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耀耀
陕西省宝鸡市新建路中学 721000
摘要:在初中教育中,英语一直都是非常重要的科目。教师通过文章分析,帮助学生完成语法和单词的掌握。但由于实际采用的方法不够合理,导致教学效果一直未能达到预期。为此,教师就需要转变态度,在阅读教学的时候,应用思维导图,以此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完成分析,加深记忆。本篇文章主要描述了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应用信息化思维导图的方法,并对于具体案例发表一些个人的观点和看法。
关键词:信息化;思维导图;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引言:对于初中英语教学而言,阅读一直都是其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早期在授课时,普遍教师采取的方法都非常死板,先讲解单词,之后再对文本展开分析。如此就会让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影响了学习积极性。为此,教师就可以尝试应用信息化思维导图,对课文内容予以分析,让学生们进入到特定的环境之中。如此一来,学生们的兴趣就能得到激发,整体效率也能得到保证。
一、思维导图的概念
所谓思维导图,主要是一类能够对思维发散进行表达的工具。基于某个特定的内容,像细胞一般,分散出多个神经,每个神经对应一个其他的词语。尽管这种图像具放射性特点,所有信息都全部指向中心图形,各个点都和中心点有所联系。通过这种模式进行授课,可以促使学生们的发散思维得到强化,同时也不会出现偏离主题的情况[1]。
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现如今,很多初中学生对于英语阅读存在一定的反感情绪。同时,由于受到了传统教育工作的影响,学生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几乎已经完全习惯了固有的阅读模式。诸如,在拿到文章之后,先看问题,基于问题的要求,重新阅读文章,找寻关键词。这一模式尽管可以让学生们的成绩有所提高,并有着一定的做题效率,但对学生的能力提升以及核心素养提高没有任何帮助。
不仅如此,部分学生对阅读本身的认知存在偏差。在学习的时候,没有积累足够的词汇。在拿到一篇新文章时,很难在短时间内把握其中的中心思想。不仅效率低,实际效果也相对较差。如此一来,学生们的学习状态就会受到影响,自信心也会受到打击。
三、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英语信息化思维导图的方法
(一)课前教学中的应用
在初中英语教材之中,每一篇材料都会有着大量的生词,文章的篇幅也相对较长。但是,全篇文章的逻辑十分清晰。因此,在阅读教学正式开始之前,教师就可以采取绘制思维导图的方式,让学生对原文的基本脉络予以分析,从而能够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有效完成学习任务。
例如,在对单元《How do you get to school》教学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和学生一起进行思维导图绘制,让学生们对早期学过的交通工具单词展开回忆,诸如car、bus、taxi、bike等。如此一来,学生们对单元内容就会产生整体认知,继而为未来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又如,在对单元《Do you like bananas》教学时,单元的文章为“Running Man stars eat very well”。在教学活动开始前,教师就能以时间作为基本顺序,制定相应的思维导图,诸如Breakfast的分支就是egg、apple、bread等,而lunch的分支就是salad、french fries、pear等。学生们通过阅读,很快就能明白其中的重点部分,顺着思路展开阅读,继而提升阅读的实际效果[2]。
(二)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在完成思维导图绘制后,学生们已经对文章有了兴趣。
此时教师就能展开引导工作,让学生进入到情境之中,逐步完成细节的把握。首先,教师先略读,让学生对主题核心有一定的认知,并让学生找到关键词,将这些词语当作分支。之后,教师再采取精度的方式,以此捕捉各个分支的基本内容,实现扩充。
例如,在对单元“My favorite subject is science”教学的时候,其中包含大量生词,如果让学生直接阅读,自然会给其带来诸多阻碍。为此,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们在了解思维导图的内容之后,猜测各个生词的基本含义。也就是先略读,把握学科、星期以及情感的关键信息。之后,再让学生以此为基础展开精度,并对思维导图展开扩充。依靠这一方式,学生们就能列出相关经典语句,诸如“What’s your favorite subject?”“Why do you like English?”“Who is your science teacher?”等。这样一来,学生们对于全文内容就有了把握,进而保证了学习效果[3]。
又如,在对文章《Running Man stars eat very well》讲解的时候,由于教师已经完成了思维导图绘制,学生就能参照图像内容的要求自主阅读。本单元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like的相关语法、行为动词的用法、名词的不可数用法等。基于目标的要求,学生们很快就能完成各项任务的学习,从而提升了学习水平,继而增强了个人水平。
(三)教学之后的应用
在学生完成思维导图绘制之后,教师就可以通过小组的方式,让学生们自主交流,展示学生自主绘制的图像。通过交流,把握之前讲解的时遗漏的内容,逐步将思路完全捋顺,从而实现深入解读的目标,提升学习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此对文本材料展开深入阅读,师生一同进行内容分析,把握实际难度,并突出重点部分,从而完成知识内容的重新树立,促使其更好地完成知识掌握。此外,学生们基于个人理解,每当心有所悟,都可以对原有的思维导图进一步拓展,加入更多词语。而教师也能给予一定的指导,帮助学生们有效完成。这样一来,学生们的整体水平就会得到提升,进而增强了个人水平[4]。
(四)练习活动中的应用
通过开展阅读练习,能够有效把握学生对于文章的掌握效果。通常来说,教师设置的问题都以复述题和选择题为主,显然这种模式过于死板,很难全面把握学生的能力。为此,教师就能尝试让学生自主绘制思维导图,根据自己的想法,完成图像创设。不同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完全不一样,获得的感受自然也完全不一样,因此创作的图像也都会有所区别。大家通过相互分享,彼此就能了解他人的想法。这样一来,学生们就能有效完成教学巩固。同时,教师也能根据学生的思维导图,了解其知识学习的情况,继而能够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进行改进,帮助学生完成全面突破。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英语教学活动中,阅读一直都是重点部分。早期由于教师采用的方法不够合理,导致教学效果较差,影响了学生们的能力掌握。为此,教师就可以尝试应用思维导图,以某个知识点作为基础,设置多个分支,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和学习。如此一来,学生们的整体水平就会有所提高,不仅能够提升学习效率,同时还能确保学习质量,进而增强了个人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海香.浅析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C]//2020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西安会场)论文集(一).2020(12):24-25.
[2]吉泽红.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析[C]//2019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年会论文集.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2019.
[3]张婷婷,曹梅,杨静.基于思维导图的初中英语阅读课有效教学探讨——以9A Unit 8 Reading《Murder in West Town》为例[J].中小学电教:上,2018,000(012):47-50.
[4]马芳.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6(26期):19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