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福荣
湖北省钟祥市石牌镇小学 431922
摘要:教师是一份让人敬畏的职业,是一种崇高的存在。教师不仅是学生传道授业的解惑者,更肩负着树立学生正确三观的重要责任。教师首先要做到爱岗敬业,热爱教师这份职业,并且敬重自己的职业,才能更好的树立自己的道德规范,同时也为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思想,建立正确的三观,做一位“四有”好老师。好老师是学生求学道路上最重要的指路明灯,教师要坚持不懈,始终爱岗敬业,才能为学生做好正确的典范。
关键词:爱岗敬业;立德树人;“四有”老师
所谓“四有”老师,是教师必须具备的四种德行,要有师德,对待学生要公平公正,不可因自己的喜好对学生进行差异性对待,尊重学生,就是尊重教师这份职业,要爱岗,才能敬业;要有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要与时俱进,与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方式,要保障学生的知识收益最大化;要有师风,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要随时保持自己的教师风范,明确教师风范的重要意义,教师风范是指对待学生要和蔼可亲,不故作严肃,要刚柔并济,严于律己,宽容待人,这才是教师该有的风范;要有初心,始终不忘做教师的初心,爱岗敬业,立德树人是教师的本分。坚守以上四点才能做到“四有”好老师,树立其典范。
一、“四有”老师之师德
师德是教师整体素养的重要组成,教师只有拥有良好的师德,才能更好的为学生传道授业。如果说父母是学生的启蒙,那么教师就是学生的明灯。明灯除了要照亮学生的道路,更要在这条道路上,为学生指明方向,以免学生行差踏错。因此,师德是“四有”当中的首要位置,如果缺乏师德,那么也不能称之为教师,更有违教师这份职业的初衷,要拥有师德,并且热爱自己的岗位,才能立德树人,做一位好老师。
例如,班级当中,学生存在客观的差异性,部分教师在对待学生的过程中,会带着“有色眼镜”,对待学优生如温润细雨,对待学困生则疾言厉色,这样的差别性对待,会严重打击到学生的自信心,更会对班级的风气造成不良影响,这就是缺乏师德的表现。学生在学校接受教学的过程中,最为依赖和信任的人就是教师,教师在学生心中不似父母,却胜似父母。因此,在对待学生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如父母一般,对学生关爱有加,公平对待,要拉近学生之间的关系,更要与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对待学优生,可以鼓励,但不能过度;对待学困生要多赞扬,多激励,不可言语刺激。要遵守教师的基本道德,无差别对待学生,更要时刻关心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对待学生的生活,要做好家校互联,时刻关心学生的生活动态;对待学生的学习,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做一位有师德,有担当和责任的好老师。
二、“四有”老师之教学
教学是教师的基本职责,让学生受到有效的教育,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社会输送有用的人才是作为教师的最大成就,所谓“桃李满天下”,正是这个道理。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结合学生的本质与特性来进行教学方式的革新,改变教学观念,贯彻新课实施标准,要让学生在良好的教学氛围下,接受学习,让学生愿意学习,并且享受学习,才是一位好老师最高的教学水平。
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一味主观认为,沿用陈旧的教学方式,不能不但使学生得到学习上的提升,不能让教学具有实效性。部分教师难以接受新课标准,还是继续用传统教学的方式进行教学,虽然教师的整体师资水平没有问题,但班级学生的成绩却不尽人意,反观实施了新课标准的班级,不但教学气氛得到了改变,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日渐增长,成绩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
两相对比之下,显然创新教学很好的改善了教学现状,也为教学带来了新的风气和面貌,也让学生更好的融入到了日常教学当中,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因此,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当中,要明确教学的目的,教学是为了培养更多的人才,是让学生通过良好的教育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拥有无限的可能,这才是教学的意义。教师更不能为了自己的主观意念,而耽误学生的宝贵时间,这既不爱岗也没有敬业。所以,教师要秉持以培养学生为重要中心,贯彻新课标准,结合学生的特性展开有效教学,创新教学方式,保障学生学习的实效性。
三、“四有”老师之师风
教师的师风并不是孤冷自傲,一味与学生保持距离,强调自己在班级的主导性,这样不但不能展现师风,反而还会给班级的整体风气带来不良影响。所谓师风对待不良事件要严肃处理,对待学生要温柔以待,刚正不阿,严于律己,才能更好的树立德行典范,展现良好的师风,唯有在这样的风气下,学生才能更好的进行学习,树立良好的思想观念。
例如,部分教师在日常当中,常常会以教师的“高姿态”来命令学生,指使学生,致使整个班级的风气都笼罩在一种低压氛围下,在这样的氛围中进行学习,不但不能提升学习质量,更遑论树立学生正确的思想。学生处于思想发育的关键时期,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学生带来直接的影响,甚至会影响学生以后的三观,这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形成是非常不利的。教师要对师风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师风是要教师在正确的范畴内,展现教师风范,更要严于律己,先对自己严格,才能将这样的风气传递给学生,无论是授业还是立德,教师自己首先要做到,才能让学生进行仿效,不能在班级内实行双标,对待自己是一个标准,对待学生又是另一个标准,这样不是展现师风,而是败坏师风。对待自己严苛,对待学生宽容,学生才能信任教师,拉近与教师的距离,这样才是师风的正确展现方式。热爱教师这份职业,并且遵守职业道德,才能真正做到爱岗敬业,立德树人。
四、“四有”老师之初心
在成为“四有”老师的过程中,教师要不忘初心,不被名利蒙住双眼,才能真正成为一位好老师。如今社会物欲横流,难免有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会出现思想偏差的情况,但是教师的一念之差,往往会给学生带来不可挽回的影响。教师的职业是崇高的,同时也是特殊的。因此,教师的职业素养也与其他职业的要求有所不同,要想成为一位“四有”老师,就要时刻不忘初心,爱岗敬业,立德树人,将教师的基本原则进行到底。
例如,学校方面要重视教师的思想建设,定期召开“不忘初心”的思想主题建设,通过社会的真实事例来警醒教师,要时刻保持教育的初心,不忘教育的本质,贯彻教书育人的宗旨,同时也让教师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在学校设立监管制度,除了上级领导对教师有监督之责,教师之间也有互相监督的义务,同时作为直接受益者的学生根据教师的日常表现,也可直接向学校的有关部门进行投诉。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的保证学生的利益,同时也让教师时刻谨记自己的教师职责。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应当时刻将学生放在第一位,而非自己的利益,这份神圣的职业当中不应掺杂过多的浮沉,那样也就失去了教学的意义。因此,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教师不忘初心,敬重自己的职业,热爱自己的岗位,先立德,再树人,做一位真正的“四有”好老师。
结束语:
爱岗敬业,立德树人是教师的职业典范,也是教师应该遵守的职业道德。要想成为一位“四有”好老师,在尊重职业的基础上,还要有师德,公平公正,无差别对待学生;要有教学,要提高教学的实效,不能主观臆测,要通过对比,选择最为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与时俱进,创新教学;要有师风,不故作姿态,要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展现正确的师风;要有初心,不忘教学初心,时刻以学生的知识收益作为教学的第一要素,爱岗敬业,立德树人,实现“四有”好老师。
参考文献:
[1]张春霞.新时代新要求"先人后体,立德树人"[J],文渊(高中版), 2019, 000(005):723.
[2]陈晓君.立德树人争做四有好老师[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8, 000(04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