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7期   作者:李爽
[导读] 生物学科是一门具有实践探究价值的自然学科

        李爽
        黑龙江省 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梅里斯中学校

        摘要:生物学科是一门具有实践探究价值的自然学科,其与人们的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初中生物教材伴随着新课程改革发展也有很多变动,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教学体系,使其更适合当前初中学生的生物学习需求。生物老师在日常教学,不仅重视理论教学,也越来越重视实验教学,发挥出生物实验教学的最大作用。本文是探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几点思考和建议,实现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提高课程教学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策略
前言
        初中生物教材主要由理论加实验组成的,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实验能够深入了解生物知识,是培养生物素养和科学素养有效途径之一。所以在开展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活动时,老师要根据学科特点和此阶段学生特点设计实验教学内容,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实验研究欲望。由于生物实验的特殊性,学生在参与实验过程中,不仅提升自身的生物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还能提升实践动手能力和团队学习能力,促进生物素养和科学素养的形成。
一、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现实意义
        初中生物实验包含很多抽象知识,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备一定的逻辑性理论基础,在初中生刚接触过程中很难进行高效学习。并且学生长时间处于这种学习氛围中,很容易打击学习积极性,未形成良好的生物学习兴趣,然而生物实验能够降低教学难度。学生参与生物实验操作中,不仅能够更直观认识生物知识,同时也激发他们对生物学习的热情。因此,在开展生活课堂活动中,老师一定要认识到生物实验的作用,引导学生通过自己实验获取实验知识和技能,当实验验证成功后他们回获得成就感,感受到实验学习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
二、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一)实验材料选取困难
        从初中生物实验实际情况中看,有部分实验是需要学生自主采集、培养、选定,这就导致有部分地区的生物实验教学受到环境、地域等因素的影响,不能正常的开展。比如,在教学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过程中,老师要开展“观察水螅”这种观察实验,由于水螅生活环境特殊,有很多地区不能开展观察实验。老师只能借助挂图、标本等开展实验观察教学,这样虽然也达到实验效果,但是不能让学生更直观观察到实验现象,不利于实验学习兴趣的培养。
(二)实验室教学秩序混乱
        生物实验室守则和实验规则是好的实验课程教学的保障。但是,由于初中学生的思想比较活跃,对生物实验课兴趣拥有很高的兴趣,在实验室中对各种实验器材、标本、材料等都很感兴趣,很难遵守实验室规则。

由此在生物实验课程教学中,课堂秩序十分欢快,成为初中生物老师的教学难点,无法发挥生物实验教学的真正作用,影响初中生物整体教学效率的提高。
三、当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效路径
(一)开展探究性实验
        目前,初中生物教材中包含的实验存在探究性实验少、验证性实验多的现象,这样实验编排对学生生物综合学习能力提高有一定影响。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精神,初中生物老师可以根据学情将一些延展性、演示性实验改为探究性试探,以此来开发学生的思维。通常情况下在实验教学前学生不知道最终结果,所以老师要逐步引导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然后通过实验操作去验证实验,通过实验结果找到问题答案,从而让学生感受到生物实验的乐趣和实际价值。
        (二)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目的是引导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获取生物知识、认知世界的途径之一,实验的灵活性可以拓展他们的创新思维,而实验过程可以让学生形成客观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严谨作风。在日常初中生物实验课程教学中,老师要组织课堂秩序,知道学生争取使用实验器材,并且在学生实验操作前,老师要交代清楚各种药品的使用方法,指导学生规范使用时期和按照实验步骤进程操作,提升生物实验的安全性。这样会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激发出探究精神,满足自身的好奇性,逐步养成积极进取的科学精神和素养。
(三)开展课外实验活动
        现阶段,初中生物老师开展实验活动不要局限在课上教学,也要适当开展课外实验活动,让学生将生物理论知识联系到实际,帮助他们消化和理解生物知识,从而掌握更全面的生物知识。
        以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探究实验“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例,由于这个实验需要时间较长,无法在课堂内完成,老师可以在课前一周就给学生布置实验探究,当开始实验教学时,老师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种子培育结果。然后在实验教学完成后,让学生继续培育自己的种子,然后观察和记录种子整个生产过程。这样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结合的实验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管理,亲自观察实验过程、记录实验等,通过老师的引导和自主思考去比较、分析和探究,构建完整的生物知识体系。
结语
        总之,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初中生物老师要对实验教学进行深入思考,明确实验教学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利用有效性的教学手段开展高效生物实验教学,让学生通过实验操作提升自身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实现生物实验素质化教学,让初中生物教学更加完整。
参考文献
[1]傅晚生.对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几点思考[J].考试周刊,2015,(99):148.
[2]赵彬彬.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几点思考[J].新课程(中学),2014,(05):115.
[3]秦利艳.关于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几点思考[J].读书文摘,2014,(08):1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