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文化对孩子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7期   作者:孙慧
[导读] 孩子从小生活在一个健康的家庭,离不开父母的辛勤照顾,作为家长要从小引导孩子

        孙慧
        大庆市龙凤区第一小学校  
        孩子从小生活在一个健康的家庭,离不开父母的辛勤照顾,作为家长要从小引导孩子,不要一味的娇惯和纵容,父母的文化程度、职业道德素质、文化修养、行为习惯、处事原则都会给这个家庭的孩子留下深刻印象。而这样的家庭文化对于孩子们的影响也是十分重大的,做家长的应该重视家庭文化,努力"优化"育人环境,读懂孩子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读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并掌握家庭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不仅要有谨严的态度,也需要有艺术家的技巧。
        一、建立新的家风家规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优良的传统文化或者说是新的社会文化,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已经深入到一些传统的家庭教育当中,好多父母会根据自己的传统观念,引导自己的孩子,进行常规的家庭教育。新的现代家庭文化的建设又是继承在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社会文化的基础上,一种非常符合现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自然规律的一种社会文化本质的延伸,所以新的家庭文化的建设必须把我们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建设中的一些优良传统文化当做或者是新的家庭社会文化建设与社会发展的根本文化基点上去进行继承和创新。
        二、建立合理的家庭关系
        在家庭里,家长对孩子有宠爱和苛求两个方面。对学习上过度苛求,在生活和与别人共处时,对孩子更多的是宠爱。过分的溺爱受宠使孩子不知道什么是满足,他们不知道知足,对唾手可得的东西习以为常。孩子在家里处于中心位置,在学校仍要拔尖,虚荣心极度膨胀又非常脆弱,这就要求我们建立合理家庭关系,使孩子在家庭中处于正常的地位,并以合理的家庭关系为基本要求和基本原则。基于这样的观念和认识,家庭必须要以慈严并重的教育方式来保护和教育好孩子,家长和孩子的关系是否融洽,父母的教育非常重要,言教大于身教,家长要从小培养孩子疼爱亲人和自己的长辈,孩子要疼爱父母爱而加之敬之,尊重而不远之。家长一定要通过实际的生活案例帮助我们孩子们认识和懂得家长的辛苦。家长的日常生活体会和经验远远比我们孩子的日常生活体会更为丰富,孩子所有的需要在能力范围内适可而止的满足,不要一味地娇惯孩子,不能一切由我们的孩子自己做主,不能让我们的孩子想怎样就是怎么样,讲事情的时候一定要说出来,要有一个规矩,孩子合理性要求才可以在学习中得到充分的满足,不合理的要求也决不能随意迁就。孩子从小要尊长爱幼,在正常的家庭关系中养成良好的品行。


        三、严格要求,晓理导行
        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要提出严格要求:不自私、不说谎、不挑食、不懒惰、尊长辈、敬老师。要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一定要做好,同时认真接受孩子的批评与建议。如果家长举止言行过于粗暴简单、缺乏修养,孩子的模仿力极强,很容易学到家长的一些不良举止。
        对孩子的教育不能苛求,要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把家长的要求变成对孩子来说是合理的要求,他才会乐于去做,并且会努力做到最好。孩子最反感的就是命令式的教育、简单粗暴不讲道理的训斥,这样的急于求成会适得其反的。我的一名学生在一次作文里这样写到她的妈妈:"什么事情她从来都不和我商量,对我说的就是一句话,你必须听我的,因为我是你妈。妈妈每次说到这句话时,我都非常反感,我是人,我应该有自己的想法,为什么你总是把你的意愿强加给我,我不爱学习乒乓球,你告诉我,必须学,我带着不情愿去学习,效果会好么?"孩子与家长的关系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这样的教育方式令我们痛心。
        四、家庭文化中的道德养成教育
        家长要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对孩子的伦理观念和认识,首先必须要引导和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伦理观念。可以通过学习中采集大量的具有社会主义教育价值和指导意义的素材,通过自己讲故事、读儿歌、观图书、看电影或者是电视等生动活泼的方法来让孩子们熟练地掌握自己所需要的道德规范和要求。就是通过我们来讲述这个故事《诚实的列宁》,使孩子们清楚地懂得做人首先要诚实,不会再说慌话,犯了什么错误都要勇敢地承认。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将身边已经发生了的事物结合起来对孩子们进行一次随机的教育。例如在一辆公交车上,鼓励自己的孩子尊老爱幼,知道保护弱小,教育自己的孩子一定要懂礼貌,尊重其他老人。也就是我们可以通过自己创设条件,让孩子们多参与实践对于身边的弱势群体要给与帮助,平时要帮助身边的人,帮爸爸妈妈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还有就是家长可以带着自己的孩子去和同龄孩子一起玩游戏,到自己的亲戚邻居家里吃饭做客,让他和别的同龄孩子交往,在家庭生活和人际交往中通过和身边的小伙伴好好相处,互相表示尊重和相互谦让等。家长要教育孩子从小对于力所能及的事情要学会自己慢慢去做,让自己学会独立,从小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孩子学会同情弱者,关爱身边的弱势群体,他们一旦碰到这种不同类型的事情也一定有机会更好地表达。作为家长一定要以积极、正确的态度去教育自己的孩子,在和周围的同学进行相处的时候,教育自己的孩子一定要知道谦让,理解身边朋友的感受,学会慢慢倾听,家长对孩子的作为正确的地方要给与肯定:"你是一个好孩子,你的这种做法妈妈赞同,对于孩子表现不对的地方,就应该耐心告诉孩子,你这种做法是不对的,你好好想想这样做,其他的人会怎么想,孩子们就能够独立地对自己进行正确的评估。
        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一个温馨的家庭,家庭文化本身就是家庭发展的润滑剂、黏合物,对于构建一个文明、和谐充满关爱的家庭来说,父母要正确引导孩子,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通过一些小事情让他们理解父母生活的不易,我们的孩子能否健康快乐的成长和家庭的关爱不可分割。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