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微课教学的有效模式研究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7期   作者:刘勇
[导读] 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意识到物理学科与生活实践关系的紧密性

        刘勇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杏坛中学,广东 佛山  528325

        摘要: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意识到物理学科与生活实践关系的紧密性,高中生对于物理的学习掌握能力将会对其日后在接触高等物理学习的过程中起到重要影响。高中物理作为高中教学阶段的教学重点科目,教师应当培养高中生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发散性思维能力。要培养学生对于物理理论知识或者物理公式的理解与运用能力。教师应当全面革新高中物理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激发高中生对于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促进其物理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教师应当充分意识互联网教育教学资源的优势,将高中物理生本课堂的建设与微课教学模式全面结合起来。
        关键词:高中物理;微课技术;模式
        一、利用微课教学优势提高高中生物理预习效率
        在高中生开展物理科目的自主预习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增强其对于物理新知的理解能力,教师应当对于物理微课的预习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内容设计,教师应当从高中生具体物理学习能力出发,选择符合其学习与认知发展能力的学习素材。由于高中物理知识具有连贯性的学习特点,因此教师在内容设计过程中注重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的连贯性,让学生充分掌握之前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在物理学习过程中所遇见的问题,从而为其预习学习打好铺垫。高中生在进行物理预习的自主学习过程中,往往会因为对于案例习题相关推导过程的不连贯性降低其物理学习效率,对其预习带来一定的影响。微课通过清晰且系统的视频教学内容,结合图表或者图像的呈现方式,可以帮助高中生在进行预习的学习过程中解决习题推导过程不连贯的现象,增强高中生对于学习理论与公式的学习能力与掌握能力。
        二、将微课与教学情境充分融合增强教学气氛
        教师为高中生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减少学习心理压力,激发学习兴趣这对于促进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都有着积极地促进作用。利用微课教学打造优质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快速融入教学活动过程中来,微课教学模式特点在于,其视频时间短、内容灵活、形式新颖、可以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从而降低其对于学习的逆反心理。在利用微课营造教学情境的设计过程中,教师要着重加强微课内容的趣味性,拉近高中生与物理知识的学习距离,增强其对于物理知识的了解兴趣,从而带动其对于物理学习的自主性与主动性。教师可以选择物理科学故事、物理科学家的生平趣事、世界重大物理实验、生活当中趣味物理现象等内容,通过视频或者图文的形式,结合教师自身讲授呈现在学生面前。
        例如在开展与万有引力相关的知识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将不同时期人类对于太空文明的探索成就通过微课视频的形式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其在学习与万有引力知识相关的理论与实验的过程中,了解物理科学的人文性与历史性的一面,从而全面促进高中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例如,在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的定律之前,有许多天文学家就对宇宙当中的星星开始了观察活动,其中开普勒得出了相关的调查结论:所有的星星都绕着太阳做椭圆的运用,太阳就在所有椭圆运动的公共焦点之上;行星的向径在相等时间内扫过的相等的面积;所有行星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但是为什么会这样呢?是什么导致了行星做加速不为零的运动呢?牛顿从科学的角度出发思考并且得出结论:物体之间存在万有引力。并且从《物理学史》当中可以得知1669年,牛顿年仅26岁,便担任了剑桥的数学教授,1672年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跻身一流科学家行业。在17世纪早期,人类已经能够区分很多力,比如摩擦力、阻力、重力等等,但是牛顿作为首次将看似不同的力准确地归结到万有引力的概念当中:苹果落地、人类体重、月亮绕地飞行等等,这些现象都是相同原因引起的。牛顿的万有引力概念是所有科学中最实用的科学概念之一,从而成为了物理理论的奠基理论。

教师应当让学生意识到物理是一门关于科学的学科,但是科学来源于人类对于未知现象的勇敢探索,在坚持不懈的思考与实践的过程中得出意义重要的科学结论,是人类文明的有力见证。通过将物理知识当中的精神意义以及科学故事展现在学生面前的形式,深化高中生对于物理学习的思想认知程度,这对于树立青少年形成正确的科学精神有着重要的教学意义。
        三、合理利用微课降低知识重点与难点的学习难度
        从高中物理教材教学的内容中可以发现,物理课程中存在众多的定理知识、物理定律、公式、常数、特殊符号等等。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限内,由于班级同学的物理学习基础与学习发展能力水平不一致,导致学习效果可能出现发展不均衡的现象。微课教学可以极大程度上解决教学效果不均衡以及学生对于知识重点难点学习效果不佳的现象,在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微课的教学优势将物理知识的重点与难点采用逐个击破的教学形式呈现学生面前。微课的教学特点在于其教学体量小,但是内容丰富并且形式灵活,不同于传统教学过程当中出现的教学内容繁杂的教学现象。教师要在学生学习注意力集中时间的范围之内,围绕某一个教学重点或者物理理念,展开思考剖析的教学活动,以点带面,深化高中生对于物理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从细节出发,真正做到夯实高中生的物理学习基础。
        高中物理教学阶段,高中生受到高考的影响其学习心理面临巨大压力,如何发挥学生的对于物理学习的自主性成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传统的教学理念认为,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其中最好的方式便是运用大量的习题训练,来强化巩固学生对于相关定义或者理论知识的掌握能力,但是这样往往忽视了学生自身对于知识的理解能力与接受能力的发展情况。尊重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个性化与差异化发展状况,充分了解其具体的学习需求,对于提升教学质量与学生学习效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教师应当从学生的学习需求角度出发,在微课内容的设计过程中选择符合高中生物理学习能力的相关习题开展强化训练活动,并且可以加重自主研究在训练活动的中比重,锻炼高中生对于物理知识的掌握与运用能力,从而提升高中生的学习理解能力。
        四、通过微课提升物理实验教学效果
        高中物理知识的学习与初中物理不同之处在于高中物理知识具有一定的实验性,若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活动,不能完全促进高中生对于相关物理知识与理论的理解能力,教师应当物理教学实验的重要性,但是从目前高中实验教学情况来看,有部分学校物理教学实验设备不完善,导致教学效果不佳,不能高效地完成教学目标的要求。微课教学优势可以提升高中物理实验的教学效果,在课堂的教学活动中,通过微课教学视频的直接展示,可以帮我学生充分的理解物理实验内容,从而提升教学效果质量。
        结束语
        运用微课的教学优势构建高中物理生本课堂,从高中生的学习诉求角度出发,在培养高中物理学习知识能力的同时,促进高中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健康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学校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应当更加重视高中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能力,教师应当创新教学模式,紧跟时代的发展特点,打造更为高效且开放的特色生本课堂教学活动,增强青少年的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为其树立终身学习的优秀意识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金平.基于微课的高中物理动力学生本课堂的构建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3):180.
        [2] 孙华.微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7,46(04):11-12.
        [3] 梁旭鹏.微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J].才智,2019(33):1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