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下来和学生做朋友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7期   作者: 黄克俭 牛卫伟 贾宗超 刘禾
[导读] 在一节生物课上,我设计了一个生物情景游戏——

        黄克俭 牛卫伟 贾宗超 刘禾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第九中学
        在一节生物课上,我设计了一个生物情景游戏——“夺宝”我告诉学生“宝物”就是我。他们高兴极了,纷纷参与到游戏中,争着扮演各种角色。他们的表情、动作极为形象,我们一起沉浸在角色中。我还不是给他们一个赞美的眼神、一句表扬的话语,对学生进行鼓励。哪一刻,我感受到自己从高高在上、充满尊严的宝座上走下来,走到学生当中去的那种快乐。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常常有意识地寻找这种感觉。那天,我正在生物课上讲枯燥无比的生物基础知识,忽然有一个男孩子喊:“老师,地上有一只壁虎!”在好奇心的促使下,好多同学都在原地站起来,伸长脖子朝着壁虎的方向看。此时,如果我继续讲课,可定也收不到好效果,不如遂了他们的愿。想到这里,我就对大家说:“来,孩子们,我们大家一起来看看壁虎是不是和课本上所说的一样。”孩子们听后极为兴奋,他们一下子聚拢过来。从他们的表情中,我看到了同意和赞许,还有的似乎在说:“老师,您真好!您和我们想到一块去了!”于是,我和孩子们一起跪在地上观察起来,还时不时讨论一番。“老师,它怎么趴在那儿不动呢?”“老师,壁虎的尾巴真的能掉下来吗?“老师,我试试怎么样?”一个小男孩不容分说就上脚踩了一下壁虎的尾巴尖儿。“别踩!不行!”好多孩子着急地喊起来。


        我从地上拿起壁虎,指导孩子细心观察,“你们看,壁虎的尾巴是不是真的断了一点点?它们是有益的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通常它会趴在墙上,用长长的舌头捕捉苍蝇、蚊子等。我们不能伤害它。”“老师,那咱们就把它放生了吧!”刚才上脚踩的那个男孩子,把壁虎轻轻的接过来放在墙角。同时,学生们都回到座位上安静下来。我说:“刚才有的学生为壁虎究竟是怎么快速捉害虫的,一天能捉到多少只虫子,等等。我希望你们在课下找一些关于壁虎的资料,下次上课时咱们在一起交流一下。”同学们都点头同意。接着我把孩子们的注意力都转移到生物课上:“我们刚才观察到壁虎掉了一个小尾巴,你们看我们黑板上的神经系统调节、激素调节、是那种调节呀?”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说:长着尾巴的壁虎是神经调节,掉了的尾巴是激素调节,还有说是既有神经调节也有激素调节。”他们学得兴致勃勃。“同学们,这堂课上我们收获很大,通过观察壁虎,不仅知道壁虎的样子,看到了壁虎掉尾巴的特征,更重要的是,大家通过观察壁虎还联想到生物知识,自己发现,掌握了神经调节、激素调节、以及他们之间的区别,你们真是善于发现、善于思考、善于观察的好学生。”听到我的表扬,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神情。
        经过这次有趣的“壁虎事件”,我觉得我和学生们的关系更亲近了。因为当我真正蹲下来,放下老师的架子,跪在地上和他们一起对着头观察壁虎时,我发现学生已经把我当成他们中的一分子。我感谢我的孩子们,是他们特有的天性,给予我教学的灵感,成就了这堂活泼、有趣的生物课,把本事枯燥无聊的生物知识课,变成是玩与学相结合、趣味性极强的生物实践课。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