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礼森
深圳市龙岗区坂田街道花城小学,广东 深圳 518129
摘要:舞蹈啦啦操是一种极为常见的体育运动项目,是体育项目中的一项新兴运动,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最初起源于美国,是一种以加油助威为目的的表演,后逐渐演变成一种体育项目。因动作优美,节奏性韵律性极强的特点,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深受人们喜爱。在我国的小学体育教学中,也融入了舞蹈啦啦操的相关内容,对培养小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坚强的意志品质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小学体育;舞蹈啦啦操;训练方法
引言:2002年,我国引入舞蹈啦啦操的体育项目,很快风靡整个社会,在各类大中型体育比赛中,也经常可以看到啦啦操的表演。在小学体育教育中引入舞蹈啦啦操,可极大的塑造小学生的形体之美,锻炼小学生的手脚协调能力,因啦啦操是一项团体项目,对小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体协作精神也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促进了小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一、舞蹈啦啦操对小学生的积极意义
(一)培养小学生的手脚协调能力
小学生年级较小,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更应加强日常体育锻炼,来提升小学生身体素质,更在体育锻炼中锻炼小学生的手脚协调能力和身体的平衡性。然而在我国,小学生普遍受到家长的溺爱,很多小学生出现营养过剩的情况,再加上运动量普遍很小,许多小学生的身体素质不容乐观。而在小学体育中引入舞蹈啦啦操,可以使小学生全身都得到锻炼,且啦啦操韵律性极强,对动作规范程度和身体的协调性均有极高的要求,可以很好的培养小学生的手脚协调能力,培养形体美感,提升小学生的身体素质[1]。
(二)培养小学生坚定意志品质
我国受曾经计划生育政策影响,独生子女数量占据大多数,因受父母过度宠爱,导致小学生普遍意志力比较薄弱,对小学生今后成长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不利于小学生坚强意志的培养。而舞蹈啦啦操因对身体要求极高,在学习中有一定难度,对小学生心理素质的要求极高,长期坚持啦啦操训练,可培养小学生坚定的心理素质及克服困难,不断向上的道德品质,对小学生今后的成长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三)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舞蹈啦啦操是一项团体合作的体育项目,需要团队成员互相合作配合才可以呈现出最好的效果。长期坚持啦啦操的训练可极大的培养小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促进其全面发展[2]。
二、小学体育中舞蹈啦啦操的训练方法
(一)做好课程导入
提升舞蹈啦啦操的训练效果,应首先重视培养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重视学习兴趣的培养可为今后的啦啦操训练奠定良好的基础。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对啦啦操的课程导入阶段,教师可针对小学生好奇心强,模仿能力强,爱表现自己的性格和行为特点,利用多种方式来吸引小学生的兴趣。例如,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手段在网上下载相关啦啦操的表演视频,带到课堂上进行播放,以视频的形式激发小学生的观看热情。在播放过程中,教师可边讲解边示范,加深小学生印象,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并在观看过后鼓励小学生进行模仿表演,针对积极踊跃表演的小学生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在选择啦啦操表演视频时,需选择音乐节奏欢快,表演气氛活跃,服装服饰艳丽的视频,来更好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教师也可以选择会跳啦啦操的同学来给大家表演,以此激发学生积极性和参与度,活跃课堂气氛。通过各种形式的导入,提升小学生学习舞蹈啦啦操的兴趣和积极性,为今后的学习提供极大的支持[3]。
(二)强化基础动作训练
舞蹈啦啦操在训练过程中,需重视基础动作的训练,来为今后系统学习舞蹈啦啦操打下坚实的基础。舞蹈啦啦操作为一项健身类的体育活动,对学生的要求较高,学生需有一定的音乐节奏感,跟随音乐来表演。这对小学生的肢体动作,头部动作,腰部动作等基础动作均有严格的要求。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强化对小学生基础动作的训练,在学生掌握基础动作要领之后再进行完整动作的综合训练。首先,教师需将舞蹈啦啦操动作进行依次分解,选择出现频次较高的动作作为基础动作来开展强化训练。在开展基础训练时,可加入音乐,避免单调动作导致小学生学习兴趣很快下降,更能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在强化基础训练时,要注意训练小学生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性,可在训练中挑选舞蹈功底较好的学生作为舞蹈啦啦操的领舞人员,给小学生起到一定的榜样带头作用,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课堂氛围,提升课堂效果,为今后开展舞蹈啦啦操的综合训练打下坚实的基础[4]。
(三)开展综合训练
在小学体育教育中,重视舞蹈啦啦操基础动作训练的同时,更要注重整体啦啦操的综合训练,整体训练可全方位展示小学生舞蹈啦啦操水平,更能检查小学生对基础动作的掌握情况,全面整合碎片式的零散动作,使其成为一个整体,来表现出啦啦操的整体美感。因此,在小学生熟练掌握基础动作之后,教师需及时进行综合训练,巩固基础动作教学成果,更检查学生的掌握程度,为后续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提供保障。在综合训练过程中,教师可选取经典的啦啦操表演视频,让小学生进行模仿训练,在模仿训练过程中需加入音乐,让小学生在音乐节奏的指挥下开展综合训练。教师可将学生分组,每组选出热爱啦啦操表演或者舞蹈功底好的学生作为组长,负责整组动作的指点和检查,教师需在旁边把握整体大局,仔细观看学生表演,及时发现动作上的错误之处或者是不足之处,并及时进行纠正。
更可在教学结束之后,组织一系列的舞蹈啦啦操表演比赛,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表演,根据表演效果和动作的准确协调程度进行打分,得分高的一组教师需及时进行表扬和鼓励,激发学生训练激情。对得分较低的组,需加以鼓励,并指出动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鼓励小学生加以改正。以竞赛的模式开展舞蹈啦啦操的训练,可激起小学生的争强好胜心,从而促使小学生积极参与到日常训练之中,提升教学成果。在开展啦啦操的训练过程中,教师可针对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的安排,将一些与啦啦操融合度较高的舞种引入到啦啦操中,创新啦啦操的表现形式,丰富啦啦操的内容,更好的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养。
(四)课后反复练习
在小学生舞蹈啦啦操的训练过程中,由于小学生思维能力尚不定型,对于学到的事物很容易遗忘,因此,需在课后反复加以练习,来巩固课上所学。在复习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基础动作掌握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复习,例如针对动作不准确的情况,教师需单独指出存在的问题并嘱咐学生反复练习,直到动作准确;针对于团体啦啦操中成员之间配合度不高的问题,教师需及时开展团队总体训练,在多次训练中使成员之间更好的磨合,来提升配合程度;针对不同的情况来采取不同的复习手段,可极大的提升复习效率,节省大量时间,更好的完成教学内容。更能巩固学过的内容,促进小学生舞蹈啦啦操水平的不断提升,更好的促进小学生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
结语:舞蹈啦啦操是一项对健康极为有益的有氧运动,可极大的锻炼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磨炼坚定的意志力,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需转变传统思想观念,认识到舞蹈啦啦操对小学生的积极意义,更新教学手法,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舞蹈啦啦操的教学效果,促进小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牛林岚. 舞蹈啦啦操训练对聋哑学生自信心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20.
[2]高存芹.舞蹈啦啦操训练方法分析[J].体育风尚,2020(06):70.
[3]武丽娟.小学体育教学中舞蹈啦啦操训练方法探讨[J].新课程(小学),2019(09):78.
[4]张洁.小学体育教学中舞蹈啦啦操训练方法探讨[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8(09):161+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