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潮英
义乌市北苑小学 浙江 义乌 322000
摘要:在小学阶段数学课程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引导学生的主动参与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话题。只有让学生在知识探究当中主动积极地参与,才能够有助于和谐氛围的创设,让学生更好地实现知识的构建,提高学生的思维和能力。所以,在现阶段,教师就应该真正的做到多措并举,助力学生主动参与的实现,带动学生获取到更加综合和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主动参与”;实践
前言:在新课改持续推动的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实现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的主动参与,展现出教师的有效引导,已经成为教师在课程教学当中深思熟虑的一个话题。而在现阶段,就需要教师在课程教学当中真正的做到多措并举,更好地实现对学生学习的带动。这样才能够让理想的课程教育效果得到真正的实现,达到最佳的教育成效。
一、和谐师生关系,实现主动参与
在数学课程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教师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1]。只有构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育模式,才能够达到理想当中的课程教育效果,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展现,使其成为课程当中真正的小主人。所以,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当中,教师首先就应该保障平等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让学生可以与教师更加亲近,有助于课程教学良好的推动。
例如,首先,教师在日常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应该真正的做到深入到学生群体当中,掌握好学生学情,以更加良好的情绪、饱满的热情、真诚的、善意的、微笑来面对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亲切和蔼和平易近人,让学生可以乐于和教师之间交往,能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更加主动和积极。其次,在课外,教师也应该加强情感投资,和学生之间多多接触,主动和学生之间谈心,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和学习当中的问题等等,让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得到拉近。最后,在日常教学当中,教师也应该在面对学生时做到尊重个性、选择和人格,对学生加以更多的关心和尊重,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可以积极主动,达到最佳的教育成效。
二、实行兴趣引导,实现主动参与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学生受到兴趣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在学习活动开展的过程当中只有当学生产生兴趣之后,才能够真正的做到主动、积极地构建,达到理想当中最佳的教育效果。所以,在课程教学当中,教师也应该注重对学生兴趣的有效激发,让整个学习氛围可以变得更加和谐和美好[2]。
例如,在讲解正方形、长方形周长相关知识点的过程当中,教师就可以秉持着趣味性的原则对思考题进行设置。比如“现在有一根红色的绳子,正好可以用绳子围成边长为5cm的一个正方形。
假如现在想改成用绳子围成长6cm的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宽应该是多少呢?”在问题出示完毕之后,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营造开放性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准备好道具,尝试着以动手操作的方式找寻答案。教师对学生这样的行为给予更多的鼓励和肯定。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获取到更多的成功喜悦和参与乐趣,让学生在学习活动当中更加主动和积极,达到最佳的教育成效。
三、善用现代技术,实现主动参与
要想更好地实现学生在课程当中的主动参与,现代手段的有效利用也是必不可少的[3]。通过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有效融合,能够实现教学结构的优化,达到理想当中最佳的教育效果。所以,在日常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教师也应该巧妙地加强对现代技术的有效利用,让课程教学在呈现的过程当中更加多姿多彩,有助于教学效果的不断增强。
例如,在讲解“图形的运动”相关知识点的过程当中,为了让学生对平移和旋转更好地加深认知,教师就可以提前制作好课件,便于在后续课堂当中的播放。而在后续中,教师就可以对课件进行播放,课件中包含着各种各样精美的对称图案,让学生进行感受。在这之后,教师就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你知道这些图案是怎样得来的吗?经过了怎样的平移和旋转过程呢?”让学生展现自己的想象能力,尝试着进行阐述。在这之后,教师就可以继续对课件进行播放,以动态的方式对图案形成的过程进行呈现,让学生更好地形成直观的体会。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受到兴趣的引导,在后续知识构建的过程当中可以更加主动和积极,让学生的主动参与得到真正的实现。
四、培养问题意识,实现主动参与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之外,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时,问题意识培养也至关重要。
例如,在讲解“三角形”相关知识点之后,教师就可以对作业进行布置,让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当中找寻三角形事物,并能够提出一些自己的在探究过程当中的问题,便于在后续课堂当中的展现。在后续课堂当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提出问题,并按照学生提出的问题设置成不同的难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探讨和回答,在课程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真正的实现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的深度学习得到真正的实现。
结论:综上所述,在小学阶段数学课程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教师适当性的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是非常重要的。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探索的魅力和价值,对于学生知识的构建和能力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在日常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教师在教学中主要可以从和谐师生关系、实行兴趣引导、善用现代技术、培养问题意识等等,让学生的主动参与得到真正的实现,达到理想当中最佳的教育成效。
参考文献:
[1]王娜.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策略[J]. 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05):29-30.
[2]张丛丛.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与班主任工作的整合策略[J]. 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05):157-158.
[3]马维岗. 提高山区学校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J]. 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05):17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