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丹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十中学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00
摘要:社会在不断发展,在全球文化冲突、新科技产业革命和世界多极化发展的背景下,学校发展面临着更加复杂与不确定的因素。在这样的环境下,如何建立学校发展与外部社会的和谐关系,如何处理学校历史与未来的关系,都是当前校长应该重视的问题。
关键词:新形势;高中;教学管理
引言
校长的教学领导力将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教学水平。校长要在意识中形成自己首先是老师的理念,与一般的老师又有所不同。校长不仅要对老师的日常工作要进行监督管理,还要对教学工作高度重视。教学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将决定了学校的发展,校长是学校管理的主心骨。因此,要想法设法地提升校长的教学领导力。校长不仅要管理老师,同时还要注意提升教学质量。
1发挥校长引领作用,主导特色高中文化建设
对于一所学校来说,无论客观条件的好坏,其发展的关键更在于校长的领导。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要评价一所学校建设的好坏,需要通过校长的行为来体现。”在我国学校的校长是教育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者,能够引领学校发展,也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与领导者。校长自身的行为观念会影响到学校的发展方向与发展前景。从某一角度来看,特色学校文化建设是校长的个性特征外显,深刻体现了校长的办学理念以及价值取向。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一所学校要想持续地发展,校长需要不断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以及价值取向,大胆尝试新型的建设理念,在实践中促进学校创新发展。一位合格的教育领导者,不仅要具备正确的价值取向,还应该拥有高尚的教育情怀、渊博的学识,具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和专业的管理艺术。一校之长应该具备掌控大局的意识和能力,对学校的文化建设进行正确的指导,对学校的特色建设拥有正确的认识以及践行的魄力。校长在日常的管理过程中,应该为学校的特色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利用自身鲜明的个性与思想品质,不断创新学校的发展理念。一位合格的校长,应该能够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坚持以学生为本,坚持学生的德育为首,整体推进学校工作,不断创新学校德育教育,狠抓教师队伍建设,将教学工作分层实施,实现异步发展,注重提升教师队伍的素质,利用错位引领的方式实现发展[1]。
2教育服务平台的建设
现在一些高中学校为了方便学生们的学习生活在网络平台上创建一些应用软件专门为学校师生服务,例如教师们上课时为了节省时间可以通过学校创建的一些软件对学生们进行抽查。还有在假期学校想让学生们多花一些时间学习,学校通过创建一些网上学习的软件,要求学生在每一次的学习之后都要进行打卡,通过这样的方式在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达到了让学生们学习的效果。这种教育服务平台还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监督,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一些高中学校通过建设这些教育服务平台不仅可以为学校师生提供便利而且对于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十分有帮助[2]。
3升级基础硬件设施
智慧校园建设中对更换老旧的软硬件系统是必然,当前大多数学校的智慧化管理正处于“数字化”阶段,例如建立一卡通系统、多媒体教室、多功能机房等,这距离智慧化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智慧化管理应该是通过大数据、AI、云计算以及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实现信息高度共享,实现教育管理的自动化和系统化。首先,要改善物理环境。通过物联网软硬件设备构建智慧型教室。这些设备可以准确的把握物理环境信息,例如温度、湿度、音量、光线,通过自动调节这些信息让学生能够在更为舒适的环境中学习。其次,加强虚拟感知。通过大数据、AI等信息技术和学习分析技术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分析,为学生匹配出最合适的学习方法、提供合适的学习资源、匹配恰当的学习任务等。
4组织学生参加社会活动,在实际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
高中学校在进行德育教学过程中,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大多数的老师都只注重对学生进行德育知识传授,而不关注让学生通过实践进行德育教育,大部分学校在进行德育教育时,需要改变以往旧的教育模式,加强学生在生活和社会中的实践经验,在学习中树立榜样,规范学生干部的言行,让学生干部做到遵守学校规律,同时还可以影响其他学生的言行,形成学生干部领导的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新模式。让学生干部发挥榜样力量,实行团体互助、团体注意的教育模式,达到学生一起自学、一起成长、一起进步的最终目标。思想政治课是学校为培养学生思想感情,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设置的课程。因此,在高中学校德育教学中,在重视学生思想政治课文化成绩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学生的实际表现。我们应该对学生思想政治课的考试和成绩进行必要的改革,把原来的百分满分制改为成绩制,把学生的成绩纳入学生思想政治课的评价体系,增加权重。另外,老师评价也转移到了老师评价、学生团体评价、家庭成员人评价。这种评价机制不仅使学生具有高度的政治理论水平,还能提高学生的道德和文化素质[3]。
5构建智慧课堂,重构家校共育方式
在互联网+背景下,高中学校可构建智慧课堂,通过运用移动设备来实现跨时间、跨空间的移动学习,这样能够为教师与家长节约时间,也能够提高家校共育的效率。在课前,教师可以每周向学生家长推送一次预习单,让学生家长了解学生这一周内将要学习的主要内容,从而让学生家长能更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辅导。同时教师也可以将学生在学校内预习的情况填写在智慧学习平台中,学生家长可以实时观看学生的预习数据;课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来推送一些课后习题,家长可以督促学生完成习题,当学生完成了课后习题后,家长可给予学生一点放松的时间,从而舒缓学生紧张的学习压力。
结束语
教育在人力资源强国战略、教育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有着更加重要的责任和使命。如何办好令人民满意的教育?如何定位自身角色?如何实现现代化治理?如何提升自身领导力?这不仅是一个时代命题,也是校长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杨丽.基于发展视角下的高中班主任精细化管理分析[J].甘肃教育,2018(23):48.
[2]冯伟.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做好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J].课程教育研究,2018(50):182-183.
[3]樊冰.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渗透德育的策略[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