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美术教学的创造性思维培养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7期   作者:王黎平
[导读] 思维是有意识的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部规律性的概括的间接反映

        王黎平
        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义龙新区木陇街道铁路小学

        思维是有意识的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部规律性的概括的间接反映,创造性思维就是合理地协调地运用逻辑信息处于形象思维及直觉思维等多种思维方式,使有关信息有序化以产生积极的效果或成果。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小学美术教学大纲指出:“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教师必须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那么在小学阶段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
一、激发创造思维的积极性
        小学生的思维主要是凭借具体形象的联想进行的,虽然他们已经能够运用某些概念进行判断、推理。但很大成份上仍然与具体形象联系着针对这个特点,在美术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如画“福桔”的教学,可通过吃吃、看看、想想、画画的方法进行?(学生抢着回答)“太阳”“卫星”“皮球”“毛线团”等等。请同学们把刚才说的画下来,待到学生画的差不多了,我就剥开桔子,请学生吃,同时问:“桔子瓣像什么?”(学生争先恐后的答道:“像月亮”“像小船”“香蕉……”),这时学生的作业本上就出现了许多联想出来的物体,像这样吃着、看着、想着、画着的教学,能够引起学生的极大的兴趣,激发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二、创设新本有趣的学习情境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基斯指出:“教学的全过程,学生的一切活动类型,都与发展他们智能,首先是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联系在一起,而这一项工作首要条件是引人入胜的学习,若是自己对所学习的知识产生了浓厚学习兴趣,就会迸发出极大的学习激情,进而形成一种优势的意识倾向性。”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又作为人的个性特征之一,是指人们力求认识某种活动的特殊倾向。

因此,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望是直接推动人们教学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为满足个人的需要而渴望了解认识事物的心理状态,有了这种心理状态,就会对知识主动追求、消除顾虑、解放思想、思维活跃出现“灵感。”
如教低年级的学生认识三原色、三间色,我感到要用一般抽象的讲话,学生是很难接受的,于是我就考虑出这样一种做法:用水彩颜料调成红、黄、蓝三种原色彩水,分别盛装在三个玻璃试管内,在拿三个空试管一起放在试管架上,课堂上让学生认识三原定色,把三种彩水展现在学生面前,讲什么间色和间色是哪两种原配色调成的,就拿试管做演示,学生把两种原色彩水倒入一个试管内一晃动立刻变成间色时,学生就拍手喊出声来,做法虽然简单,但形式较为新颖学生像看魔术一样看老师演示,兴趣很浓,让学生做实验,红色+黄色=?色,红色+蓝色=?色,蓝色+黄色=?色,两种原色量的多少不同?调成的间色有什么不同?这样学生记得牢,记得深,又证明了知识的科学性,同时学生又学会了调色方法。
三、培养创造思维的集中性
        依据学生好奇,易兴奋好探求的心理特点,创设一些以趣味性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手脑并用,视听练结合起来,培养思维的集中性。如在教学中进行“3分钟接力画”等活动,在黑板上画出四个画框,每个框的不同位置画上不规则的形状,它可能变成一片树叶,一枝花、一朵云,继而发展成一幅画,游戏开始时,分四组进行,一位学生将框中形状添画出一些形象后,第二位学生接着画.......,当游戏结束时由本组同学绘画、点题,最后黑板上可出现“课间十分钟”“秋游”“春天到了......”等画面,接着让学生结合所画的画面背景,说一段话,这样将绘画和说话训练结合起来,培养学生敢于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创作观点的能力,让美术与语文等学科联系起来,培养思维的集中性。
四、鼓励求异,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基础。它具有流通性、变通性和创造性的特征。求异思维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去想别人想不到,去找别人没有找到的方法和窍门。要求异必须要有联想,好于假设、怀疑、幻想、追求尽可能新,尽可能独特,即与众不同的思路。课堂教学要鼓励学生去大胆尝试,勇于求异。激发学生创新欲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则诱发创新,教师要创设求异的情境,鼓励学生多思、多问、多变、训练学生勇于质疑,在探索和求异中有所发现和创新。小学美术教学中,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是能力培养的核心,而逆向思维,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是创新学习所必备的思维能力。
   总之,创造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在思维训练中培养小学生是创新能力,必须从小学生实际出发,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全方位、多角度地激活他们的创造思维。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