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上好一堂高中音乐鉴赏课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7期   作者:崔艳敏
[导读] 随着素质教育口号的提出、新课程改革的实践

        崔艳敏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柴河林业局第一中学 157131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口号的提出、新课程改革的实践,音乐教育在我国教育领域的地位,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高中音乐鉴赏课已不是简单的音乐欣赏、歌曲学唱那样简单的教学,而是要更多的教会学生注意音乐本身的价值、意义,并学会理解、认识、欣赏音乐。在音乐鉴赏教学过程中注意角色定位、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采取学科综合型的教学方式等,都能够帮助我们上好高中音乐鉴赏课。
        关键词: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方法;教学理念
一、找准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的角色定位,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
    1、教师的主导地位
        音乐是一门听觉的艺术,离开听觉,音乐在很大程度上就会失去其存在的价值。它首先作用于人的耳朵,再感染人的心灵,这时音乐对于听者才会产生它的魔力,从而也会体现出音乐的意义,所以在音乐课堂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定位,如果教师把握不好自己的角色定位,在音乐课堂上对于一首音乐滔滔不绝的讲解会使得教学枯燥无味,偏离音乐本身的意义,也达不到教学的目标。所以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明确自己的主导地位,将课堂教给学生、将音乐教给学生,对于音乐的最好讲解就是反复的聆听。但教师也要充分的运用自己主导的地位,在适当时候的讲解与疏导,会启发学生自由的想象力,以一定的教学目的为前提,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模糊性思维和感受,把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融进作品中,去展开想象。当听觉与想象展开的时候,便会使音乐富有画面感,才能震撼人的心灵。
        2、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中,学生才应该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讲解的再多、做的再好都是为了让学生学。所以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不容置疑的。学生自主探究式的学习,使音乐教学有一个民主、宽松、和谐、愉悦、包容的氛围,在整个学习探究过程中,时时、人人有提问、发表、展示的机会,让学生更多地介入信息交流;提供最适宜的创造活动环境,让学生自由奔放和新颖地想象,在无拘无束的氛围里自由地呼吸,引发学生的创作灵感。让学生在富有情趣、表现活动自由的音乐教学过程中,形成基本的音乐素养和学习能力,培养良好的个性和创新精神。
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1、教师引导式教学
        音乐是非语义性的,而有些音乐作品是极其富有内涵的,对于刚刚接触音乐鉴赏的学生可能对于音乐的理解并不能太深入、透彻。这时就需要教师及时引导,做出正确讲解。例如琵琶协奏曲《草原英雄小姐妹》,这是一部结构复杂,意蕴深刻,有一定份量的作品。欣赏时,可运用教师引导性的讲述作品标题的由来,讲解变奏及主题音乐等。

这些内容都将对学生理解把握整部作品起到引导、启发和铺垫的作用,同时也为他们欣赏作品做好了心理和基础知识上的准备,许多难点要点在欣赏中也会迎刃而解。
    2、对比分类式教学
有比较的学习才会让人印象深刻,在音乐学习中,适当运用对比学习法,能够使学生快速掌握学习的要领,牢记学习内容。例如:第二章多彩的民歌的学习,本章出现多首民歌,如果单一教学会使学习枯燥,不能方便记忆。如果能将南北方民歌放在一起对比学习,会使每首民歌都突出自己的特点,也会加深学生的印象。
3、形象直观式教学
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教学直观体现,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媒体与网络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虽然音乐是听觉性的,但有时借助于画面能使音乐更具魅力与可观赏性,使学生们在音乐学习中,不仅只是听觉的享受,更可以是视觉的盛宴。例如:欣赏蒙古民歌《辽阔的草原》,可以播放蓝天下一望无际的碧绿草原、牧民、牛羊。更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与记忆歌曲。欣赏宗教音乐时可以附以油画《最后的晚餐》,通过油画讲解故事,是音乐具有故事色彩,对学生感受理解音乐也是很有帮助的。
4、情感体验式教学
体验法就是教师培养学生有敏锐的音乐听觉并巧妙地引导学生参与到音乐中去的教学方法。在参与过程中让学生感受、想象、理解、再现音乐形象。如当听到柔和流畅的琴场,能联想到清澈的小溪;听到婉转悠扬的短笛,能联想起清晨的山谷等。体验法教学不仅能使学生口、手、脑并用,身心受教。
5、鼓励创作式教学
创作法是音乐欣赏教学中新举起的一种教学手段。它要求学生把感受到的音乐,理解了的音乐表达出来,发展其智力,发挥其想象力和联想力。例如:在讲授音乐要素时,可选用圣桑的《动物狂欢节》中“狮王”、“袋鼠”等乐段来让学生根据对节拍、力度、速度、音区音色、旋律特征的分析推测乐段所描绘的动物形象。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利用某些音乐要素来设计其他动物形象。
三、相关学科整合进行教学
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科综合”的教学理念,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注意把音乐与相关的学科综合起来,不仅丰富了音乐艺术的表现形式,而且对促使学生更深刻地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和表现音乐,开拓学生的音乐视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质和欣赏综合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会使我们的课更生动。例如:音乐与语文综合、音乐与美术综合、音乐与地理综合、音乐与舞蹈综合、音乐与历史综合等。相关学科整合进行的教学使音乐教学不再单一,变得丰富、多元化。学生在音乐中学习相关的文化知识,使音乐学习更具意义,但这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较高要求,教师要充分把握好教学中的主次,切不可使运用相关学科的知识比重大于音乐知识,占据音乐教学的主体地位,从而失去音乐教学的意义。
总之,要想上好一堂高中音乐鉴赏课,我们需要不断的总结教学中的经验,把高中新课程的新理念、新思想内化为自身的教学理念与思想,为素质教育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高中音乐新课程教学论》金亚文著.
[2]《浅论普通高中音乐教育的课程改革》孙立卓著
[3]《生命德育论》刘慧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
[4]《音乐教育理学概论》赵宋光著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年
[5]《论音乐教育》姚思源著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2年
[6]《艺术教育论》郭声健著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年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