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桢萍
四川省南充市白塔中学 637100
摘要:进入高中学习阶段,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在学习中显得更加重要。语文作为一门重点的教育学科,在新课改之后,教师的讲解形式要侧重学生的能力开发,通过不同的课堂教学形式,让学生能在学习中逐渐吸收教师的讲课理念,逐渐为自己所用,充分改善学生的学习质量。随着近年来,社会对高中教育工作的关注,很多传统的教学思想,一定要在教学中不断的淘汰,给学生一个全新的学习体验。
关键词:问题教学;高中;语文课堂
前言:高中教育是这个教育体系中最重要的教学时期,同时也是学生学习能力得到强化的重要时期,高中语文的教学内容,覆盖面更广泛,需要学生具备更高层次的理解能力和创造力。很多学生对语文的学习不是很重视,主要源于学生对语文知识没有深入了解,知识为了学习语文而学习,没有对语文知识感兴趣,就会极大的降低了学生的学习能力。高中的学习能力,一方面来源于教师的引导,一方面来自学生自身的意识开发,所以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充分运用创新的问题教学形式,侧重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逐渐深入然就语文知识,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目前高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课堂讲解形式单一
由于传统教学形式,在教师的思想中根深蒂固,即使是新课改时期,很多教师在课堂讲解时,对于语文知识的传授也比较传统,课堂安排比较单一化,单纯的注重讲解语文知识,没有从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角度考虑,导致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学习状态比较消极。很多教师的教学方案,千篇一律,都是机械化的讲解教材中包含的知识点,学生也只能靠死记硬背去完成学习任务,这样的形式导致学生的学习思维比较固化,不能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没有尊重学生主体
新课改之后,教育部下发了新的教学要求,学生是教学主体,教师要侧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思想不能灵活的转变,教学中还是以自己的想法为主,并没有完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讲课时,没有关注学生的想法,导致学生逐渐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降低了学习兴趣。教师的在进行课堂提问时,也不能因材施教,只是单纯形式化的提问,没有发挥出课堂提问的价值。
(三)师生缺乏有效互动
高中生的思想逐渐成熟,只要教师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能力就能快速的提升,但是大部分语文课堂的主导者都是教师,学生学习时没有发言权。在讲解语文知识时,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没有足够的机会互动交流,导致学生有一些理解不透的知识点,不能及时的与教师进行沟通,久而久之就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二、问题教学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改进策略
(一)课前问题引导,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的引导方式和教学策略,对学生的能力提升有很大的影响,在运用问题教学形式时,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明确的了解,制定学生比较喜欢的教学形式,锻炼学生语文分析能力,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在制定教学问题时,不能贪多,要有目的有策略的规划,通过逐级加深层次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
比如,讲解《鸿门宴》时,针对这样有历史情节的文章,教师可以为学生拓展相关的一些历史背景,然后制定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比如,第一通过文章的描述,鸿门宴失败的原因,第二点文章中人物的特点,第三从文章内容中得到了怎样的启发。通过这样三个问题引导,首先是为了让学生全文阅读,其次是帮助学生细化分析文章细节,最后通过仔细分析得出结论,有层次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二)课中问题讲解,深化语文知识讲解
教师运用问题教学在语文课堂中,目的不仅仅时为了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还为了学生能够吸收教师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自身的问题意识,这样在以后的学习中,学生就能养成自问自答的好习惯,也能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文讲解时,教师可以针对教学的重点内容,有制定教学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分析思维,通过学生主观能力去解答,也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自信心[2]。
比如,讲解《林黛玉进贾府》时,教师讲解文章时,可以先为学生介绍一下林黛玉进贾府的原因,然后再开始讲解文章。当王熙凤出场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埋下问题引线,为什么对于王熙凤会有特别的描写。讲解到贾宝玉时,通过对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描写,让学生去总结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性格。通过这样的问题引导,让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也会有侧重点,这样才能学习到文章的精髓,深化文章的主要内容,让学生通过这则故事对《红楼梦》能逐渐产生兴趣。
(三)实践问题设置,强化学生综合能力
高中阶段的语文知识,需要学生和教师共同配合才能让知识发挥最大的教育作用,教师要深知新课改是以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主,所以课堂中,教师还要不断的激发学生知识运用能力,通过课堂实践,让学生充分的表现出自己的学习能力和理解分析能力,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更好的学习语文知识[3]。比如,讲解《窦娥冤》时,教师可以大胆的把教给学生,让学生分组讨论,锻炼学生把自己学掌握的语文知识和技巧,充分运用到课堂实践中。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建议,来帮助学生运用自身的问题意识,不断的发问,然后通过小组研究,逐步去解决问题,最终揭示出文章的内涵。通过这样的形式化,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论:综上所述,语文知识博大精深,经过教师有效的问题引导,学生也快要的运用创新的思维去分析教学内容,并且在学习过程中,也能不断的改善学习方法,吸收更多的语文知识,进而学生的学习能力一定能得到有效的提高。在新时期的教学形式中,教师的讲解形式也逐渐的推陈出新,把传统、单一的教学内容变得更加多元化,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通过设置不同问题,让学生逐步完成教学目标,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在教学中也要不断的总结经验,结合当前的教学形势,不断的为学生引进更多的课堂讲解方式,让学生能在学习中,不断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黄丽丽.“问题教学”法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17):42-43.
[2]盛飞.基于“问题教学”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改进策略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1(03):24.
[3]曹建军.基于问题教学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改进策略研究[J].科技资讯,2020,18(08):8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