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俏
广西柳州市柳工中学 545007
学校常规就是按照教育案例,进行必须的基础教育。诱导学生自身需要的动力,从而内化成自觉的要求,由偶然不经常的道德行为转换为一贯的,稳定的道德行为。一年级新生来自各自不同的环境,从幼儿园迈步进入一年级的萌娃,如何帮助他们顺利过渡,让课堂井然有序,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常规训练。因此,我们来探讨如何对刚进入一年级的孩子进行常规引导。
关键词:习惯、口令 、要求
一、课堂常规训练,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刚上一年级的孩子,只有6、7岁,但是他们对小学学校是非常向往的。对他们来说从幼儿园到小学是一个重要的转折。迎来一年级的孩子,他们不知道如何上课,经常看到的是上课铃声响了,走廊,在教室走道,都是学生,上课的铃声都被学生的游戏掩盖。老师站在门口了,孩子们都熟视无睹,继续开心的玩着,好不容易教室安静下来,课已经上到了一半。基于此,在教学的第一周,我们要强化常规教学,课堂常规教学是有效教学的有力保障。只有学生明白常规,并遵守常规,教师的精心设计才会有效的开展。
(一)教会孩子听上下课的铃声。当上课铃声响了之后,要求孩子马上做回到教室,整理好各种学习用品摆放到桌角的位置。如果没做到的要及时的纠正,多次训练。
(二)教会孩子上课师生问好。老师说“上课”同学们说“起立”班长说“老师,您好。“其他同学立刻跟着说:“老师,您好。”老师说:“同学们好,请坐。”这时常常遇到的问题是有些同学站得慢,坐下来凳子太响了,这时要求孩子轻声的移动凳子,不能发出太大的声音,且马上把手放好。
(三)教会孩子如何上课。学生回答问题要先举手,得到老师允许再发言。统一举右手,举手的时候不能完全离开桌面。眼睛要看老师、看书本、耳朵要听老师讲话、听同学发言。如果没做到的,需要在课堂上提醒以及课后谈话,另外叫家长配合教育。
(四)适当使用调控课堂的口令。1、123--坐好来,小眼睛--看老师,小嘴巴---闭起来。同学讲--仔细听。手放平----脚并拢。谁最棒---我最棒。2、请你跟我这样做-----我就跟你这样坐。3、写字---一拳一尺一寸。4、火车-----火车哪里开?------火车火车这里开。有经验的老师可以再上课打铃前就让孩子其诵读,老师逐句解释。还有些可以根据学科学情,用一些诗句进行组织课堂。例如:
约定操
一二三,坐好来,小眼睛,看老师。
课上发言先举手,同学发言我倾听。
我发言,看大家,谁发言,就看谁。
回答正确请打勾,回答错误请打叉。
大家一起表扬他,拇指向上顶呱呱。
学会表扬我自己,嘿嘿,我真棒。
二人合作面对面,四人合作凑一起。
合作完成齐击掌,个个都做OK状。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低年级是养成习惯的关键时期,帮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是形成学习力的有力保障。
二、列队训练,形成良好的排队习惯。
排队是班级管理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如何在组织好班级排队呢?这体现了班主任的工作艺术。
(一)让孩子记住周围的同学的名字和样子。这样可以方便孩子记住自己的位置。在孩子排队的时候也要提出要求:排队要做到快静齐。做到排队不挤、不抢、不推人。在排的顺序的时候,可以从高到矮排好队,这样可以方便学生记住位置。
(二)为了让孩子记住自己的位置,在训练时可以先让孩子集合,再解散后又集合,可以训练孩子的记忆能力。为了让孩子在排队时保持距离,整齐,可让孩子的手做坐姿的动作,距离会拉宽也会更整齐。
(三)评价多样化,我们老师有时候不能看着孩子,这时就由小班干监督,负责给表现好的加分,表现差的扣分,评出好的队列。
(四)路队要求多样化:走平路-----安静整齐不脱节。走楼梯----脚步轻轻靠右行。上信息课----精英漫步小心走。
三、培养良好的文明礼貌的习惯。
文明礼貌体现了一个人的基本素养,孩子来到学校之后见到老师也要主动问好。如果见到老师后半米的距离,站定,边鞠躬边说:“老师,您好。”等老师走了之后,学生再离开。如果是少先队员则先敬礼,不用鞠躬,直接说老师好,再走开。在常规教育中,就应该有文明礼仪的教育,有奖励机制,有家校联系来激励学生礼仪、礼节的意识。从点滴细节入手,持之以恒的不断训练,学生就可以享受良好的礼仪习惯给他们带来幸福的人生。
四、紧抓卫生习惯的培养。清洁卫生是班主任头疼的事情。清洁卫生不再由老师包办代替,要由孩子自己承担。这个良好的卫生习惯,有利于保持校园的环境,还体现了小学生的文明气质,影响着一个人的整体素质。
(一)规范教室、校园值班打扫,制定值日制度。首先要示范。让孩子站在原处,看老师怎么扫,老师边扫边讲:要从教师后面开始扫,两手握住扫把的上部,身体站在侧面,弯腰依次前进,边扫边观察。其次,辅导。请几个孩子进行演练,教师指导,其他学生观察。接着,实践。经过几天训练,开始轮值上岗。把班级分为四个大组。每周劳动之前,劳动委员把值日生的工作地区安排好。其他同学互相监督。最后,抽查。教师要反复的、经常性的抽查,督促,个别辅导。以防自控能力差的孩子没办反完成劳动。
(二)做好个人的卫生工作。在课间,可以强调学生不乱丢垃圾,看到座位的垃圾要捡起来,爱护好自己的桌子,不在上面乱涂乱画,勤洗手,剪指甲,男生不留长发,不剪奇怪的发型。逐步培养学生自觉养成习惯。
(三)树立榜样,带动整体。榜样是无声的力量,是孩子习惯的典范。对卫生好的值日生,学生大力表扬,让其他同学学习。
“不学礼,无以立。”我们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在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中,通过老师深入浅出地讲解和井然有序地组织,让常规训练都变得有趣而快乐。一年级是一个起点,只要紧紧抓住这一契机,进行必要的课堂常规训练,我们的课堂定会生意盎然,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抓好常规训练,让小学生更好的在小学生活中翱翔在知识的海洋,愉快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