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宣培
湄潭县湄江四小
【摘要】师生互动泛指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互动与交流的各种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在课堂中单方面输出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模式不同,师生互动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的教学活动充分以学生为中心。小学美术教学包括典型美术作品的鉴赏教学、基础美术作品的绘画教学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将师生互动贯穿到不同章节不同内容的教学中,可以在发挥教师指导性作用的同时,促进学生各项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美术;师生互动;教育教学;方法策略
在新课改实施以后,美术课堂呈现的一个较大的变化,那就是教师不再作为教学中的主导者,学生也不再处于一个被动的状态,而是生生、师生之间能够平等地互动、合作、交流、对话,由此产生思想共鸣与情感碰撞。学生成为课堂中的主人,这就促使学生能够以精神饱满的姿态投入到学习当中来,使得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一、积极引导学生参与互动教学
在传统模式的影响下,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过于片面,互动的内容也仅限于部分知识点,这种现象不仅导致了紧张的师生关系,也要学生的美术思维存在关闭状态。此外,大多小学生思维能力较低,接受教学知识的过程中也是通过直观感受,因此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中,小学生过于追求教师的要求,从而忽略了自身的创造性。美术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创作,采取互动式教学方式与学生交流,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进而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例如:美术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中,在讲授到《各式各样的水果》一课中,教师可通过故事、谜语等方式引导学生参与互动,为后续教学内容打下基础。如:胖娃娃,没手脚。红尖嘴,一身毛。背上一道沟,肚里好味道。“是什么水果胖嘟嘟的,还有毛啊?”有趣的故事促使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有利于美术教师进行后续教学。在互动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将自身喜欢的水果描绘出来,并鼓励学生对图片进行涂色。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培养的学生的创作型,且生活动导入方式促使学生与教师良好的互动,进而在互动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
二、情感交流,鼓励学生释放想象力
美术作品不仅仅是作者将所思、所想通过绘画的形式描绘出来,也是作者情感的抒发与表达,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体会美术作品中的具体情感,发挥学生自身的想象力,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这符合小学生具备想象能力的实际情况。情感交流也是师生互动的内容之一,教师应当注重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应用到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创设情境的方式,结合学生的生活化体验,使学生对美术作品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当教师放下权威,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时,学生的学习压力减弱,能够在愉悦的课堂氛围中释放自身的想象力,产生对美术作品的独到见解。
三、利用互动方式进行示范,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
美术是一门有极强技能性的学科,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为学生做好示范与引导。但是在传统美术教学中,教师虽然十分重视发挥示范作用,但是这种方式却成为教师表演个人技能的渠道。
学生通常只是作为观众,示范缺乏启发性,也未能实现师生互动,这就导致学生的思维没有得到启发,只会盲目地效仿,学生作品也会呈现出千人一篇、照葫芦画瓢等情况。新课改出台以后,更加强调美术教学过程应当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创新意识,这就要求教师的示范,不仅要从技法方面做好指导,也需要启迪学生的思维。只有完成这个要求,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在示范过程中,应当讲究方法,虽然不能保证面面俱到,但是要保证示范具备针对性和启发性,并且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师的教学示范当中来。
四、互动探究,师生合作完成学习任务
在完成美术课程学习时,不论是对于优秀美术作品的鉴赏,还是绘画技巧的实际运用,学生都需要结合作品进行分析,这对学生的美术素养有较高要求,在完成这一部分的教学时,教师的引导是必不可少的,可以使学生了解与美术相关的更多知识,掌握有关绘画的技巧,但教师的直接指导可能会限制学生的发挥。采取互动探究的方式,通过师生合作来完成具体的美术学习任务,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帮助下,对绘画作品有更深刻的了解,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适时指导。
五、平等对待每个学生
人有一个通性,都是需要得到他人的尊重。小学生也不例外,美术老师在教学工作中,无论做什么、说什么都要平等的对待每个学生,这也很能体现出一个师生互动的技巧。在与学生互动的时候,美术老师说的话一定要给予学生尊重,尤其是一些情绪低落的学生,他们很容易产生厌学感,互动时的尊重是必要的。不得不承认,我国很多老师在进行一些沟通时容易使用严厉或者贬低的话语去教育学生,因为学生的一些态度让老师很生气。其实不然,老师要明白,生气的恶语批评不能取得好效果,甚至让学生出现逆反心理。
六、建立良好的评价机制
美术作品是通过探究造型和线条的流畅、律动来强调物体的美感,这些造型与线条的艺术融合了作者的观点、态度和情感,如果小学生接触的东西是美的,日后他们就容易产生向美之心。因此,教师要以中肯的心态来对待学生创作的作品,或者学生对作品所表达出来的情感、态度、评价等,不能够以粗鄙的方式来评价学生创作的作品,或者对其他人的作品给予负面评价。笔者认为,教师要注意以合适的语词鼓励学生,这才是评价要达到的效果。
传统的教学理念不仅导致学生存在局限教学中,更无法满足学生获取相应知识的需求,互动式教学可以构建良好的课堂氛围,促使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下加快成长。在新时代背景教育环境下,教师应积极更新自身教学策略,采取多种有效途径培育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沈慧.小学美术教学中师生有效互动的策略研究[J].华夏教师,2019.123(03):73-74
[2]包佩佩.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师生互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607(10):21
[3] 许毅云. 小学美术课堂互动教学模式探究 [J]. 学周刊,2015,(32):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