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艳
合肥一六八新店花园学校 230000
摘要:随着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断推广应用,不仅为小学语文教学增添了活力,而且提升了语文教学效果。因此,本文首先对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然后重点分析了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以此更好促进小学语文教学。
关键词:微课教学模式;小学语文;应用
引言
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微课的推广应用,微课通过视频作为传播载体,对于现代化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在教育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微课”已经成为了现代教育中的热门教育手段,成为了教师突破教学重点难点、优化教学形式和内容的有效途径。有人说: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之间有天然的契合性。而微课作为信息化教育的一种表现形式,将微课有效地整合应用于小学语文的教学,则有助于实现好的教学效果。当前,小学语文教师应当结合微课的主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语文教学,不但优化语文学科教育,提升语文教学课堂。
1、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每一名教师都明白的道理。然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教师的教学能力、业务水平以及教学手段而言都有很高的要求。在小学阶段,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知识一般处于启蒙阶段,因此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微课作为一种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具有较强视听功能的教育手段,将微课与小学语文的教学有机整合起来,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例如,因微课具有较强的视听功能,能够瞬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在课堂导入的过程中使用微课,可以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丰富多彩的微课上,取得好的语文教学效果。(2)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传统课堂上,语文教学都是教师进行课堂讲解,学生在课堂上处于被动的地位。此种单一的教学方式,教学效果不明显。将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整合应用,此种灵活的视频教学模式,对于语文教学效率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一方面,教师通过微课的应用进行课前预习阶段的学习,进行翻转课堂的教学,学习结合教学任务以及教学目标,通过微课进行课前自主学习,以此构建翻转课堂,学习依据教师的学习任务,进行自主学习,以此提升教学的整体效果。此外,在课堂之上应用微课之外,还可以在课堂之下进行微课的应用,课后复习环节中应用微课能够让学生更为主动的学习,以此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优化教学整体结构,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
2、小学语文教学中微课应用的对策
2.1结合教学内容制作微课课件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而言,课堂时间是十分有限的,这就需要教师提前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工作,尤其是课堂内容的安排和讲解工作。另外,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小学生在理解能力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也要求教师根据课堂内容进行一定的调整,进而提高语文教学的针对性。微课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需要教师充分考虑上述因素,从学生需求、兴趣爱好以及教材内容特点出发,制定具有针对性、科学性的微课课件。具体而言,一方面,教师需要合理选择教材中的重难点内容,并将其在微课课件上呈现出来,使学生能够明确需要掌握的知识;另一方面,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微课教学模式的信息化特征,将课堂内容以更加形象生动的方式呈现出来,借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讲解《记金华的双龙洞》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从游客的角度出发,带领学生探究双龙洞的游览顺序和景物特征。由于小学生在认知能力方面存在不足,对于各种文字性的描述缺乏想象力。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双龙洞景观的相关图片和视频,将其融入微课课件的制作中,并在课堂上展现给学生。通过视频,学生能够直观感受到双龙洞从洞外到洞口,再到洞内的不同景物特征,这有助于深化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语文课堂质量。
2.2用微课提升习作能力,切入疑难
小学是习作的启蒙阶段,而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微课如一缕春风,以其“短、小、精”的优点,丝丝缕缕渗透到学生习作的方方面面,尤其解决了学生“不知道怎么写作文”的难题。事实上,学生在进行某次具体习作时,困惑点、疑难点都不一样,如果按照传统的大班化、共性化的方式去指导,势必不能照顾到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微课恰能很好地弥补这一缺陷。学生在习作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有的放矢,选择合适的微课去观看,解决自己的疑问,从而提高习作水平。例如,笔者在指导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习作话题“记一次有趣的游戏”时,从学生的实际学情出发,制作“如何从侧面刻画人物内心活动”、“场面描写”、“环境描写的作用”等方面的微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自主选择对应微课重点观看,课下还可以进行反复观看学习。
2.3整合微课,丰富教学资源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由于篇幅的限制,学生从课本中学习的知识是有限的。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制作微课课件的过程中,应该从教材内容出发,为学生展示与之相关的多方面知识点,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延伸。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学生的知识结构得以丰富,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另一方面学生的兴趣得以激发,能够促使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学习。另外,教师应该将这种做法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在课下积极查阅资料,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例如,在讲解《暮江吟》这一首古诗时,教师除了针对古诗内容进行详细讲解之外,还可以在微课课件中加入有关这首古诗的拓展知识,包括创作背景、作者介绍以及名家点评等。通过这些知识点的拓展,学生能够了解到作者在外任过程中心情畅快写下此诗,这对于深化学生对于故事的理解具有一定作用。另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拓展“吟”这种诗歌体裁,并帮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同种类型的古诗,为学生构造完整的知识框架。
2.4创设更加合理的教学情境
活跃的课堂氛围对于学生的积极性能够起到极大的调节作用,能够使得学生尽快的参与课堂之中,是提升教学效果的重要方式。因此,小学语文课堂之上,通过创设优质的课堂情景,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在微课课件中加入各种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视频资料,并在课堂导入环节展示给学生,这样就能创设出更具趣味性的教学情境,也能够促使学生在后续的教学活动中主动跟随教师的步伐,提升整节课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解《蟋蟀的住宅》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应该提前查阅有关蟋蟀住宅的视频资料,并将其加入到微课课件中。在课堂的导入环节,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视频内容,并向学生抛出疑问:这一住宅是谁建造的?其中的内部结构具有何种特征?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也为后续的课文讲解作了铺垫,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快速融入课堂,并紧跟教师的节奏学习相关知识。另外,教师在导入环节中设置的疑问也能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素养。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中仅仅通过教材,已经难以满足当前学生对文章的理解,通过微课可以更为生动地提升学生对教材的理解,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欲望,激发对语文学习的学习兴趣,切实加强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综合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潘昌玲.小学语文教学中微课的有效应用[J].当代家庭教育,2021(03):132-133.
[2]夏多海.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微课应用研究[J].家长,2021(03):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