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霞
陕西省绥德中学 邮编:718000
摘要:乐谱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工具。具有一定的识谱能力,有利于参与音乐欣赏、音乐表演和音乐创作等实践活动。然而在日常教学中,识谱教学多强调文本化的认读,导致识读乐谱过程僵化,表现力缺失。本文提出了用先模唱后视唱的方法强化听觉,利用创编旋律、乐器、柯达伊手势等手段来提高学生识谱能力。
关键词:识谱 旋律 体验 抒情
识读乐谱是音乐课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但课堂上能使学生兴高采烈的往往是唱歌、律动、游戏,一旦让他们识谱,顿感索然无味,课堂气氛也会出现冷场,音乐情感美的熏陶无从谈起。音乐新《课标》指出: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识谱能力,规定了不同学段不同的要求。识谱教学要符合音乐学习的规律,它是学习音乐的工具和手段,而不是音乐教育的目标。那么在音乐教学中如何有效的使用这个“工具”,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拙见。
一、用先模唱歌曲的旋律后视唱歌谱的方法强化听觉
先“模唱”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听觉能力。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音乐听觉是音乐素质的一项基本内容。普通音乐教育的根本任务之一,就是培养“音乐的耳朵”,即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音乐听觉能力。如果不具备良好的音乐听觉,便无从学好音乐。而“模唱”法的前提条件就是得听音乐(短句、片段乃至整段),学生必须听准确了或者在听的过程中方可进行。“模唱”的实施过程,就是不断进行音乐听觉能力培养与训练的过程,就是依据音乐的本质特点,不断加强音乐素质教育的过程。
其次,“模唱”在音乐听觉的基础上,通过“内心歌唱”的方式,能很好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音高概念,有助于识谱能力的培养。模唱和读谱能力差,常是由于形成音乐表象能力不足造成,而形成音乐表象能力不足,又常与头脑里音乐信息储存量过少有关。其中有不少人很可能音乐听觉能力、发声系统运作能力基本上都没有问题,唱谱的“卡壳”就是“卡”在音乐表象形成的能力上。而“模唱”则通过多听音乐,充分积累经验,扩大头脑里的音乐信息库存而获得。
第三、音乐学习的各个方面都涉及到听觉的作用,识谱的基础应该放在听觉能力的培养上。听得多了,就自然会有一些音高的感觉,有了先入为主的音高再唱简谱,学生更容易掌握音准的概念。所以,先让学生模唱歌曲的旋律然后视唱歌谱。如:在一节唱歌课中,当学生走进音乐教室时,我用的音乐就是今天要学的歌曲,并让学生和着音乐做简单的律动,使学生充分地感受欣赏音乐,对音乐有个整体的印象,为下一步学好歌曲作铺垫。
再通让学生模唱歌曲的旋律,在不知不觉中解决了歌谱中的难点,使学生在识谱时降低难度,让学生感觉识谱并不太难,从而增强其自信心,加深对音乐的热爱。之后让学生边划旋律线边完整地视唱歌谱,让学生用自己的声音去表现音乐,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感到这节课是轻松愉快、有所“成就”的,而且有表现自我的空间。
二、利用创编旋律来提高识谱能力
创造性能力的培养应该贯穿于音乐学习的各个环节,识谱教学也不例外。创造性地探索节奏、旋律等音乐基本要素的各种变化和重新组合,以即兴创编两小节旋律的方式给学生发挥创造想象的空间和机会。
在学唱新歌之前,我会将歌曲中的旋律顺序打乱,以短小动机为单位排列在一起,先让同学们听每组动机的音高,在根据自己的感觉重新排列成流畅的旋律,并一起弹唱。这样,以听为先导,创编为手段,然后再让大家来听一听,唱一唱,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识谱能力,也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其实,创编旋律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丰富的创编形式能让同学们在乐趣与自己的成就感之中学习简谱,并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利用乐器提高学生识谱兴趣
乐器进课堂是识谱教学的最佳实践活动,学习乐器演奏的过程同时也是识谱的过程。学生在这个学习过程中不仅能正确地演奏出各种音符的时值、音高,还可以通过反复的演奏达到听音训练的作用。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准确的音高概念,有效的增强识谱的能力和兴趣。所以我在课堂中引入了竖笛教学,让学生在学习器乐中增强识谱能力以及培养其学习音乐的兴趣。
四、利用柯达伊手势进行教学
手势是有效的教学手段,通过在空中画出旋律的轮廓、伴随手势唱出唱名,可以帮助学生体验、感知音与音之间的音高关系和调式音级的倾向,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准确歌唱能力。手势还是练习歌唱音程、和弦、片段二声部旋律的很好的方法。手势对于学习变化音、转调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柯达伊手势是利用七个音来提出的,手形的不同就包括了一音的不同。帮助学生进行音阶练习和音高训练,培养音准能力,是提高识谱教学效果的好方法。如在律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基本掌握识谱,利用柯达伊手势先训练音阶的练习让学生边唱音阶边做手势对音阶手势的熟练在对照乐谱边唱歌边做手势。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
教学中,还存在先唱词还是先唱谱的问题。我觉得两种方法各有道理,各有前提。如果所学歌曲是学生比较熟悉的,或曲调容易上口的,可以选择先学歌词。反之,如果是学生不熟的新歌,曲调又相对较难,就应该选择先学唱歌词,在熟悉曲调的基础上再学乐谱知识。
音乐课程改革并未丢弃对学生的识谱要求,这就要求音乐课中要进行识谱教学,并且应将识谱教学与音乐审美体验相结合。新课标中的音乐审美体验淡化音乐知识技能,并不是舍弃音乐课堂上的识谱教学,作为教师,在学习的过程中更要侧重与学生进行相互间的情感交流,注意对每个学生的鼓励,激励他们积极参与活动,大胆创新,培养他们终身喜好音乐。
参考文献:
[1]王艺璇.让识谱重归课堂——反思高中音乐识谱教学[J].科技信息,2013年10期
[2]林蕾.高中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识谱能力[J].学周刊,2014年05期
[3]杨薇.中国基础音乐教育中的识谱教学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4]高燕.先唱歌想象后识谱欣赏[N].中国教育报,2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