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静
重庆市璧山区实验小学校 重庆 璧山402760
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它既关注教学结果,更关注教学过程,并且最终评价结果为调整教学方案提供重要参考。新的时代,对孩子们的音乐综合素质有了新的要求。小学音乐课堂中生动、形象、富有美感的评价语言,一方面有助于激励学生热爱音乐课堂,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陶冶学生性情和高尚情操,发展学生音乐音乐创造与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学生可以根据老师精准的评价,自身查缺补漏、取长补短,从而提高音乐素养。因此评价语言对提升小学生音乐素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围绕此课题展开探究与分析。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音乐学科教育要全面贯彻课程标准的要求,《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程评价应充分体现全面素质教育的精神,贯彻《标准》的基本理念,以多元评价手段为导向,调动教师进取积极性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体现现代教学管理的价值,实现音乐课程的持续发展。在传统的音乐课堂上,教师往往忽略了评价语言的重要性,评价语言泛泛而谈,笼统的夸夸你真棒,或者直接重复学生的回答语,甚至在学生答案不准确的时候,批评指责。实际上,基于教学改革的倡导,教学评价如同一把公平的“标准尺”,教师的评价语言不是简单的肯定或否定,而是需要在每个教学环节中关注学生综合素养,行为习惯,做出恰当、全面、有针对性的评价。因此,评价语言在小学音乐课堂的应用具有重要性和必要性,如何在音乐教学中落实评价语言,值得我们音乐教师深刻思考。
一、评价语言在小学唱歌教学中如何应用
唱歌教学中是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在学唱过程中的表现,包括情感态度、参与程度、歌唱的完整性、表现力,以及学习态度的延续性,即注意力的持久、情绪的饱满、个人进步等,老师都要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利用恰当的评价语言给予学生适时评价,最大限度的发挥评价的激励、改善功能,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在歌曲初学阶段,基础较差一点的学生,不太敢发出声音,老师可以告诉他:能张口唱歌就是对自己最大的肯定,认真聆听每句歌词的音高和节奏,大胆的跟同学们一起唱出来,很快就学会新歌啦。
得到老师这样的肯定和鼓励,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得到了激发,他会慢慢会体会到大胆表达自己的喜悦。
在会唱歌曲后,老师可以邀请孩子到台上演唱。根据学生的表现,引导孩子们围绕音准、节奏、表现力等要素展开自我评价、互评等。对于音乐素养较差的孩子,以鼓励和引导为主:孩子,你觉得自己的歌声还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吗?需要我们帮助吗?尊重孩子,让他自我发现不足。当孩子说出自己的学习困惑后,老师可以告诉他:你非常善于学习反思,你仔细地找到了自己学习中的不足,发现了自己歌唱中的薄弱点,那接下来的音乐学习中,我们就主攻劣势,发挥优势,歌唱水平一定会进步。对于音乐素养较好的孩子,在音高节奏等表现好的情况下,可以对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孩子,你的歌声真好听,已经成功地把老师带到了歌曲的意境中。如果你的表现力更丰富一点就更完美啦。
二、评价语言在小学欣赏教学中如何应用
音乐欣赏也是小学音乐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引导学生走进音乐,在亲身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喜爱音乐,掌握音乐基本知识和初步技能,逐步养成鉴赏音乐的良好习惯,为终身爱好音乐奠定基础。精准的评价语言,在音乐欣赏课中同样发挥着举足重轻的作用。
例如在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管弦乐合奏曲《森林与小鸟》的欣赏教学中,第一遍完整聆听音乐,让学生感受音乐情绪。有学生说开心,快乐,想跟着音乐翩翩起舞,我抓住这一契机,追问:哪些音乐元素让你有这些感受呢?有些学生会说到音的高低,速度的变化等等。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聆听习惯和回答,提炼评价语言,如:首先,老师为大家安静聆听音乐的习惯点赞,通过孩子们的感受,老师也发现了你们的音乐知识真丰富,乐曲中音的高低起伏,力度和速度的变化,你们都体验到了音乐带来的快乐和画面感。接下来,我们再分段体验这首乐曲。有了这样肯定而又有针对性的评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了。在分段欣赏中,老师还可以用激励性的评价语言激发学生,在音乐中去分辨乐曲主奏乐器,了解管弦乐的种类、特点等。让学生始终围绕音乐要素去体验音乐,发现乐曲中更多的美。
小学音乐课堂还包括课堂乐器,综合课等内容,只要老师在课堂评价中坚持以音乐元素做导向,用精准的评价语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多元评价,摒弃“好”或“不好”简单笼统的单一评价,坚持寻找更适合的评价语言,我们的音乐课堂一定会越来越受学生的喜欢,音乐的学习也必将在孩子们难忘的童年留下璀璨的记忆。愿音乐陪伴他们美好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