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诚实守信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7期   作者:史小娟
[导读] 孔子曰:人无信而不立。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个重要规范,

        史小娟
        陕西省兴平市电务处学校    
        孔子曰:人无信而不立。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个重要规范,也是革命传统道德的一个重要内容。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变化,诚实守信也不断赋予体现时代精神的新内涵。 所谓“诚实”,就是说老实话,办老实事,所谓“守信”,就是要讲信用、守诺言, 对一个人来说,诚实守信既是一种道德品质和道德信念,也是每个公民该有的道德责任更是一种崇高的人格力量;对一个企业和团体来说,它是一种形象,一种品牌,一种信誉, 一个使企业兴旺发达的基础。对一个国家和政府来说,诚实守信是国格的体现。
        诚信是一种对于人与人之间互相理解的诚真与信任, 是一种为人处世,道德修养表现的基本准则。诚信,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在现实生活舆论沟通交流中,是一个必不可少、不得不说的话题,在为人处事的这方面,都拥有着特殊重要的价值意义。 每当看见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要做一个冷眼旁观的过客,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文明人,诚信热切的帮助过别人,不仅心情愉快,充实了自己内心的精神世界,还赢得了他人对你人格尊严的肯定与赞许,何乐而不为呢?在现实社会中,依照目前生活发展状态,文明举止,形态局势看来,诚信对于人们来说,简直是一种荒谬可笑行为的言谈、举止,在他们心目中表示不能理解与接受,觉得已经过时,早已不在乎它事态的重要与否,随着新时代的变更,这个不起眼的概念愈来愈加模糊,久而言之,它慢慢地被世人所忽略,所抛弃,甚至遗忘,渐渐地形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自然现象,如同蚂蚁掘堤,逐步蚕食,虽然整个过程持续缓慢,但后果严重到一发不可收拾。


        诚信的反面就是欺骗,欺骗带来的严重后果无法预料与想象,为什么人们诚信的道德素质在离我们渐渐远去,因为他们只顾自身价值利益,完全不顾虑带给别人身心伤痛的滋味感受, 趋于社会各种利欲熏心的诱惑,教育制度是否规范严谨,建筑质保是否稳固改善,食品质量是否安全健康,民生制度是否保障完善,等一系列重大欠缺问题,各种社会存在的漏洞现象已深入人心,不得不让人匪夷所思,然而,他们却没有明白,其实欺骗伤害最大的是自己,蒙骗了自己那双明亮的慧眼 。尽管如此,我们也不要随波逐流,要始终坚信弄虚作假者总会有一天露出蛛丝马迹,丧尽天良的变态行为必遭世人所唾弃歧视。
        因此,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一个教师,不但要“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要“为人师表”、“言传身教”。不论在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中,都要忠于职守、热爱专业、认真负责、老老实实,决不能敷衍塞责、虚华浮夸、弄虚作假、得过且过。“诚实守信”,既是一种道德品质,更是一种“高尚的人格”,每一名教师不但要以自己的知识、智慧和才能来教育学生,而且要以自己的“人格力量”来启迪学生、感召学生。 作为“灵魂工程师”的教师,决不能为了追逐“名利”而弄虚作假,而应当以“诚实守信”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来启迪学生,通过潜移默化来培养学生的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汉代的著名思想家杨雄在他的《法言》中说:“师者,人之模范也”,提出了教师在“做人”上的“模范”作用,强调了对教师的道德品质的要求。从一定意义上,教育者的“身教”比“言传”更为重要。“身教重于言传”,“身教高于言传”。每一名教师不但要以自己的知识和才能来传授知识,更要以自己的“道德品质”来感染和激励学生,使他们真正成为讲诚信的新一代 。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