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于发展体育核心素养的小学足球教学实践与思考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7期   作者:董圆
[导读] 我国体育事业除了足球外,其他运动都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董圆
        武汉市光谷第一小学   430000
        
        摘要:我国体育事业除了足球外,其他运动都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国家为了提升综合实力,近几年也在大力投资建设足球场地,从小学阶段就开设校园足球教学训练,希望能在学生的成长发育阶段打好基础,为国家足球事业培育更多优秀球员。从小学体育就开始开设足球教学,希望能使孩子的身体素质更加强健,培育出更多足球健儿,为祖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做贡献。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足球;教学模式;训练研究
        引言
        随着中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教育部门对小学生身心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小学校园足球训练的发展,不仅可以改善小学生的身体状况,增强他们的体质,而且可以顺应现行的教育政策,进一步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广大教育工作者应重视小学体育中存在的校园足球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小学校园足球的效率,更好地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1小学足球教学的意义
        由于足球技术性较强,且在足球活动中具有高强度的身体对抗,大部分人认为小学生身体还处于发育阶段,身体对抗不利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存在安全隐患,这也是部分人认为不应当在小学开展足球教学的原因。但足球并非只有身体对抗,其中技术的运用、战术的选择与执行对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很强的锻炼作用,而长期参与足球学习,小学生的体能也会得以提升。因此在小学足球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弱化身体对抗的部分,围绕激发小学生对足球的兴趣及锻炼小学体能、思维来进行教学。
        2校园足球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教学设备不完善,师资力量不足
        由于场地、教学时间和经济的限制,我国许多小学在校园足球建设中并不理想。甚至有很多小学为了完成教育教学的任务和指标,导致学生盲目地进行校园足球训练活动,不仅没有起到锻炼的作用,还造成了很多安全隐患。例如,一些学校的足球数量不足,缺乏合适的足球场,许多学生不能在课堂上接触足球,更不用说基本技能训练了。另外,由于足球项目是一项新的教学项目,学校无法配备专门的足球教师,经常由体育教师带领进行足球训练,缺乏专业性和科学性,严重影响了小学足球教学的效果。
        2.2教学内容枯燥,学生缺乏训练热情
        在许多小学,足球进入校园的活动已经全面展开。但是,这些学校通常没有科学的教学体系和特殊的培训计划,学生缺乏足球训练的热情。足球是一项经典运动,足球比赛更加令人兴奋。但是,由于教学组织不健全,缺乏专项经费和教学经验,多数小学没有组织学生开展足球活动的意识,导致小学生足球锻炼的积极性低下。此外,足球比赛活动的开展还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调动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有效提高小学生的足球技能。由于小学体育中足球的内容乏味,课程安排不合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小学生参与足球运动的兴趣。
        2.3学校方面对校园足球训练活动的重视程度较低
        尽管一些小学已经开始了校园足球的训练课程,但是没有系统的、全面的训练体系,这使得小学足球活动的开展仅仅是一种形式[2]。而足球不是小学体育的主要教学项目,这使得学校和大多数教师对校园足球训练活动的重视程度降低,从而使得足球训练不能在小学进行。


        3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足球训练策略
        3.1尊重小学生的天性,激发学生对足球的兴趣
        小学生对新鲜事物都保持着较强的好奇心,面对足球这一新鲜活力的运动,很多学生都会产生积极探究的欲望,但是死板的训练方式压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提高足球训练的效率,就必须尊重小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以趣味性足球运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国足球健儿较为稀缺,教师可以搜索一些世界足球名将、热血沸腾的足球竞技赛事视频资料,以及足球名将的特长技能,让小学生能够更直观地分析了解足球的技巧,并且感受足球运动带来的热情,从而激发足球训练兴趣,更好地发扬体育的拼搏精神,立志成为国家未来的足球名将。
        3.2完善学校体育设施,解决场地问题
        运动场地和教学器材不完善是我国足球事业发展的一大阻碍,导致足球训练的效率无法提升。我国自古就重视文化教育,对体育运动的要求不高,小学校园基本普及的都是篮球场,很少有标准的足球场地。面积狭小的足球场地、简陋的足球设施、不够专业的训练人员,让足球训练受到严重的局限,学生无法充分感受足球运动的乐趣,训练质量自然无法提升。教育行业必须加强改善小学足球的运动环境,加大投资建设力度,引进更多的专业教学设备,让小学生能够在专业的训练场地中,亲身体验足球训练带来的酣畅淋漓的感觉,增加对足球运动的认可感,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足球训练。
        3.3明确教学目标
        我国的足球技术和团队质量与西方国家存在一定的差距,足球教练员没有明确的目标规划,导致足球课堂日常训练模式比较枯燥,学生对足球的积极性不高。明确教学目标是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足球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体质差异、动作反应灵活性、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明确训练目标,并制订完善的教学体系,落实训练的目标要求。教师还要学会抓住热点技能,顾及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状态,不断完善训练体系,让学生能够通过足球训练强身健体,创新更多独特的足球技巧,更加认真地对待足球训练,全面提升体育核心素养。
        3.4加强足球技能教学强化足球教学效率
        掌握足球技能当是学生踢好足球的重要基础,所涉及的基本技能又有许多。诸如运传接射,进攻、防守等。均需教师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并为其演示正确的动作,以此帮助学生理解。而在学生理解后,教师便要带领学生到操作进行实地演练。最初,教师可让学生自主展开演练,而在学生演练一段时间后,教师便要检验学生的演练成效。当然,在学生演练的同时,教师亦当积极参与到学生群体之中,为其指出演练中的不足,以便学生及时加以改进。而为促使学生始终保持高度的参与兴致,则教师还可将足球基本技能的演练与游戏结合到一起,这样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足球训练的兴趣,而且还能够有效提升小学足球教学的效果。
        3.5自主训练,提升能力
        自主训练,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和抵抗力。每天跑步和锻炼,每天早睡早起,利用空闲时间进行训练,什么都不做时更多地接触球,训练球感并控制球,规范击球动作,传球和接球,并练习射门动作。在小学足球教学中,科学训练是一个重要的手段,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小学生特点,发挥所长,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足球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在训练中学习到足球知识,掌握足球技能,提升综合素质。
        结束语
        足球是一种团队竞技赛,讲究团队之间的默契配合,通过足球教学训练,能够充分促进小学生团队凝聚力的提升,学会与同学友好相处。教师在教学时不仅要注重引导学生传承发扬足球运动,还要让学生形成“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团队理念,客观看待输赢,在未来的学习发展中能够团结一心,共同进步,落实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
        参考文献
        [1]王新文.浅谈小学校园足球训练的问题及策略[J].当代教研论丛,2019(7):123.
        [2]王海霞.济南市小学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
        [3]安佳,韩亮,吕春双.试论校园体育文化与大学精神[J].科技资讯,2015,13(26):250,252.
        [4]韩月仓.学校与俱乐部合作发展“校园足球”的研究[J].体育教学,2016(1):46-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