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复习课的实效性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7期   作者: 李铁昆
[导读] 我们都知道热剩饭是个技术活,火大了饭菜容易糊,

        李铁昆
        义乌市北苑小学 浙江 义乌  322000
        【摘要】 我们都知道热剩饭是个技术活,火大了饭菜容易糊,火小了饭菜热不透,怎么样才能把剩饭热透而又不糊呢?需要厨师有丰富的理论技巧和实践经验,只有两者完美结合才能保证饭菜熟而不糊。其实复习课和热剩饭有着异曲同工的作用,讲的太细致不仅让学生感觉乏味还耽误时间,讲的太粗略小部分学生又把握不住重点,题目依然不会做,不会的问题继续存在。复习课到底该怎么上才有效果呢?这是很多老师的困惑,我也一直在关注这个问题,工作中也在不断的调整总结,目前有一点点小心得。今天就和大家一起聊聊,谈谈复习课的实效性。
        【关键词】  知识的储备   方法的运用    细节的处理   实效性
        习课难上,还难在会的同学已经会了,多讲一分钟对他们来说都是浪费时间,他们对知识已经驾轻就熟无须多言;而不会的同学不会的点又是千差万别,需要花时间把知识点给他讲透讲明白,这就导致了矛盾点的出现:多讲还是少讲?讲什么?怎么讲才能让所有同学都受益?
        一、知识储备量不够,关键时刻没有理论支撑。
        数学学习过程中,有很多的概念、公式、定理、定义等记忆性知识点,需要背诵记忆。如果学生对这些知识点掌握不够,或者记忆不清,那么在做题目的时候,因为没有这些知识点的支撑肯定是做不出来的,特别是关于图形题目的公式以及0除外,这些特殊的零碎的小知识点。
        例如说:三角形面积公式、梯形面积公式、圆锥的体积公式等都需要乘以二分之一或者三分之一的,而很多学生在记忆的过程中经常忘记乘或除,结果因小失大,导致正道题目拿不到分数。
        二、解题方法不当,无法让知识点和题目对接。
        有些同学记忆力超强,对于他们来说知识储备完全不是问题,不管是什么公式、定义、定理,他们都能倒背如流。然而在做题目时却犯了愁,因为他们的知识点都停留在嘴巴上脑子里,不能灵活运用到实际的题目中。换句话说只会纸上谈兵,无法落实到具体的题目中,特别是面对需要多个知识点配合完成的题目,简直就是束手无策,被动至极。其关键问题就是这些知识点是记忆出来的,不是理解出来的,在方法的运用上有所欠缺,不能灵活运用。
        三、审题能力不强,抓不住解题的关键细节。
        还有一部分同学在知识储备和方法运用两方面都很好,但是也照样拿不到高分。为什么呢?关键就在于审题能力不强,抓不住题目中的重点词句,导致整个题目分析错误,以致解题失败。
        四、计算能力不过关,正确率低下,答题时间超长。
        计算是数学的灵魂和根本,如果一个孩子计算能力过关,那么想拿到及格分应该是不成问题的,特别是针对一至三年级以计算为主的低段小朋友来说;那么对四到六年级高段的大朋友来说,计算能力也是超级重要的一部分。计算的正确率高了得分自然高,而计算速度快了,那么就可以腾出大量的时间思考和解决难度值较大的题目,这就拉开了和别人的距离。所以计算能力也是决定成绩的重要因素。


        鉴于以上种种原因,解决方略:
        一、全“生”参与调动积极性,以优扶弱以强补差。
        针对好学生一学就会不用复习,而暂差生复习了也未必会的局面,我采取了全生参与的帮扶政策。其实很多成绩好的同学能力也非常强,对于题目的理解和分析不亚于老师,所以我就把他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去帮扶暂差生。这样一来好学生在讲解分析的过程中,再一次回顾了知识点,熟悉了解题方法,对于他自己而言是一种能力的提升,也是一次思维的整合;对于暂差生来说,一对一的面对面帮扶,有助于问题的解决,而面对同龄小老师来说,他少了拘束和紧张,可以放心畅所欲言的去问。这样就达到了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效果,成绩都能得到相应的提升。   
        二、自己整理知识点,交流反馈扩充知识储备量。
   一般而言,知识点都是老师在课堂上带领学生一起整理,归纳,总结。往往老师在讲台上讲的眉飞色舞,口干舌燥,而学生在下面听的恹恹欲睡,云里雾里。因为知道知识点储备量的重要性,所以我都让学生自己去整理,归纳,总结。他们自己经过亲自翻书收集整理,印象自然比我讲一遍来的要深刻很多。
        首先,课下自己收集,整理相关知识点;然后,课堂上四人小组交流补充各自的知识点;其次,全班反馈,看哪个小组整理的知识点更全面,更详细;最后,针对有遗漏的知识点,有整理到的同学可以进行补充,交流。这样在:“一写二说三听四补充”中完成知识量的储备。
        我们要相信学生的能力,下面这些图片都是学生自己整理的知识点截图,可以看出来不仅有条有理,还清晰明了。而且还不单单是普通的整理,不仅有画图法,表格法,还有做对比,圈重点等关于特殊知识点的区分和记忆,多种色号的笔让整个知识点更加生动好记。经过这么一轮的总结,知识点想不记住都难。
        三、重视解题方法,强化解题思路。
        虽然知识点背的滚瓜烂熟,但是有些同学在面对具体题目时依旧是茫然不知所措,不能把所学知识点很好的利用来解决具体问题,针对这部分同学的问题,我们就必须强化解题方法,注重分析过程,让他们在一次次的练习中找到方法,找到自信。
        为了帮助这部分同学找到方法,我经常把解决问题的具体步骤都标注明确,例如关于解决问题就分以下几步来解决:
        1、找出数学信息。2、找出求什么?3、圈出关键词或关键句。4、画图找关系。5、列出等量关系式。6、列算式。7、计算结果。8、检查。(用不同方法检查)
        有如此详尽的解题步骤,再经过潜移默化的渗透,孩子们就算是依葫芦画样,那么经过长久的训练面对问题也是能探知一二的。
        四、计算能力是硬核,又快又对是关键。
        计算看似简单,然往往失分最多的就是它。因为计算貌似简单,导致很多同学掉以轻心,从而拿不到高分数。如果每道计算的正确率保证了,那么学生的及格率基本也就保证了。整个小学阶段主要以计算为主,20以内加减法和乘法口诀是根本也是关键!其次是四则混合运算和运算律。而运算律里面的乘法分配律是最容易出错的,很多同学不能熟练掌握,主要是乘法分配律正反皆可运用,不易掌握,所以多做多练是关键。最后就是分数、小数和方程了。虽说是计算也要重视解题技巧,否则无法提高速度,题目答不完成绩自然不会很高。
反思小结:
        说了这么多,都是平时在用的一些不成熟的复习方法,希望能够抛砖引玉,给大家一些小提示,有效提高复习课的实效性,联手攻克复习课难上的魔咒。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