贠欣
成都电子信息学校 610200
摘要;现阶段,在多数中职院校中美育工作的开展相当薄弱,现状令人堪忧,学校、学生、家长都不重视。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要通过各种艺术以及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来进行。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美育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在中职院校,班主任除了正确认识美育的概念、地位、及其特殊的对象之外,还应当明确中职院校阶段美育工作的作用与意义。
关键词;美育工作;中职院校;创新研究;班主任
引言:2018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的回信中明确提出,“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因此,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促进美育高质量发展,开创新时代美育工作新局面,成为新时代美育工作需要深入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我国中职院校阶段美育工作的现状
美育亦称“美学教育”“审美教育”,是学生掌握审美基础知识,形成一定的审美能力、培养正确的审美观点的教育。其主要特点是通过审美活动进行,形象性和可感性,在自愿享受美的愉悦中,不知不觉的接受教育。然而,在掀起一波美育思潮后的今天,中职院校的班主任对美育的思考虽仍在进行,但美育工作似有诸多不足之处。
1.1、中职院校的班主任对美育观念的误区
中职院校班主任对美育工作开展的不认可,主要存在认识的误区,将美育视同艺术教育,美育中的美和艺术教育所体现的美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但仍有较大的差别,美育中的美包涵了艺术教育的美,通过艺术的美可以达到美育的美的教学目的,这使得部分中职院校的班主任和家长在认识二者时将他们画上等号,视其为一回事。
还有一些中职院校的班主任将美育从属于智育和德育,美育提倡的是对优秀人文精神的追求,是对各种优秀文化要素的选择、抽象、积淀的构成,是指相对于科学精神存在的一种思想现象。而有些班主任却将学生助人为乐、遵守纪律、集体意识增强、热爱祖国等均看作是美育的成效,从而当前中职院校教育中,有相当多的领导就认为美育辅助学生德育、智育发展的重要手段,将美育演变成了道德发展和智力提高,这无疑是高中生美育工作的忧虑所在。
1.2、中职院校的美育课程结构设计不科学
课程结构是课程各部分的配合和组织,教育目的是提高全体公民的素质,增强人的体质,发展人的个性,使受教育者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在中职院校可以实施的艺术教育有美术和音乐,美育课程中却有某些不合理之处,主要表现为美术和音乐教育通常只有在某个学期的学生课程表中找到,并且课时完全不足,甚至出现美术以及音乐课被其他文化课老师占用的现象。
还有中职院校的班主任缺乏善于利用,新时代中职院校的学生易于接受的教学方式开展美育工作,教学的形式单一,可以在现有美育教学方式的基础上,引入翻转课堂、微课、体验式教学等美育教学形式,打造有时代生活特色、接地气的美育课堂,运用新媒体手段推进美育改革创新,让青年学生乐于接受美育、积极参与美育。
二、中职院校阶段美育工作的价值与意义
人类文化的价值教育中,审美具有崇高的地位,它包含了真与善,它是人从单纯的感性状态到达理性和道德状态的中间环节。认为只有通过美育,才能克服由劳动分工和社会等级所造成的人性分裂,从而实现精神解放和人性完美的目的,从美的对象中产生美的陶冶,使人的精神力量尽可能的和谐。中职院校的美育工作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应当受到学校班主任们的重视,更好地促进美育工作的发展。
2.1、美育有利于中职院校学生创造力、想象力的培养
在美育中,人们感知美、欣赏美、创造美依赖于一定的感觉、知觉、形象的记忆力、想象力、创造性思维能力以及客观事物的表现力的同时,也促进了人们的感知、观察、理解、想象和思维能力的进一步提高。以文学、音乐、美术等为艺术手段和内容的审美教育活动,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2.2、美育有利于人格的健全,对人格的完善产生积极的影响
人格通常被理解为个人的社会倾向性,即气质、性格、兴趣、爱好的综合表现。健全的人格需要在美的环境下才能得以塑造,中职院校的学生的精神世界大多还很脆弱很朦胧,需要在学校教育中加以培养和引导,美育工作的开展正好发挥了这一作用。
美育有助于对高中生对“真”的认识。“真”是客观世界的规律,是人的有目的的实践活动的基础,人在创造美的过程中不断认识“真”,在对“真”的追求中不断创造美。
美育有助于对善的认识,人的自由的实现离不开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在艺术里,一定的道德原则是感性的个体为实现其自由不可脱离的原则,是个体发自内心的要求,个体感性的自由的实现不可分地结合在一起了。
美育有助于人的个性的自由全面的发展,人类个性才能的自由发展成为目的本身。美育把真理的认识和道德的实现从外在的强制性的东西提升为人的内在的自由的要求,并使人的个性才能获得超出于满足生存需要之外的全面发展。
三、高职院校班主任美育工作的反思与创新策略
3.1、扩大高职院校学生的受益广度
完善课程教学、实践活动、校园文化、艺术展演“四位一体”的艺术普及教育推进机制。通过开设美育课程、开展美育实践活动、打造校园文化品牌,实现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目标,让每一位学生都成为美育工作的受益者。
3.2、中职院校的班主任注重整合校内美育资源
在中职院校中充分发挥专业艺术教育的引领作用,最大限度地实现艺术教育的普及。以专业艺术教育与普及艺术教育的高质量发展,确保美育资源惠及人人,形成有活力、讲协作、有实效的美育格局。
3.3、班主任组建艺术团,引领校园文化建设
通过日常排练、专业教师指导,不断提升团员的艺术和文化素养,将艺术团团员培养成校园文化的传播者。通过在校内开展综艺演出、专场演出、专场音乐会等高水平艺术活动,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带动一批艺术类社团蓬勃发展,让更多的学生从美育实践活动中受益。
3.4、扎根时代生活,服务社会意识
中职院校的美育工作要想落实落地、开花结果,必须扎根时代生活。中职院校的班主任要引导学生深入生产生活一线,善于从改革发展中汲取精神力量,从而深刻提炼生活、生动表达生活,创作出温暖人、鼓舞人、启迪人、具有美育价值的精品艺术。中职院校的班主任要积极搭建社区服务、社会公益等美育实践的展示平台,让学生在实践锻炼中彰显青春个性、体验成就、开设艺术课堂等品牌活动,以点带面,深入推进美育志愿服务工作。
3.5、重视师资建设,配强美育工作队伍
提高美育工作的管理效率和资源配置水平,着力营造全校关心支持美育工作发展的良好局面,逐步形成有资源投入、有制度保障、有督导检查、有成效评价的长效机制。要重视师资建设,配齐、配好、配强美育工作队伍,以“德艺双馨”和“德才兼备”来要求美育教师,打造一支品行好、业务精、能力强的高素质团队。
结束语
美育工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学教育阶段,而对高职院校美育工作的研究尚不足,但近年来对于艺术教育在高职院校的重视度在逐步提高,中职院校的班主任美育工作是教育美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职院校美育工作的发展将直接关系到国人素质的提高和国家人才核心竞争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出版社,1991.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3]李幕堂.学校美育工作亟待加强[J].甘肃教育,2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