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提升小学体育武术教学的有效性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7期   作者:刘聪
[导读] 历经了漫长历史进程的武术

        刘聪
        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海勃日戈镇蒙古族中心小学      138000
        摘要:历经了漫长历史进程的武术,不仅包含着丰富多彩的内容,而且具有广泛的社会价值以及浓厚的民族文化色彩。因此,近年来,许多小学将武术引进体育,作为其重要教学内容之一,希望以此实现文化与体育的相辅相成。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武术教学在小学体育中的一些问题也逐渐出现。这些问题后来也导致武术教学在体育中并没有充分发挥它的作用,没能有效地促进小学学生身体与思想的有效结合。笔者根据专业的参考资料以及对实际情况的解读实践,就如何提升小学体育武术教学的有效性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小学体育;武术教学;有效性        体育作为小学阶段的必修科目之一,给予了学生除教室以外的活动空间,让学生在繁重复杂的学业里有一方别样天地。同时,因为暂时不用呆坐在教室接受老师滔滔不绝的演讲,学生对体育课会油然而生一股喜爱之情,这就让体育课在教学上比文化课多了些兴趣优势。一般而言,体育课的上课效率都是比较高的。但是近年来,我国将武术教学引进小学体育中,给国内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面对新的体育形式—武术,如果没有这方面知识素养的体育老师很可能找不到正确的教学方式,由此阻碍小学武术教学的发展。
1.实践出真知,口说手并用        对于大部分时间只出现在屏幕里的武术, 许多学生都会感到新奇和有趣。基于学生们良好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趁热打铁,积极与学生进行武术间的交流互动。处于这个年纪的学生,模仿力和观察力一般都比较强。所以作为教学引导的老师,切忌空口说白话,而是应该教导学生实践出真知,用武术的拳法招式去交流引导。一般交流也有相应的方法,沉寂单一的指挥式交流是万万不可的,教师应该将武术内容生动化,发明一些有趣上口的口诀,在轻松愉快的口诀声中领悟中华武术的魅力。口说手并用,只有当自己去亲身实践了,武术的奥秘才能真正理解透彻。
例如;将武术中的动作进行口诀化,“前腿弓,后腿绷,挺胸,立腰,莫晃动”。复杂难记的武术动作瞬间通俗易懂,喊着朗朗上口的口诀,手和脚也随之而移动。几个回合下来,学生对武术招式的熟练程度增加了,身体素质也提高了,这就达到了武术教学的基本目的之一。
2.夸张讲解法,清楚看见武术
中华武术经过了千年岁月的洗礼沉淀,其中包含了大量的招式与无数细微的动作。这就导致教师示范的武术招式稍微快一点或者手臂幅度不那么大,站在老师下方的学生是很难看清楚这个招式的正确动作。在武术教学初期,教师可能会比较轻松地给出一个武术动作,可要如何让学生正确地学会该动作,却是一个难题。

在武术教学过程中,大部分课堂时间都是教师在前面做动作,学生在后面学,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教师可以将一些不太明显的动作适当夸张化,让学生感到有趣,也能消除对一个动作的错误认知。
例如;武术教学里必不可少的五大步法;马步、弓步、仆步、歇步、虚步。在教学这五大步法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做出与之相对的动作。其中,歇步作为五大步法较难的一个动作,要求是两腿交叉靠拢,下蹲为全蹲,左脚的全脚掌着地,脚尖朝外伸展,右脚的前脚掌着地,膝盖部分搭于小腿外侧,臀部与左脚后掌相贴,称为左歇步,右腿在下为右歇步。教师们可以按照顺序,在原有的正确动作的基础上增加一些幅度,脚尖朝外时,可以适当地伸一下脚掌,吸引学生注意力,也让武术的每个动作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减小了武术招式的模糊性,巩固了学生的武术兴趣。
3.利用多媒体,增强课堂有趣性         无论是做什么事,纵使是学生非常喜欢的,也难抵时间的消磨和重复的疲倦。有些已经成年的人都尚且逃不过‘‘三分钟热度’’,何况是一个对世界处于好奇,随时随地改变喜好的孩童。当前体育教学大都还处于“手把手教”的传统模式,要让正活泼好动的学生目光只专注于一件事,不仅很难,而且可能也会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严重一点,甚至可能会产生厌烦情绪。因此,丰富教学形式也是十分重要。随着经济和科技水平的发达,互联网进入绝大多数人的日常生活中,学生也或多或少受到了一些影响,对互联网产生一定的依赖性。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对互联网的喜爱,在学校里运用多媒体设施将武术与学生兴趣融合到一起,采取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短动画来增添气氛,提高课堂活跃性。
例如;在传授马步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用“这节课我们学习如何正确的蹲马步,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蹲马步的技巧,我请来了熊猫大师为我们做示范。”当开场白。随后播放《功夫熊猫》里蹲马步的片段,教师从旁讲解,激起学生兴趣的同时,也提高了武术教学的效率。
4.重视武德教育,效果更持久
中华武术并不是由招式动作的简单堆砌,流利连贯的一招一式背后是所蕴含的武术道理与民族精神。古语有云:“习武必先重德。”现代体育开展武术教学,其目的不仅仅是为强身健体,也要让学生继承中华武术的传统精神。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尚武崇德的精神,教导学生切勿一些小小的挫折而放弃学武,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的优良品质。当拥有了这些品质后,学生在武术教学中后期就有了自我学习,自我练习的意识习惯。由原来的被动性的学习到主动性的练习,武术所产生的有益影响也就得以发挥。
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有效提高小学体育武术教学的效率,需要教师在与时俱进的同时也要注意武术精神的培养。可以根据实际,也可以上网查询资料,探索武术教学的实用性与正确性。最后,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武术教学是不能一蹴而就的。所以广大奋斗在体育武术教育一线的老师需要坚持教学实际与教材的统一,从多方面激发学生积极性与主动性,实现武术教学真正的意义,进而助推我国小学体育武术教学的发展与进程。
参考文献:
[1]柳佩俭. 浅谈如何提升小学体育武术教学的有效性[J]. 科学咨询,2020(7):251.
[2]王健. 中华传统武术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 拳击与格斗,2021(2):1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