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梦祎
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魅力小学116033
摘 要:新课改的不断深化,素质教育理念也愈加深入人心。在此背景下,音乐课程对于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愈加突出。近些年,小学音乐教学趋于完善,深度学习这一理念出现在大众视野,并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和关注。小学是学生行为习惯的重要养成期,教师应当充分发挥音乐课程优势,在深度学习视角下培养小学生行为习惯,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坚实基础。基于此,以下就将小学音乐课堂作为载体,着重分析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对策展开探究,希望提供参考。
关键词:深度学习;小学音乐;行为习惯
音乐是一门艺术类课程,深受小学生的认可与喜爱。通过小学音乐教学活动的开展,不但可以让学生受到美的感染与熏陶,还能够为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提供良好契机。自新课改落实以来,我国教学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师不仅要进行基础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有效推动学生全方位发展。而对于小学生而言,良好的行为习惯就是个人成长的根本,直接关系着未来的发展。在此情形下,如何促进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成为了广大教学工作者重点探究的课题。
一、利用儿歌代替指令,培养有序上课习惯
不可否认的一点是,与语文、数学等课程相比,学生对于音乐课程有着更加浓厚的兴趣,因为在音乐课上,不必如此古板、拘束,学生可以在课堂上放松自我,这正是其他课程所无法取代的“特殊享受”。但是,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放松并意味着懒散,不论是什么主题的教学,都需要有序地展开。考虑到小学生年龄较小,身心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活泼、好动,自我约束能力薄弱,在课堂上常常会出现打闹、出神等情况[1]。而如果教师一味地责骂、呵斥学生,很容易导致学生产生抵触情绪,为了有效避免这一现象,教师可以尝试以儿歌代替指令,这样学生就会更加认可,更容易接受。例如:在教学《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这一课的时候,学生在进入教室时嬉戏、打闹,既危险,又影响了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对于这种情况,教师选择以儿歌的形式加以引导:“小朋友要记得,开门轻关门轻,上楼下楼脚步轻,保持安静少出声!”在上课时,有的学生交头接耳,违反了课堂纪律,教师也可以通过儿歌指正学生的行为:“小朋友,想发言,要举手,老师点头再开口!”简单、节奏感极强的儿歌既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形式,又起到了提醒学生的作用,一举多得。长时间采用这样的方法,学生自然会养成良好的上课习惯。
二、传授正确歌唱方法,培养良好歌唱习惯
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存在一个极为普遍的现象,即大部分学生都是“喊唱”,课堂结束后,不仅嗓子哑了,学习成效也不如意。究其原因,原来是未能掌握正确的歌唱方法和习惯。
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就应当有意识地进行歌唱方法的传授,让学生养成正确的歌唱行为、习惯,这样才算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歌唱”。那么,如何传授方法呢?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学习坐姿。要想掌握歌唱的技巧,首要任务就是保持坐姿的端正,因为只有坐姿端正,发出来的声音才洪亮、清晰。因此,在课堂伊始,教师就需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坐姿:歌唱时头部、身体保持端正,双眼正视前方,高度集中精神,为歌唱做好准备[2]。其次,正确呼吸。小学生思维水平不高,依旧以形象思维为主,且有着极强的模仿能力。对此,在呼吸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现实生活入手,借助一些熟悉的事物加以训练,如:在吸气时,想象自己正在“闻花”,在呼气时,则想象自己在“吹泡泡”,吸气时要多、深,呼气时则需要把握度,在此期间,可以将自己的手放置于嘴巴前端,由此感知呼气的力度。久而久之,学生就能够更好地把握吸气、呼气的度,进而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
三、精心设计课堂问题,培养良好聆听习惯
对于低年级的大部分学生来说,他们在听到音乐时,往往会表现得异常兴奋,甚至于离开座位,活蹦乱跳,有的跟随音乐的节奏敲打身边物品,有的则抚掌大笑。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开展者,教师既不能泯灭学生的天性,又要维持课堂秩序,避免对其他学生带来影响。可以说,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只有当学生具备聆听的意识和能力后,才能够在音乐学习中有所得、有所获。对此,在小学音乐课堂上培养学生聆听习惯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那么,如何践行这项任务呢?实际上,问题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通过有效的提问,可以有效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带着疑问认真聆听,这样不仅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边听边思考的意识和习惯[3]。例如:在教学《糖果仙子舞曲》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并未直接引申出本节课的内容,而是结合本节课的内容和主题,设计了以下问题:“同学们,你们做过梦吗?有哪些有趣的梦?”由此进入本节课的学习。在此前提下,为学生展示这一作品,并且让学生在听的同时思考:“在聆听这首作品时,同学们脑海中出现了什么?萌生了什么想法?”当学生阐述完个人的想法、体会后,教师再加以补充、归纳,带领学生进行深层次的解读和鉴赏。
总而言之,深度学习理念对于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良好的引领作用,能够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培养学生正确的行为习惯,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助力。值得一提的是,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漫长的系统工程,离不开教师的努力和学生的配合。在正式教学时,教师要以深度学习理念为指导,积极革新教学理念和方式、方法,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创造前提条件。如此一来,学生就可以在收获丰富音乐知识、技能的同时,从小树立健康、积极的行为习惯,并且将其付诸于实践。
参考文献:
[1]周琦. 让音乐学习真正发生——基于深度学习视越下的音乐教学策略[J]. 中小学音乐教育, 2019(7):14-19.
[2]闵红珍. 欣赏课的"深度学习"[J].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8, 000(004):153-153.
[3]邢金. 音乐,让你感受深度的力量——促进深度学习的自由课堂的探究[J]. 音乐时空, 2019, 000(021):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