长,并且顺应新课程改革需要。
        关键词:信息技术;渗透;德育教育;策略

        对于学生来说,小学阶段是非常重要的启蒙阶段,能够培养他们对事物的正确认知能力,也是培养学生个性与良好品德的重要时期。因此,该阶段教育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现阶段,教育理念不断改革创新,应试教育逐渐被素质教育取代。在培养学生良好学习能力前,必须要培养学生品德,这样才能保障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而培养出为社会做贡献的人才。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一定要深入剖析教材内容,渗透德育教育,实现学生信息技术与个人品德的共同发展。
一、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小学作为学生素质培养的重要阶段,必须要重视德育教育,为今后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良好基础。将德育教育渗透到信息技术教学中,能够对学生日常的行为进行规范,比如,将诚信教育与信息技术教学结合,可以引导学生树立诚信做人的根本原则,特别是在网络诈骗、虚假信息广为传播的社会环境下,学生诚信教育的加强非常必要,以便规范学生的行为。渗透德育教育也是对我国传统美德与思想的传承,重视德育教育能够保障学生德育素养的整体发展,帮助他们树立健康观念,良好体现了小学教育的重要价值。总而言之,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能够有效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师一定要具备优秀的教学能力,根据信息技术教学内容有意识的渗透德育教育。信息技术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关键,使学生能够在鱼龙混杂的网络环境中辨别信息的真假,树立健康准则。
二、信息技术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策略
(一)抓好课堂管理
        在学校的计算机室内,如果不强调场室规范,就会经常出现不良现象,比如:键盘、桌椅随意摆放,桌上或地面经常会发现废纸和零食袋等。由此看来,必须要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管理,不良行为习惯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性格。因此,教师要将计算机室管理的相关规则与要求明确强调,例如:保持安静,提前排队,在上课时根据顺序依次进入计算机室;不允许带零食,在课堂上不许吃零食;爱护计算机室内各种设备;下课后要保持场室清洁,座椅、键盘归回原位,并排队离开。制定相关规定后,学生能够对规定产生明确的认知,提高主人翁的意识,通过各种小事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为今后的学习生活奠定良好基础。


(二)培养学生文明上网观念
        信息技术教学中,网络安全知识教学非常关键,教师要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在网络环境不断覆盖扩大的现象下,学生通过网络社交、学习已经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为了保障学生不会受到不健康网络信息影响,教师需要对学生文明上网的观念进行培养,使学生可以健康上网,在互联网中获取正确知识。在学生上网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正确指导,学生在刚接触网络时,会对其产生极大的好奇,教师可以借助学生的好奇心,将信息技术的具体操作方法教给学生,通过完成课堂任务的同时,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培养操作技能。为了保障德育教育能够全面渗透到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内,教师要对学生的上网观念与上网行为进行引导,让他们具有良好的上网品德,达到素质德育教育培养的真正目的。
(三)培养学生良好品德
培养学生良好品德是他们健康发展的前提,教师需要将教学内容与我国的传统美德融合。比如,在进行《电子邮箱的使用》学习操作时,教师可以鼓励同学自己动手绘制贺卡,发送给自己的母亲,之后再指导学生发送贺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电子邮件的发送技巧,还渗透了德育教育,将关爱、尊敬长辈的道德理念传递给学生。信息技术教学使学生获得了全新的信息沟通方式,贺卡的制作能够将学生对父母的情感表发出来,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培养。
在小学生素质培养的重要阶段,小学生的诚信教育显得尤其重要。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你会发现有部分同学如果在遇到有点困难的课堂学习时,他们会为了完成课堂任务,会悄悄的去其他班级的任务文件夹中把别人的作品复制过来进行修改处理,这时教师要适时结合同学们耳熟能详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各个方面内容进行德育教育,要求同学们不要弄虚作假,要尊重其他同学的劳动成果,同时要求这部分同学要相信自己的能力,鼓励他们,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
(四)立足教材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渗透德育教育。例如,在进行Scratch程序学习时,教师可以在电脑上播放我国神州五号飞船成功载人进入太空的视频,让学生了解发射飞船的情景,从而激发出学生的爱国情怀与学习兴趣。在学习WPS小报制作时,教师可以布置“善待地球”的主题,让学生上网查询相关资料,并根据所学知识自己制作剪贴画。学生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能够了解到环境污染对地球造成的危害,使他们明白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意义,从而渗透环境教育的理念。
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在人们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了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十分重要,它既能够保障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效率,同时也为小学生德育素质培养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展芝红.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德育渗透的研究[J]. 学周刊,2021,10(10):81-8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10.040.
[2]简惠莲.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探析[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8(16):37-39.
[3]钟晓丽.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的德育渗透[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8(1):725.
[4]曾子权. 试论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如何渗透德育核心素养[J]. 电脑迷,2018(22):179,182. DOI:10.3969/j.issn.1672-528X.2018.22.1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