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几何教学情境设计意义与原则的探究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7期   作者:张永添
[导读] 初中几何是初中数学教学的一大难点,其概念、图形、定理的抽象及其证明过程的逻辑性都给教师的教学

        张永添
        珠海市金鼎中学 广东 珠海519085
           
        摘要:初中几何是初中数学教学的一大难点,其概念、图形、定理的抽象及其证明过程的逻辑性都给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带来很大困扰,而教学情境的合理设计与有效运用,能减少初中几何教学的困难,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依据情境创设在数学教学实践中的理论基础,对初中几何教学的情境设计意义,及其应遵循的原则进行探究。
        关键词:初中几何;情境设计;意义;原则
        引言:
        初中几何向来是初中数学的一难点,源于它所包含的抽象理论与复杂的几何图形。学生感到初中几何难学的根源不仅在内容的抽象,更在于学生头脑中缺乏清晰的几何情境,导致对几何概念、定理、规律、图形难以准确和深刻的理解,不善于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使学生乐于学习?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最好手段。
        一、初中几何教学情境设计的意义
        初中几何教学过程中有效的情境教学设计,对教学效果起到很大的促进意义。
        (一)降低学生学习几何的难度。初中几何教学的有效情境设计,能帮助学生对几何学习中的概念、复杂图形、定理及其证明的理解从抽象思维向形象思维的转变,从而达到降低学习上的理解困难。
        (二)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依据教学内容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能让学生身临其境的体会,引起学生的求知欲与探索欲,有利于学生的独立探究,也有利于学生更快进入小组合作的学习探究中,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公。
        (三)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创设的特定几何情境,能更直观的呈现给学生几何图形的特征与知识的关联性,有助于学生形成几何知识结构脉络,从而把各章节的零散几何知识点巧妙的联系起来,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提高初中几何教学质量。传统的几何教学主要以灌输式为主,课堂上所教学内容往往重结果轻过程,忽视了对知识形成过程的探究,导致学生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长此以往,学生失去探索新知的求知欲,对于几何的学习只停留于应试解题过程中,而创设情境教学模式,可以把课本中的几何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中,或是把生活中的几何现象投影于教学上,让学生在情境体验中接受更亲近的几何知识学习,达到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有助于促进几何教学质量的提高。
        (五)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教学中,教师可结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情感爱好、生活经验等因素,充分挖掘教材的情感教育素材,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故事情境、生活情境、动态几何图形情境、质疑情境、解决实际问题等情境,有效地组织教学内容,充分地展示所学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让学生有情可发,以情境为手段,以情感为纽带,以发展为目标,让学生在丰富的学习体验中促进情感的发展和价值观的形成,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益。


        二、初中几何教学情境设计存在的问题
        (一)情境创设目的不明确。初中几何课的情境设计,要结合课例的具体内容,深挖教材的素材与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借助多媒体或动画等方式,生动而有效的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达到课堂教学目标,但是如果单纯为了引入情境而生搬硬套,这样的情境很难达到预期目的。
        (二)情境创设思维无深度。一些教师在使用情境教学时,虽能结合生活实际,但他们多半是蜻蜓点水式,点到即止。
        (三)情境创设后无反馈。有些课堂的情境设计效果较好,结合生活中的几何实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并能很好的开展课堂教学,但是对引入的情境却无反馈,没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只停留于纸上谈兵,不会运用到生活实际中。
        (四)无情境直接跳入主体。部分急功近利的教师为了能让课堂节奏更快,课堂上讲练的几何习题更多,直接跳过情境引入,直奔教学内容,没有知识的形成过程与探究过程,学生练习的量确实是多了,刚开始能起到一些效果,但长期以往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欲望,课堂上渐渐的变得沉闷,最终适得其反。
        三、初中几何教学情境设计的原则
        数学是对源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行探究与总结,几何知识更是起源于对情境的探究与总结,有效或高效的情境创设直接影响到几何课的成败。在初中几何教学的情境创设中,教师应遵循以下的原则,合理创设情境。
        (一)原有生活经验原则。几何情境的创设应是学生生活中有所接触过或有体验过的,并不陌生的情境,这样创设出来情境,学生学习起来会更容易接纳,降低学习上的理解困难。
        (二)激发求知欲原则。所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创设出来的几何情境要有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效果,对所学习的几何问题有主动探究的兴趣和欲望。
        (三)体现学生主体性原则。教师教学的主体对象是学生,教师的教最终目标是落到学生的学上。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与探究中,才是一节有效的课堂。几何课堂的情境创设更要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适合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起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效果,这样的情境才是有效的情境。
        (四)有效利用多媒体原则。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或数字化教学工具进行辅助教学,例如希沃授课助手、Forclass教育平台、几何画板教学软件等。利用多媒体通过问题情境引入把原来复杂单调的静态图形问题以动态图形方式生动形象的呈现给学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疑问,并起到降低学习难度的效果。
            对多媒体合理有效的利用,能最大化的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易于理解几何问题。
        总之,初中几何教学,只有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而遵循正确、合理的原则所创设的几何情境能降低教学难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数学潜能受到“激励、唤醒和鼓舞”,从而提高其学习的能力和解决实际几何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章飞,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的原则与途径[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9,(1~2):8-10
        [2]王建华,谈数学课堂教学情境设计的几种类型[J]济南教育学院学报,2000,(04).
        [3] 胡庆芳、杨翠蓉 ,有效情境创设的40项设计,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