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海荣
六安市人民路小学 237100 安徽省
摘要:小学信息技术中的编程教学不仅能够激发小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还能够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提高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质量和效率。基于此,本文围绕小学信息技术编程对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的积极作用展开论述,详细分析了小学信息技术编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利用小学信息技术编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教学手段。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编程教学;创新思维
引言:小学教育阶段不仅是义务教育的基础阶段,还是开发学生智力的黄金阶段,更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阶段。因此,每一位小学教师必须肩负起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的责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引导和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热情,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从而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小学信息技术中的编程教学对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的积极作用
在国家课程标准不断改革的背景下,要想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不仅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还需要依据小学生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的需求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让小学生感受到学习信息技术的趣味性。如今,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编程教学这一新型教学手段,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融入到课堂教学当中。小学信息技术编程教学重视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小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满足小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让小学生自主地参与到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在小学生自主设计程序过程中,不仅提高了小学生的探究能力,还能促进小学生形成缜密的逻辑思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把小学生作为小学信息技术编程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开展智能化、多元化和趣味化的教学方式,在寓教于乐中潜移默化地提升小学生的创新思维,为我国信息技术未来的发展的培养更多的具有创新思维的优秀人才。
二、小学信息技术编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步入二十一世纪以后,将编程融入到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已逐渐成为我国广大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共识,与此同时小学信息技术编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渐渐暴露出来,目前,在小学信息技术编程教学中,大部分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编程教学只是流于表面,并没有真正实现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的教育目标。据调查,很多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开展小学信息技术编程教学前缺少备课环节,导致在上课时教学内容和流程混乱,无法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影响了编程教学效果。还有一些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还停留在落后的教学观念里难以自拔,在编程教学过程中占用了大量时间向小学生讲授理论,留给小学生动手实践的时间不够充足,严重影响小学信息技术编程教学的效率和质量。还有不少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自身编程水平有限,只会最基础的操作,无法对小学生进行更加专业的编程教学,往往只上前半节课,后半节课都留给小学生玩游戏了,时间久了不仅无法引起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不利于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利用小学信息技术编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教学手段
(一)利用微视频辅助小学信息技术编程教学
就目前的小学信息技术编程教学来说,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应当认清自己在教学过程的位置,不要总想着操纵课堂,还是应该和学生形成和谐、轻松与平等的师生关系,更多发挥抛砖引玉的引导作用,引导小学生自主地参与到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因此,笔者建议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微视频辅助小学信息技术编程教学。
例如: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进行“C++语法知识与编程”教学之前,可以事先将画面精良、内容有趣的“C++语法知识与编程”微视频发送给小学生,让小学生自主观看学习,从而引导和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欲望,然后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再为小学生讲解“C++语法知识与编程”,通过微视频辅助小学信息技术编程教学极大程度调动了小学生学习“C++语法知识与编程”的积极性,同时也能让小学信息技术编程教学形式更加充满趣味性,促使整体课堂氛围更加活跃,让小学生在轻松学会“C++语法知识与编程”的同时,培养了创新思维。
(二)创设带有生活实例的小学信息技术编程教学情境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曾提出生活教育理论,即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不只是在书本上做功夫,这一理论在小学信息技术编程教学中也同样适用,比如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创设带有生活实例的小学信息技术编程教学情境,在有效降低小学信息技术编程的理解难度的同时,极大地提高小学生对于编程内容的接受理解程度。例如: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进行“多角色判断”教学过程中,就可以通过制定特殊场景的模式,引导小学生自主想象与制定的特殊场景相关的人物,让小学生在教师制定的特殊场景的启发下对“多角色判断”产生深入思考,激发小学生对“多角色判断”的探究兴趣,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等待小学生们对人物想象和讨论结束后,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展示添加角色的具体操作步骤[1]。
(三)在小学信息技术编程教学融入游戏元素
在进行小学信息技术编程教学前,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应充分掌握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兴趣,以便于有针对性地开展编程教学,最大程度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拓展和激发小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笔者建议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收集、筛选更多丰富有趣的游戏融入到小学信息技术编程教学中,既符合小学生爱玩的天性,又能满足小学生的学习需求。例如,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走迷宫”程序设计内容时,可以设计一个迷宫画面图,然后开展游戏竞争赛,让小学生以迷宫画面图为载体,以坐标为核心,通过增加坐标、移动坐标数等,使其侦测迷宫的位置[2]。通过“走迷宫”竞争赛这种带有游戏性质的小学信息技术编程课程,可以让小学生自己主动配合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进行智能开发,从而培养良好的创新思维。
(四)在编程教学过程中开展小组探究合作
开展小组探究合作是现代教育领域常用的教学手段,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让小学生通过参与以小组为单位的编程学习活动,不仅能够更高效地完成小学信息技术编程学习任务,还能够促使小学生形成高度的主观能动性,更自主地进行编程问题的观察思考与分析解答,从而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编程教学中,可以发布制作“北京奥运游”作品的任务,要求学生分组合作制作,收集资料、编程设计和成果汇报,分别安排小组中的不同成员来做,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得到锻炼。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促使小学生在制作编程过程中集思广益,还可以增强小学生的集体凝聚力,在团队合作中促进小学生创新思维发展。
结论:综上所述,要想在小学信息技术编程教学中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利用微视频辅助小学信息技术编程教学,创设带有生活实例的小学信息技术编程教学情境,在小学信息技术编程教学融入游戏元素,积极开展小组探究合作。
参考文献:
[1]陈云. 小学信息技术Scratch编程教学的理论与实践[J].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1(3):21-22.
[2]黎巍. 基于Scratch编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开展[J]. 科学咨询,2020(4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