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7期   作者:张钟丹
[导读] 目前,大部分教学老师都是都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

        张钟丹
        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三小学校,四川 成都 610000
        摘  要:目前,大部分教学老师都是都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在这种教学下教师过于看重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成绩高低,这种固化的教学理念大大了降低教学质量。教师应该从培养学生的素质教学的理念中出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应用题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去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小学中年级;应用题;教学策略
        应用题其实就是将日常生活的算数放在特定的情境去计算,可以让同学们在学习中贴近生活,更加激发起他们学习的兴趣。目前来看,数学应用题的学习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其实是有多种因素造成的。教师在教学中要站在小学生的角度上去考虑,给他们充分的时间去思考,让他们有自身的理解,不要一味地去给他们灌死知识,促进学生灵活学习。
        1 目前小学数学应用题的课堂教学现状
        现阶段小学数学课堂教师是以教师为主体,且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也没有进行生活实践,这就大大降低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大部分应用题其实就是将日常生活的算数放在特定的情境去计算,可以让同学们在学习中贴近生活,更加激发起他们学习的兴趣。以下我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小学数学应用题课堂教学的现状,希望教师能够结合自身教学现状做出分析,找到新的教学方法,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1.1教学计划不完善,教学目标不明确
                目前,当代小学教师在正式开课之前都要准备教学方案,它是对学习内容的规划,在一定程度上也保证了教师教学的质量,然而,还存着一些教师只注重教学质量,往往不提前准备教学计划或者教学计划不完善等情况,这样就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按照学习计划进行学习中巩固加深,从而大大降低了学习效率。同时,很多教师在应用题中只注重学生的解题能力,在教学中未能明确教学目标,这对后期应用题的巩固练习也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1.2忽视应用题的解题过程
        针对小学数学应用题来说,最重要就是解题过程中逻辑关系,只有将逻辑关系理清,才能找到解题的关键。因为应用题是在数学知识的基础上对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加以解答,这样可以很好地达到应用题学以致用的效果。数学应用题的解题过程都存在于生活中的各个角落中,可以将科学思维和生活知识结合在一起,进而提高学生应用题的解答能力。然而目前教师往往给小学生灌输的是一种追求正确答案的意识,而不是解题的过程或者说正确答案的来源,教师的教学主要针对的是解题方法的教育,这样才能真正地提高小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和学生的核心素养。
        1.3教学模式固化
        如今,每个学校的教学模式都基本相同,虽然小学生已经习惯了这种教学模式,但是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针对小学数学应用题来说,每道应用题都有自身固有的解题步骤和解题公式,但是教师不能只教给他们这些。小学生面对着一知半解的应用公式,在课下不能独自整理出正确的解题步骤,这就会让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其实数学应用题的解题方式是多样的,教师需要带领学生学习多解题的思路,让学生摆脱固有的解题方式,在自己的思维上进行创新,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小学生的学习能力。
        2 激发小学生对数学应用题兴趣的有效策略
        2.1将数学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
        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素材大多选用的是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这就反映了应用题的解答与生活知识是分不开的,因此教师在讲解不同类型应用题时应与生活知识联系起来,增加学生对数学题的好感度,从而激发更加积极主动去解答应用题。应用题将生活中的事例转换成教学素材,这对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来说是十分有利的,这样他们就不会在心理上畏惧应用题,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列举一些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是非常容易的,比如小明和小亮都喜欢集卡片,小明把自己卡片的五分之二送给小亮,小亮作为回礼也将自己卡片的三分之一送给小明,他们现在手中各有100张,请问原来他们的卡片数是多少。像这种生活化趣味的情境教学可以很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从而锻炼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2.2?因材施教,提高学生整体的解答能力
        为更好地保证应用题的准确率,需要小学生在解答时认真审题,正确运用数学知识及运算无误,但是在解答时还是会有很多粗心的情况发生,这些就需要在解答完后再次进行验证,提高答案的准确率。老师可以对不同问题频频出现的学生进行制定学习计划,让他们在自己的薄弱之处加以巩固,进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和质量。
        2.3小组学习,增强合作意识
        由于课堂时间和教师的精力有限,教师只能将应用题的解题技巧和思路教授给学生,但是部分同学的学习能力较弱,这样就大大降低了课堂质量。面对这样的情况,老师可以依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思维能力来对学生们进行分组,进而提高整体学生的解题能力。在小组合作的学习中,学生可以互相交流,找到各自不同的问题所在,进而提高整体的学习效率,也能很好地保障教学计划的有效进展。
        3 结束语
        小学中年级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核心素养最好的阶段,需要老师在这段时期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答,能从多角度,多方面考虑为题,进而提高学生对应用题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宗立嗣.分析小学中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8(52):137.
[2]杨明杰.农村小学中年级小班化数学应用题有效教学之我见[J].学周刊,2019(2):74-75.
[3]陈生福.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34):5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