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德育教育探究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7期   作者:张少华
[导读]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家庭为单位的人们消费能力也在不断上涨

        张少华
        荣成市人和镇中心完小,山东威海  264306
        摘要: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家庭为单位的人们消费能力也在不断上涨。早些年国家政策与现代人思想观念的不断转化,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父母与其他长辈对孩子的过度溺爱和呵护导致很多孩子以自我为中心,极度缺乏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这些责任并不是来自于一个关键点,而是归咎于制度、社会现状等方面。要改进,还是从教师本身开始。
        关键词:核心素养;道德与法治;教育作用
        引言:
        在当代社会环境的大趋势下,孩子道德与法治理念的培养与教学同家庭教育有着重大关系,一个好的家庭氛围是决定孩子生活习惯是否自律的关键力量。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致使部分家长产生一种对孩子物质条件的满足就是对孩子最大的呵护,却未能注意孩子精神世界的丰富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家长的溺爱是当代孩子骄纵任性的重要原因,因此,从家庭教育观念上开始转变也是培养孩子合作能力的重要一步。
        一、引导孩子走出教室,激发孩子的探索能力和爱好兴趣
        枯燥乏味的课堂是孩子和教师都不愿意去适应的,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效率不高,还会使孩子对学习的认识产生偏差,认为学习就是一个没有丝毫乐趣的过程。不论是教学目的还是课堂氛围,都很难达到预期设想的教学效果。孩子的天性是好动,教师应当抓住孩子的这一特征,积极运用孩子所感兴趣的教学方法,例如带动孩子在实践中学习,在这个过程中灌输道德与法治思想,以此为后续人生观理念的构造设定框架。这样的方法一方面可以提升孩子自身的动手能力,为往后实践课程打下基础,另一方面还可以启蒙孩子的合作意识,强化交流能力,为将来孩子社交能力的锻炼做出准备[1]。
        二、营造良好的教育理念学习氛围,打造孩子感兴趣的户外课堂
        游戏是每个人在童年时期必不可缺的一部分,在谈到童年时,很多人都会回忆起幼年时期的自己是如何与同伴玩耍。教师在组织游戏时应该着重注意怎样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保持孩子的好奇心是教师所要做到的首要教学任务。良好的学习氛围是达到学习目的的关键因素,核心素养的养成也不例外。例如在游戏过程中,教师注重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与学习理念的灌输。学习氛围决定孩子是否有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学习兴趣,孩子是否能在游戏过程中达到预期所设想的教学目的[2]。
        三、注重孩子间的交往行为,深度贯彻道德与法治思想教育理念
        绝大多数孩子都缺乏化解矛盾、与人为善的能力,更多的是因为一点点小事就大打出手,与家长教师告状,希望有人能为他们出头。

通常情况下,家长都会站在自己孩子的这一方去质问另一个孩子,循环往复,孩子间的矛盾就升级成了大人间的矛盾。其次,现在的家长太焦虑,害怕孩子在学校时得不到无微不至的照顾。当然了,想要了解孩子在校的情况,以及他们担心的心理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遇到一些孩子之间的小矛盾,游戏中的小碰撞就无限放大的家长也不在少数。当今幼儿教育要有所改变,还得从家长和老师开始。若非如此,不仅会给孩子带来告状是用来解决问题的认识,养成孩子骄纵的性格,还会是学校与家庭关系紧张,致使双方矛盾愈演愈烈。在这个时候,教师在初始问题时的调节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同时安抚孩子们的情绪,并且能在化解矛盾后让错的一方认识自己的问题,纠正错误,及时主动地与同伴解决问题,学会正确与同伴交往合作,强化孩子集体意识。这个阶段的孩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基石,从幼儿时期对孩子学习能力与日常行为的培养与校正是必不可少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当代青少年必须重视的东西,它决定着一个人是否自律,与其在社会中能否更好地生存有着直接关系[3]。
        四、引导孩子理解合作的意义,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
        学习技能更要掌握方法论,脱离实际无益进步的死教育是被摈弃的。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道德素养是随处可见的,从小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强化合作理念,在未来孩子在人际交往中是非常关键的一步。例如在游戏中,教师可以采用扬长避短的方式发掘出孩子的潜力,认真进行分组,设置出每一组相对应的游戏题目和内容,充分带动小组合作能力,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游戏中发挥出自身的作用,与同伴合作来完成教师发布的任务,从而让孩子摆脱自我既是中心的想法。正确利用游戏活动让孩子参与探讨,以此来制定完成游戏的方案,共同进行游戏。这样,孩子在完成游戏后对合作就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在游戏中让孩子切身感觉到合作的意义与乐趣,为孩子将来保持正确的、积极与人合作的态度将会起着重要影响。随着孩子的动作、语言、思维、联想等能力的发展,其好奇心和求知欲会不断增强,孩子偶尔也会很想体验成年人的一些社会活动。但由于受很多客观条件限制,孩子们是无法实现这一愿望的,游戏就可以弥补这些不足;孩子可以按自己的想法设计和创造场景和故事情节,学会在游戏中承担责任和享受权利,这很好激发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发散思维,在这种条件下,如果能在幼儿游戏中贯彻正确的教育理念,让孩子在懵懂时期就对正确的法治与教育思想有个初步认识,那么后续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核心素养等问题将不会是大问题。
        五、结束语
        核心素养是现代人在生活中必备的技能,是有关于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因素。从小学时期就开始着力于培育孩子的合作能力于品德的培养,对孩子将来生活的发展至关重要。各阶层都在为之不断做出改变,如果能够在起点之处不断校正学生的行为习惯,再加上后期道德理念的培养,在幼儿园里培养孩子的合作能力、创造合作机会,在家庭中改变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习惯,避免养成孩子任性的性格,双管齐下,必将会取得非常显著的成效。不仅如此,一个正确的道德观念还能使孩子收获友谊,学会理解,由此可见,从小培育孩子的核心素养,在游戏过程中贯彻教育理念是非常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周尚芬.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探索[J]. 进展, 2020, 000(003):P.47-48.
[2] 郭琪. 核心素养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创新探究[J].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0(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