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7期   作者: 张正凡
[导读] 为充分落实素质教育,对小学阶段的体育课程要给予更多重视
                                         
        张正凡
        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县丙谷镇中心学校   617200
        摘 要:为充分落实素质教育,对小学阶段的体育课程要给予更多重视,由此促使学生实现综合发展。针对学生来说,在运动水平方面具有一定程度的差异性,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因此,基于此种情况之下,想要实现学生体育运动水平的不断增强,需要重点关注分层教学的方法,此方法的应用,能够最大限度地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实现共同进步。
        关键词:分层教学;小学体育;个体差异;评价标准;教学目标

        在小学阶段的学生之间,身体素质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此时开展体育教学,并为了实现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的共同增长,则需要重点关注和重视分层教学法的运用。所谓分层教学,就是按照不同的标准,对学生进行分层,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逐渐增强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并且逐步增强身体素质,同时实现体育技能的显著提升。
一、制定分层教育教学目标,明确小学体育教学方向
        以往的课堂教学目标面对全体学生,现在基于分层教学方法之下,需要对教学目标作出一些改变,进行科学、有效的分层[1]。首先,体育教师要对全体学生的身体情况和体育运动水平情况进行正确认知和了解,然后根据实际的体育教学内容,设定一个全体学生都能够完成的一个教学目标,此教学目标是基础性的。然后,再根据具体的分层情况,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由此体现出其独特性和针对性。通过这样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会促使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获得明显提升。比如,在进行足球训练时,体育教师可以按照学生的能力水平进行分层,将体育能力强,并且对足球拥有浓厚兴趣的学生设置为A组,同时促使其进行运球过人训练,此教学目标是比较难的。然后将体育能力一般,并且对足球兴趣不多的学生设置为B组,对于此组的学生,可以设置练习射门的教学目标,同时要求学生至少能够射进三个球,即为成功,由此不断地锻炼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此外,将体育运动能力差,并且对体育运动毫无兴趣的学生设置为C组,根据这部分学生的实际情况,先需要促使其对足球运动产生足够的兴趣,然后再逐步对其进行体育技能培养。具体来说,体育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一些足球小游戏,促使学生在游戏中逐渐增加对足球运动的热爱。
二、合理划分小组,实现共同进步
        教师需要不断重视和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并且始终围绕着这一点,进行分析和思考,同时借助分层教学的方式,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促使学生获得全面进步。但是从目前的体育教学现状来看,基于分层教学之下,并没有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2]。究其根本,是在进行小组划分时,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不合理情况。具体来说,部分体育教师会片面地将同一体育运动水平的学生归到一起,并且建立合作小组。在这样的情况下,小组内学生由于体育运动能力差不多,所以能够更好地进行共同训练和学习,进而实现共同进步。

但是由优等生聚集的小组往往能够更好更快地完成体育教师交代的相关学习任务,进而出现一些优越感,而这对于后进生组成的小组来说,将会产生极大影响,严重时还会出现自卑心理。还有部分体育教师会促使每个小组内都有优等生和后进生的存在,这样的分组看似具有一定程度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但是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不足,小组内的后进生在参与体育训练时,无论是体能,还是实际的训练效果都比不上优等生,这样的情况只会越来越影响后进生,导致其体育学习兴趣和热情的逐渐丧失,进而难以提升体育运动水平[2]。所以,体育教师在进行小组划分时,需要注意一定程度的灵活性,避免和防止实施“同质分层”与“异质合作”时的弊端出现,在此期间,体育教师可以考虑学生的自主选择,并且结合相应的分组原则,促使学生相互帮助,相互鼓励,实现各个学生在组内的价值,由此实现共同进步。
三、关注学习过程,完善评价标准
        针对教学评价而言,其具有很大程度的重要性,作为体育教师,需要及时改变错误的教学评价方式,除了关注学生的体育成绩以外,还需要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认识和了解,促使教学评价朝着多元化、差异化的方向发展。例如,在进行篮球教学时,体育教师需要教授学生一些篮球技巧,并且对一些篮球动作进行正确规范,然后促使学生进行自由训练,接着教师需要对学生的训练过程进行重点关注,尤其是需要对学生在训练前期和后期的训练情况进行关注。最后,对学生进行分层评价。比如,学生的篮球成绩不佳,但是他在训练后期的表现明显比前期要好,并且投篮技巧比较好,此时教师便可以针对这些好的方面对其进行赞赏和表扬,同时对学生进行不断的鼓励,促使学生主动的对扣篮等方面的技能进行继续训练和加强,进而实现综合进步[3]。
四、根据学生差异,分层教学
        实施分层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根据学生之间不同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地教学,教师要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有耐心地制定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案。对于身体素质强,体育运动水平高的学生来说,简单的体育运动内容不能满足其运动量,也不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对此,就需要在教学内容设计上进行适当的延伸。面对体育运动水平一般的学生,教师要细心观察他们的体育运动习惯和体育运动方法,由此发现他们的优缺点,并及时为他们提供建设性的改进意见,让他们的体育运动水平更上一层楼。对身体素质比较差,体育运动水平也比较低的学生,教师首先要做的事就要端正教学态度,让他们重视体育运动。使用适合他们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促使其对体育运动产生兴趣,有了兴趣就有了动力,教师就能更容易地展开体育教学。
        学生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作为教师,需要直面学生间学习能力等多个方面的差异,并且基于此种条件下,进行有针对性、目的性的教学。同时,细致认真的观察每位学生,对学生在体育运动方面的优势和劣势持有正确的态度,从而利用这种差异,创造更多的教学可能性。教学任务分层是在教学目标分层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分层教学,简单来说,就是对学生提出体育知识、体育运动能力与体育运动技巧方面的综合性要求,为此教师需要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良好地完成不同层次的体育运动任务。
结束语:
        总而言之,基于素质教育之下,开展体育教学,能够对学生的身体素养和体育技能产生诸多的促进作用和积极意义。而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问题,需要借助分层教学的有效方法,由此最大程度的帮助学生实现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庞作为.分层分组教学在小学体育跳绳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田径,2021(04):17-18.
[2]贺超.啦啦操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田径,2021(04):61-62.
[3]仇珍珍.游艺运动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实践应用分析[J].小学生(中旬刊),2021(04):7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