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兴虹
海南省东方市东方中学572600
摘要: 2017 版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对于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教育目标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从而调整教学内容获得了新的启发点。但是从实际教学来看,很多老师自己设计的探究性问题对于学生的吸引力并不大,很多学生不会或者不愿意回应老师的问题。这就是学情的重要性,因而为了提高高中数学探究性问题设计的科学性提升,本文认为应当及时对上述情况予以改进,本文将通过分组观察展开研究。
关键词: 高中数学; 学情分析;课堂教学
一、研究背景剖析
探究式问题的设计应当以问题引导,让学生通过已经掌握的知识来进行解答,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探索能力以及创新能力。高中数学面临着严重的高考压力,同时又承担着学生思维能力开拓的重任,因而需要利用高效的问题来进行教学引导。就当前来看,高中数学中探究性问题的设计过于死板,缺乏灵活性,与学生的学情偏离较远。本文选取所担任的两个平行班级,基于学情分为AB组进行实验研究。
二、研究过程
1.理论依据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强调了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强调了老师的引导性,同时也强调了同伴之间的相关影响以及相关促进发展理论。而2017版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也强调了老师在教学中的引导作用,应当注重课堂提问,将所教的知识进行积极融合,根据学生的经验和认知来设计问题。
2.内容、学情分析
为了充分的了解如何基于学情来进行探究性问题构建,本文尝试以某一个章节进行对比研究,选择两个有差异的平行班。A班的学习成绩较差,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不扎实,对于学习的认真程度也不够,学习习惯也不太好。B班的情况则正好相反。
3.研究思路
A班的上课老师设计探究性问题的时候结合学情。B班则是正常进行提问,数学教研室其他老师通过观察来对两个班级数学课程学习效果进行对比。
三、研究结果分析
本文对AB两个班级进行观察,然后总结了几点需要改进的地方:
第一,问题需要细化。问题设置要层层递进,考虑教学目标然后进行逐渐细化,让学生可以跟着老师的问题来探索相关知识。同时,也可以设置大问题转换为小问题的方式,通过大型问题来锁定知识点,然后再用小型问题将每个知识点进行分解,然后进行问题提问和巩固。
第二,考虑教材,然后重视问题设计的自主性,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教材是根本,可以融合相关知识点,因此老师应当在设置问题的时候考虑教材的特殊性与针对性,然后就是重视学生自主性的考量,例如,自主观察、自主探索、自主解决等。
第三,基于学情,每个班级或者说每个年级的学生学习情况不同,因此在问题设置过程中应当尽量将问题直观化、简单化,让学生能够有能力、有思想去思考老师设置的问题,也可以从多角度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四、研究结论和相关建议
通过上述AB班的情况观察可以看出,如果探究问题的设计结合学情,那么学生的反应或者说回应就比较积极,同样问题的效果也可以凸显出来。相反,如果缺乏了学情的考量,教学效果就有所降低,因此本文结合教学实际提出了如下几种建议:
1.老师要充分了解任课班级的学情
其实老师是接触班级最为频繁的人,因此如果想要了解班级的学情则十分简单,根据“最近发展区”的相关原理,老师可以充分的了解学生的学情,从而针对性的设计问题,让学生可以通过问题设计来与相关问题进行类别和联系,让学生可以在不断的摸索中解决问题,进入问题情景。
2.以教材为根本,根据需要适当调整
教材是教学必然要依据的蓝本,同时也是问题设计需要参考的重要因素。但是并不是结合了教材的问题就是有效问题,老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情进行适当的调整,经过了一定的加工,问题就会更好的发挥作用。
3.问题设计要有条理
探究性问题作用的发挥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认知能力和对于教材的接受程度,因而不要贪多,也不要过于简单,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可以进行分解,让学生从易到难,感受到知识的递进性。从而让学生在有条理的问题中感受知识、摸索答案,获得知识增长的快感。此外,老师在设计探究性问题的过程中要考虑科学、合理性。
4.开展直观演示,降低抽象性
对于高中数学来说还是存在一定难度和抽象性的,因而老师可以在设计探究性问题的过程中利用几何画板等技术进行直观演示,降低高中数学某些知识点的抽象性,这样就可以让比较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引导学生更有兴趣的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同时,老师还可以让学生自主去挖掘问题的演示方法,对某些老师提出的问题通过演示来挖掘本质,从而更好的去思考和解答。
总结
综上可以看出,学情对于课堂问题设计至关重要,因为设计问题所针对的对象是学生,因而如果能够根据他们的学习情况来进行问题设计的考量,这样就可以更好的发挥问题的引导性,巩固学生的知识,本文也对此展开探索,通过学情分析来探索高中数学老师应当如何设计探究性的问题,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孙庆杨.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策略研究[J].读写算,2021(06):93-94.
[2]刘娟.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策略的应用分析[J].考试周刊,2021(16):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