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蕾
黑龙江省大庆市景园小学 黑龙江省大庆市 163000
摘要:随着新课改以及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推进,国家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界也将综合素质作为培养学生能力的标准,这一培养方式受到了外界的广泛关注。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时,创新思维能够更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消化,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起到良好的锻炼,以此养成数学素养。数学思维的养成不能仅限于解决数学问题,在学习其他学科时,也能起到辅助性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有效问题情境
引言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对实际生活进行观察及分析,能够在无意识中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来分析问题,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数感能力,这对学生的学习有促进作用,并能够让学生掌握数学的学习特点以及数学的空间形式。教师应充分掌握数学的教学特点,不断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的理解及掌握能力。
一、问题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问题情境是将问题设置在特定场景中,让学生产生思考欲望,急于运用自身知识经验消除困惑的教学工具。问题情境的核心是基于学生认知背景,建立可引起学生共鸣、激发学生思维的教学情境,能够帮助学生进行有效学习。《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应用具有启发性、可拓展性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触发学习任务,并借助具体化、生动性的问题情境,灵活运用自身思维意识,解决实际数学问题,达成数学课程教学目标。问题情境的主要作用在于呈现数学知识,降低数学概念、数学公式、数理知识的理解难度,使学生在有效学习中积累经验,逐步建立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另外,问题情境的设置,可以帮助学生感知数学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性,了解学习数学知识的价值,更为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但结合以往问题情境的应用效果可知,教师设计问题、融合情境时,依然存在提问及呈现问题的流程枯燥乏味、形式化突出等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应坚持小学数学课堂创设问题情境的基本原则,发挥问题情境的育人效能,打造高效数学课堂。
二、探究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
(一)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成功乐趣
培养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最为主要的目的就是让他们能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以为小学生创造一些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这样既能让其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同时也能有效促进其解题能力的提升。教师在让小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还能巩固其对相关数学知识的掌握水平,帮助其进一步夯实数学基础,而这又能为其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做出更好的保障,可见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对此种方法加以关注。教师要善于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发掘数学问题,并引导小学生来解决问题。比如,六一儿童节要准备联欢会,教师用长方形纸盒做了一个抽奖箱,想用彩纸把它包装一下,此时就可以让小学生帮忙计算一下至少需要多少彩纸才够用。
这其实就是让小学生利用所学的长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个案例。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良好的计算习惯,直接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因此,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做到上课认真听讲,主动思考,认真独立完成作业,并做到先复习后练习。在练习中要仔细推敲题目,不要急于求得答案,还要养成自我检查、检验、有错必改的习惯。很多时候,学生在做数学题目时总是着急忙慌,不是少看了这个数字就是多看了那个数字,往往是在计算到一半时才发现错误,不仅浪费了计算时间,还影响了计算效率。教师要培养学生在日常做题时认真审题,做完题目及时验算的习惯。不论题目是否要求学生进行验算,学生都应该养成验算的好习惯。同时,还要加强对学生书写格式的要求,规范的书写格式可以清楚地展现出学生的运算思路和计算方法,也便于学生在计算出现错误时找到错误点。教师也要以身作则,作为学生的榜样。如,在日常教学时要先审题后分析,了解题目要表达的内容,思路清晰、层次分明地讲解题目;在做板书时也要重点突出。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培养学生计算习惯时,教师要坚持不懈一抓到底[1]。
(三)加强小学数学的互动效应
在小学数学中运用互动教学模式的最终目的是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因此在开展互动教学时,我们不仅仅要注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过程,也要增强教学中的互动效应。为了增强互动教学的互动效用,教师首先需要发挥自己的教学智慧,在面对一些难以预料的情况和突发事件时能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快速反应,巧妙地解决问题,维持教学活动的正常顺利开展。其次,教师要注重自己的话语轻重有度,以鼓励性语言为主。小学生的身心尚未成熟还处在发展过程中,如果教师语气过于严厉,会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一定的伤害,挫伤学生的积极性,达不到互动教学的效果。如果教师的声音过于和缓,学生可能会过于放松,不会积极参加到互动中来,不利于学生学习,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性格脾性和实际的教学场景做出调整。最后,教师还要注意遵循循序渐进,遵循教学规律,考虑到学生现有的认识能力和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置合适的问题和互动,实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2]。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采用游戏化教学不但是为了丰富学生的学习环境,更是为了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蒙学生的智慧,培养其优良的道德素质,提升个人能力与学习水平,从而帮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而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教学活动中引导者、鼓励者的责任,在数学游戏中进行适宜性的指导,做到在指导时使用非语言与语言相结合的方法、鼓励全体小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游戏中、将教育与娱乐进行有机的结合,从而提升小学生的个人能力与综合素养,助力小学生未来的健康成长[3]。
参考文献:
[1]马萍,王影.小学数学教学中美育渗透刍议[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21,31(02):71-74+80.
[2]黄吉祥.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的策略研究[J].学周刊,2021(14):51-52.
[3]刘瑜.小学数学互动教学的有效性研究[J].学周刊,2021(13):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