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
四川省南充市白塔中学 637100
摘要: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现代化技术不断进步,信息技术已经逐渐成为了现代科技的主要发展趋势,信息技术逐渐在教育事业中占据重要地位,逐渐成为开展高中教学的重要教学手段之一,也是高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高中时期的化学课程与初中时期的化学课程具有明显差异,其中的知识量更多,并且涉及的范围更加广泛,需要运用更加高效、新颖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使化学知识变得更加利于学生理解和学习,从而促使学生将化学知识理解的更加透彻,掌握的更加扎实。
关键词:微课;高中化学;教学实践;策略分析
前言: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实践微课主要是将化学知识与微课视频融合,两者完美的融入到一起,充分展示给学生。在不断探索高效的高中化学教学手段的过程中,高中化学课程逐渐朝着“微时代”发展,将微课有效的运用到高中化学教学中,能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还能将复杂、抽象化的知识变的更加容易理解和学习。同时,微课的运用,还能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增加课堂趣味性,学生能够感受到学习化学知识的乐趣,进而更加主动的学习化学知识。
一、进行信息教学,丰富课堂教学形式
在教育事业改革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教学模式出现在人们眼前,从原来的板书到PPT,到现在的多媒体技术,微课视频。由此可见,信息技术在教学领域的地位和重要性。有效的在高中化学课程中运用信息化开展教学,能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还能提升学生兴趣,丰富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更加积极的参与课堂学习。
例如:在教学“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学生理解能量最低原则、泡利不相容原理、洪特规则,还需要学生运用这些知识解释1~36后元素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针对这些教学目标,教师可以微课视频为学生展示“多条轨道能量的高低”并且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第一层只能容纳两个电子,第二次最多只能容纳八个电子而不能容纳更多的电子呢?第三、四、五层及其他电子层最多能容纳多少个电子?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与原子轨道有什么关系?”当学生思考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自己所想的内容表达出来,并且运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分析。然后,教师针对学生的理解程度进行详细的知识讲解。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点,还能学生掌握其性质和原理,促使学生的化学成绩得到提升。
二、开展主题教学,明确教学目标
在运用微课开展高中化学课程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微课的特点和功能,突出重点、难点知识以及教学目标,为学生指明学生的方向和目标,让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能够根据学生的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案,让学生能够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中,进行高效的化学知识学习。同时,教师可以将微课与教材中的重点知识结合,开展主题式教学,让学生进行精准的知识学习。
例如:在教学“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过程中,主要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理解相关的知识点概念。
所以,教师可以运用微课视频将教材中的重点、难点知识突出的展示到学生面前。在讲解化学“燃烧反应”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微课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燃烧释放热量的化学现象。之后,教师可以将吸热反应引入到课堂中,引导学生了解反应热变化的衡量。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可以针对视频内容以及教材内容对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掌握的化学反应中与热量变化相关的知识点。通过反复的回忆、练习,能让学生将学习过的化学反应与新知识融合,从而逐渐形成更加完整的知识框架。
三、借助碎片教学,活跃课堂氛围
微课本身就是一种短视频,将各项知识点、教学要求与微课视频融合。教师在组织实践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教学进度,及时的调整微课内容。并且,教师要做好备课工作,按照教学进度播放微课视频,从而实现碎片教学,活跃课堂氛围。
例如:在教学“乙醇与乙酸”的过程中,主要涉及的内容有“乙醇的结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乙酸的分子组成和结构,乙酸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酯化反应的概念,酯化反应实验的装置特点”等。如果教师只运用语言讲解,那么会无法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因此,教师可以将多个高质量的微课视频融入到课堂中,将多个短视频集中融合到一起,将重点的知识、概念、性质融入到不同的内容中。或者,教师可以提前做好准备,将生活中与酯化反应相关的内容引入到课堂中,带领学生观看,以此调节课堂教学氛围,从而保证课堂灵活性,让学生将化学知识记忆的更加扎实。
四、制作实验视频,提升教学效果
高中时期的化学课程中,具有很多的实验内容。但是,每一项实验内容都具有一定危险性,不适合学生直接动手操作。所以,教师可以针对实验内容制作实验视频,这样不仅能避免危险事件发生,还能实现教学目标,让学生在观看微课视频的过程中,将重点的知识灵活掌握,以此提升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的过程中,多数教师在讲解知识点的过程中都会运用观察、实验、分类、比较等多种方式进行物质性质探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与教材实验相关的微课视频引入到课堂中,引导学生对实验视频进行详细的观察,并且跟随实验步骤进行分析,记录实验现象。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讲解对知识点的理解,以此反映学生对性质的理解程度。之后,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针对性的知识讲解,以此保证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教师还可以将其他知识引入到课堂中,拓展学生知识范围,提升学生自主性,让学生自主对实验过程进行反复观看,进而提升实验教学效果。
结语:综上所述,将微课运用到高中化学教学中,能满足新课改的教学要求,也能满足新时代学生的学习需求,这也是教育事业改革、创新过程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在开展高中化学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微课视频的作用和价值,将知识点与其进行深入结合,运用微课传播化学知识,借助微课的特点增加课堂趣味性,在降低化学知识学习难度的同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代小慧.基于翻转课堂——微课的高中化学教学模式探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1(03):121.
[2]马小平.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1(07):128-129.
[3]易相文.充分挖掘素材,上“活”化学理论课——以“氧化还原反应”为例[J].化学教与学,2021(01):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