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时“心中有数”——八年级数学学习方法指导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7期   作者:陈凤霞
[导读] 提起数学,大家都是又爱又恨,爱他的干脆利落
                                 
        陈凤霞
        江苏苏州张家港市梁丰初级中学     215635

        提起数学,大家都是又爱又恨,爱他的干脆利落,思维缜密,风格简约、思维灵活,但又恨他的扑朔迷离,灵活多变。怎样学好数学呢
一、“心中有数”
        初二两极分化的主要原因就是数学的难度上来了。我们初中最重要的两个大的板块,几何和函数这学期开始学了。初一的时候,几何这一部分还是比较基础的,但是到了初二,随着全等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勾股定理以及后面还有一章四边形这几部分内容的加入,难度将会大大提升,令人头疼。而函数这一部分是初二新增的,也是中考的重点和难点所在。函数涉及到的知识点非常多,计算量也比较大,对学生在代数知识的综合运用方面的要求非常高。如何才能学好数学呢?
        二.学会上课
        进入初二,有的同学对上课内容增多、课堂学习容量加大不适应,顾此失彼、精力分散,使听课效率下降,因此我们要学会上数学课,才是学好数的最关键。聪是怎么写的?耳朵旁,上面两点是两只眼睛,下面有口,但还有心为底,也就是说上课能用心听和看,必要时会用嘴说题说思路,那你自然会越来越聪明。
        ?首先是听:(1)听每节课的学习要求;(2)听新数学定理的引入及概念形成过程;(3)听懂老师对重点、难点剖析;(4)听例题解法的思路和数学的思想方法;(5)听例题或练习后老师的归纳点评。这样抓住重、难点,沿着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的过程来听课,不仅能提高听课效率,而且慢慢地能使我们由“听会”转变为“会听”。
         其次在听的同时注重看,仔细观察老师的板书过程、内容、理解老师所讲的内容.
        再就是边听边思,数学更离不开思维活动,善思则学得活,效率高;要培养自己追根究底的思考习惯,学会深入思考;经常要挖掘“问题链”来开展变式训练,培养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推理、概括的能力,慢慢地你就会善于思考了。另外思考还体现在回顾解题策略、方法的优劣,也就是学会反思。还有就是我们在上课过程中还应该善于暴露思维过程,思在知识的转折点、思在问题的疑难处、思在矛盾的解决上、思在真理的探索中,这样我们才能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
        三、作业是必备
我们同学课后往往急于完成作业,忽视必要的巩固、记忆、复习。以致出现照例题模仿、套公式解题的现象,造成为交作业而做作业,起不到作业的巩固、深化、理解知识的作用。
我们可以每天先回顾所学知识点及笔记,必要时可以浏览一下数学书,回顾课堂讲授的知识、方法,同时熟记公式、定理。然后独立完成作业,解题后一定要反思一下。有能力的同学还可以适当地进行一题多解,提高自己的发散思维能力。
另外在作业书写上也应注意: ( 1)如何将文字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同样一道题,两个同学答案都做对了,但用数学语言来很清楚表达思路的和用日常语言来表达的这两位学生其实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会在今后初二初三甚至高中大学的数学学习中逐渐产生差距。( 2)如何将推理思考的解题过程用数学格式准确简练表达出来。( 3)正确地由条件画出图形。刚开始可能只是模仿,但逐渐你就会举一反三,内功深厚,这对我们数学思维能力非常重要。
三、课后复习巩固
1、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我们都知道,要想学好数学,做一定量的题目是必需的,刚开始要从基础题入手,每天学案上的基础知识要过关,回去的家作练习册可以帮助我们开拓思路,提高分析能力,掌握一般的解题规律,熟悉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两周一次的纠错本一定要用好,对比自己错误的解题思路和正确的解题过程,才能找出自己的错误所在,以便及时更正。另外在平时更要有意识的培养自己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解题时做到精力高度集中,思维敏捷,能够进入最佳状态,在考试中才能运用自如。实践证明:越到考试的关键时候,你所表现的解题习惯与平时练习差不多。如果平时解题时随便、粗心、大意等,往往在大考中会充分暴露出来。
2、细心地挖掘定理和公式。
本学期的几何有好多定理,后面的函数更注重图像和性质的运用。因此对概念的理解不能只停留在表面,要加强与实际题目的联系,经常总结出题目中出现的基本图形,常见结论,很好的将学到的知识点与解题联系起来。
3、总结相似的类型题目。
当你会总结题目,对所做的题目会分类,知道自己能够解决哪些题型,掌握了哪些常见的解题方法,还有哪些类型题不会做时,你才真正的掌握了学数学的窍门,才能真正的做到“任它千变万化,我自岿然不动”。这个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在进入初二以后,我们老师也发现,有一部分学生天天死做题,可成绩不升反降。其原因就是,他们天天都在做重复的工作,很多相似的题目反复做,需要解决的问题却不能专心攻克。久而久之,不会的题目还是不会,会做的题目也因为缺乏对数学的整体把握,弄的一团糟。
4、收集典型错误和不会的题目。
我们最难面对的,就是自己的错误和困难。但这恰恰又是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平时学生做题目,有两个重要的目的:一是,将所学的知识点和技巧,在实际的题目中演练。另外一个就是,找出自己的不足,然后弥补它。这个不足,也包括两个方面,容易犯的错误和完全不会的内容。但现实情况是,很多学生只追求做题的数量,草草的应付作业了事,而不追求解决出现的问题,更谈不上收集错误。其实我们每两周或三周去收集一下典型错误,你就会发现,过去认为自己有很多问题都不懂,现在发现原来就这几个关键点没有解决。
四、培养反思的习惯。
反思是一种很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与思的结合,一个人从接受知识到运用知识的过程,实际就是一个记与识,学与思的过程。学是思的基础,思是学的深化,这两者是紧扣的两环,缺一不可; 正如人体的消化过程那样,只学不思,那是不加咀嚼,囫囵吞枣,举一而不能反三,那是未经消化吸收,所学知识无法化为“已有”; 只有学而思之才能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我们学数学特别要注重解题后的反思,好处有四点:一是可让做过的题变得简单,二是能避免重复错误,三是可以巩固所学过的解题方法和概念,四是能反思出多种解法。
        孩子们,只有 “有心栽柳”,才能柳树成荫。学好数学,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考高分,而是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能有不同的发展,那就是学好了数学。你学数学时可能有困难,可能走弯路,遭挫折,请你记住,有我们老师一直在你们身边陪着,不会时会“扶着你走”,你要大胆讲出课堂上思维受阻的具体情况,我们会及时进行分析引导,适时导航,搭台阶,或顺其思路深化扩张,或反其思路逆向与发散,提出自己的建议让你们思考并选择。慢慢地你就会自己走,后来我们干脆“放开”,看着你们走。比如思维好一点的同学,可以训练一定数量的某一类型的题目以形成“思维定势”,形成固定的解某一种类型题目的套路,同时加以变通、“分类”“反向”“发散”来破坏这种“思维定势”,打开解题视野,从而引导你们走上更高的思维台阶。
        孩子们,想变聪明吗?那就学好数学吧,修好了数学内功,你的一生都会散发着睿智的光芒!
        
邮寄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丰收路北城国际A区9号楼2单元2704室??收件人:谷晶晶?电话:181322880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