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国兴
肇庆市高要区蛟塘镇中心小学洞口教学点
【摘要】城镇化进程使乡村小学流失大量的优质生源,而家庭对教育孩子方面的缺失,导致乡村小学生在日常文明礼仪方面表现较差;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态度散漫。要改变乡村小学的教育现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可以通过教育专题讲座、家长会、家访、家长微信群等方式做好家校的全面合作,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
【关键词】家校共育;乡村教育质量;言传身教
成功的教育离不开社会﹑学校和家庭的紧密合作。家庭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与学校不只要相辅相依,更要共同协力[1]。只有家长和老师对孩子进行共同的教育,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才会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目前乡村小学教育普遍存在这样的不良现象:大多家庭的教育意识比较淡薄,对孩子在校的学习和表现情况从不关心、过问,更不可能督促或辅导孩子学习;留在乡村小学读书的学生在学习方面的自觉性和学习能力较差,大部分都不能完成老师当天布置的学习任务。因此,催促学生完成作业已经成为乡村老师的工作常态。为了提高乡村小学的教育质量,必须开展家校合作共育,使乡村小学的教育教学达到最优化的效果,从而推动乡村教育的振兴。笔者认为,可以从如下方面做好家校合作共育的工作。
一﹑借助专家的影响力,提高家长对小孩的教育意识
借助专家的影响力的主要做法是邀请教育专家进校园举办教育专题讲座,阐明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促进家长配合学校开展教育。教育专家因其在教育界享有很高的威望而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其观点能引起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高度重视,从而配合学校开展各方面工作,为家校合作共育奠定良好的教育基础。
乡村小学的学生家长的素质参差不齐,由于种种原因,很多家庭对小孩的教育漠不关心,更有甚者把孩子不完成家庭作业看成完全是学校和老师的原因,把孩子关于学习的问题全部都推委到学校和老师的身上,严重影响了家庭教育的有效落实。为扭转这种状况,从而更好地开展学校和家庭合作的各项教育教学工作,我通过学校所在的洞口村的杰出热心人士,邀请教育专家到我校为家长和师生们举办了主题为《聚家校合力,育洞口英才》的教育专题讲座。在讲座中,和纯孝德的院长通过介绍自己成功的育人经验,举大量的实例阐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引导家长、孩子们一定要养成感恩的意识习惯;广州素美教育的校长通过以自己的成才经历为例,教育孩子们要做“有能量,有梦想,有礼仪,有担当”的四有好少年。经过听取这些专家的讲座,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表示要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做好家校合作共育;学生与此前比较学习更认真,也懂得尊重老师和对老师有礼貌地问好。同时,在讲座后,教育专家通过进一步了解情况,与学校和家长进行深入的沟通,为学校和家庭对孩子如何开展合作共育献策,希望把乡村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通过家长会的平台,实现家校合作共育的有效沟通
家长会是一个老师和家长面对面的交流平台,便于学校向家长传达和家长了解学生在校各方面的表现情况。家长通过参加家长会,可以了解到自己子女在校的思想、学习情况,便于配合学校开展教育。针对我们学校存在的学生上学经常迟到,学习态度散漫,违反学校纪律,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作业马虎应付等现象。我组织主持召开了“家校共育,共促成长”主题教育的家长会,由家长和老师共同商议改变这些不良现象的举措:1.老师将作业写到黑板,然后由学生抄到作业登记本,方便家长督促和辅导孩子完成作业,并且家长要为学生的作业签上名字;2.设计学生日常行为表现的量化考核表格,老师每周统计一次学生的得分情况,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表扬;3.从实际情况出发,订立家长、老师和学生的三方目标,并且为达到这目标共同努力。
以上举措实施后,我校的学生不再出现欠交作业的情况,作业的质量和测试的效果较以前有明显的提升,学生的行为表现也有很大的进步。通过家长会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让家长认识到孩子的教育不只是学校的事情,而是与家庭教育息息相关,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校间的紧密合作教育。此外,在家长会上,还可以邀请家长分享其成功的教育经验,供广大家长学习借鉴,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三、开展家校合作共育活动,争取家长支持、配合学校的教育
家校合作共育活动的形式有很多,比如家校委员会,倡导家长适度参与学校日常的教学管理和家长进课堂。这样不但能更深一层地加强家校的交流合作,更能促进师生打造高效的课堂。举办家长开放日,欢迎家长到校参观,对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提出宝贵的意见和有益的建议,推动乡村的教育向更高质量更高层次的方向发展。
四﹑不定期进行家访,深入了解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促进家校合作共育的深化
家访可以使老师更直接深入地了解学生在家学习的情况和家长对孩子教育的态度﹑方法等,营造使学生有一种“老师就在我身边”的感觉,让家长和学生感受老师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这样做,更能引起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密切配合学校做好相关工作,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我任教班级的一名学生,有一段时间他经常没有完成作业,学习和行为表现都很差,甚至在课堂上有打瞌睡的现象。于是,我多次电话联系家长,可是都无法接通,后来经过老师家访才了解到事情的原因。原来那段时间,这名同学用父母的手机把老师和学校的电话都设置为黑名单,然后趁父母都去上夜班后,偷偷玩手机游戏直到天亮。针对这一情况,老师和家长共同对这名同学的这种错误行为进行了批评教育,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使他避免了在读书期间误入玩游戏的歧途。另外,我在家访中,还建议家长在家做孩子学习的好榜样,多陪伴孩子学习,做到言传身教。对孩子来说,家长的鼓励和对其成绩的肯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建议家长要多鼓励孩子,肯定孩子的成绩,增强其自信心。它不仅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还能唤起孩子对生活﹑学习的热爱。[2]通过老师和家长的教育,这位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改变了学习态度,认真学习,终于他的成绩有了稳步的提升,并多次受到老师的表扬和奖励。
五﹑建立家长微信群,加强与家长日常的沟通联系
微信作为便捷的现代交流的工具,为人们日常的工作、生活联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而随着微信在乡村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普遍使用,建立家长微信群成为可能。建立家长微信群,首先,可以将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行为表现以图片或视频的形式实时向家长发送。比如孩子上课学习的情境、学校举办有趣的活动等,使家长能够密切关注孩子在校的相关信息。其次,在微信群,老师或家长随时可以分享一些专家或自己关于教育孩子经验的视频,供老师和家长们借鉴学习,共同教育好孩子。再次,老师还可以分享如新时代好少年等事迹的专题报道,让乡村小学生以优秀同龄人的事迹作为学习的榜样,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道德修养。
家校合作共育是搞好乡村小学教育的重要举措。在乡村小学的教育中,采取“家校联动,全面合作”的策略,要求学校和老师必须确立具体的教育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鼓励学生制定好自己的理想目标并为之作不懈的努力。因此,我们乡村的小学教师必须深入做好家校合作共育的各项工作。只有这样,提高乡村小学的教育质量,振兴乡村的教育事业,才会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陶孟和.社会与教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66.
[2] 榕汀.请给孩子松绑(上)[M].福州:海风出版社,200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