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地理教育教学中思维导图运用策略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7期   作者: 阿依夏木姑·巴拉提
[导读] 高中地理覆盖的内容广、知识点精细,

        阿依夏木姑·巴拉提
        新疆喀什地区英吉沙县实验中学
        【摘要】高中地理覆盖的内容广、知识点精细,且不同的章节之间、章节内容知识点之间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因此,很多学生在识记地理知识内容、探究地理学科规律方面容易陷入困境,如知识之间混淆、学科规律或现象认识不清。在教学中,绘制思维导图不失为一种有效方法。思维导图可以提取地理教材中的重要知识点,并借助图像、线条、色块等来展示章节中和章节与章节之间的逻辑关系。教师通过设计思维导图,能够让地理知识和规律变得一目了然。
        【关键词】高中地理;思维导图;运用策略
        在高中教育阶段,地理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综合性强、信息量大、框架复杂,学生在学习时很容易感受到其中的压力,所以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地理理论知识,还要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在高中地理教育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来教育学生,能够帮助学生快速理清知识之间的关系,直观降低了地理教学的难度,为学生减少了学习压力。帮助学生树立学习高中地理的自信心,使学生愿意自主的参与到高中地理自主探究当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也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地理知识,在地理课堂,学生运用思维导图思考,还能够提高学生学习高中地理的速率,改善地理课堂的教学质量,增加思维导图运用对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作用
        一、促进学生课前预习效果
        由于高中地理教材中的知识点较多,如果学生仅仅依靠课堂时间往往很难有效的实现知识的充分掌握,所以学生的课前预习环节是非常重要的。而借助思维导图学生就能够根据其所提供的知识脉络来实现一个完整体系的构建,这样其预习效率就可以得到有力的保证,并且其自主学习能力在不断的整理归纳过程中也可以得到有效的培养[2]。与此同时,当学生在课前预习阶段实现了思维导图的构建后,其就可以对教学内容中的重点产生一个清晰的认识,进而其就能够在课堂学习中更高效的实现知识的掌握。例如,在进行荒漠化的防治这一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要求学生进行预习并让其对我国荒漠化的情况以及如何防治等知识点进行了解,实现相应思维导图的绘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课前预习以及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其就会对教学内容产生一个全面整体的认识,有利于自学能力的培养。
        二、落实课堂教学中,实现教学内容的丰富
        将思维导图的应用落实与课堂的教育教学中能够更加清晰地掌握知识点,促进知识图形的有效构成。老师实施地理知识的讲解之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将地理知识的思维导图构成做成ppt的方式,具体实现知识的有效连接,帮助学生学习知识的重点,这种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可以实现地理知识的有效梳理,落实层级知识,提升教学效率。老师进行课堂讲解时一定要向学生强调知识的重点,实现重点部分的提炼,为了更好的强化知识构成,老师实施课堂讲解时候还要设计一些问题,提升思维导图的记忆,加深知识点之间的理解,实现知识的联想与思维构建。
        三、合理制订教学计划
        合理的教学计划能够让学生的学习事半功倍,同时也能让教师的教学变得更加顺畅和轻松。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前,一定要为自己设置一个较为明确的计划,将教学内容条理化、清晰化,这样在遇到紧急情况时,才能及时做出调整。此外,教师也需要引导学生制订一个相应的计划,这样学生就不会在漫无目的学习中迷失学习方向,打乱学习节奏。教师可以应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很好地掌握知识点,通过发散思维,引导其进行知识的整合,从而提高其课堂学习效率。

同时教师要明白,思维导图的使用是讲究时机和策略的,并不是每一节课都需要使用思维导图。
        四、在思维导图教学中重凸显常态化特征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应最大化发挥出思维导图可视化和发散性优势特点,凸显思维导图应用常态化特征。在内容方面,应保证其完整性,同时又能尽量与生活实际相贴合,从而让学生能够意识到地理知识就在我们身边,与此同时,还应体现出一定的创新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内容的理解。在课堂教学环节中做好思维导图的利用,除了立足于教学内容本身外,还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展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从而让学生在上课前,能够对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与学习方向有一个大致的认知了解,有助于提高学生地理知识学习的目的性与针对性。除此之外,在日常教学板书时,教师也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方式进行知识的呈现,在完成教学后,能够在黑板上形成一个完整的地理知识系统结构,这对于教学质量的提升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帮助,通过采取上述过程,真正将思维导图应用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实现思维导图的常态化应用,更有助于思维导图作用价值的发挥。
        五、利用信息教学手段建立思维导图模块
        在传统的思维导图教学过程中,主要的方式就是教师通过自身的知识结构,建立起系统的思维导图模式,进而引导学生在思维导图中明确自身的学习内容,提升自身学习质量。为了帮助学生做好学习规划,有效发挥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知识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教师可以通过教授学生思维导图建立方式,进一步对所学的高中地理知识内容进行模块划分,让原本散乱的知识变得更加的系统化。同时学生通过自己建立有效的思维导图模块,也能够加深对于基础地理知识的理解。这种建立思维导图模块的方式,也能够引导学生开展系统化的学习。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因为教学方式的制约导致学生的基础知识理解能力相对较低。在信息化教学逐渐普遍的今天,很多地理教师都会选择利用多媒体信息化设备,将传统的地理知识导图模块,以立体构建,动态制图,灵动灌输的方式教授给学生,让学生提升对于教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增进对于高中地理学习的兴趣。利用信息化技术也能够让很多复杂的地理知识和地理图形现象变的更加的生动。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将各种地理信息以模块动画的方式展现出来,在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上 ,也能够通过思维导图模块记忆加深对于知识的灵活应用。
        高中地理作为一门重要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还需要教会学生高效学习的方式。思维导图在教学课堂中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以一种更加直观的方式去整理多种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方面的发展,进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断地创新自己的教学方式,使思维导图这一教学方式在教学课堂上得到更好的利用。
        参考文献:
        [1]谢子洋.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吉林教育,2017(17):136-137.
        [2]刘正春.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7(7):89-90.
        [3]孙艳艳.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华夏教师,2019(19):26-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