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运彩
广州市花都区花东镇七星小学(金谷校区) 邮编 510890
摘要: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对他们进行相关方面的培养以及锻炼,是必不可少的。本文对小学阶段的语文课堂中,教师组织各种教学活动,采取相关的措施,提升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丰富学生知识储备,进行了初步的分析探究。
关键词:语言能力训练,有趣语文课堂,小学,语言应用
一、创设环境,拉动学生学习效果提升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进行语文课堂的学习,不仅仅是要让他们通过对课本进行学习,掌握各种基础语文知识,同时还需要通过语文课堂的教学,让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得到提升。因此就需要语文教师在课堂中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来帮助学生进行语言能力训练,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比如说,教师在讲述《穷人》这一篇课文的时候就可以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来看待文章中的思想,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对于这一篇文章,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性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文章中桑娜的做法是对的吗?如果你们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家里面是非常贫穷的话,会领养无依无靠的孤儿吗?”教师就可以将学生分为两部分,让学生以“桑娜的做法是否正确,以及他们是否应该领养这两个孩子?”为论点展开辩论。将学生分为两个部分,其中一部分的论点是桑娜的做法是正确的,应该领养这两个孩子。另外一部分学生的论点是桑娜的做法是错误的,他们不应该领养这两个孩子。让学生结合课文中的内容以及其中的环境背景来进行论述,结合自身的论点,在课文之中去寻找相关的论据。
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经验相结合,定期开展有趣的语文辩论课堂。比如教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口语交际《与朋友相处的秘诀》,课前可以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想一想,你有哪些好朋友,他们为什么能成为你的好朋友,你们平时是怎么样相处的,从而提炼出自己与朋友相处的秘诀。在课堂上通过讨论交流,轮流做记录员,把握记录、整理信息的要点,最后推选代表根据整理好的小组意见,把大家的意见逐条说清楚。
类似这样的活动,不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还提升了学生的应变能力。
二、贴合书本,开展多元教学活动
(一)结合习作要求展开主题讨论,促进学生习作素材积累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之中,为了践行提升学生语言能力这一目的,需要对学生的语言能力进行训练。因此,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之中,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师就可以结合课本中的内容与学生进行交流,鼓励学生表达自身的想法,或者介绍自身的生活环境。比如说在讲述《北京的春节》这一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对课文进行熟悉与阅读,然后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状况,对自己所了解的各种风俗习惯进行讨论。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可以提问学生“同学们,知道课文中所说的腊八节泡腊八蒜是什么?在腊八节这一天你们家里面会泡腊八蒜吗?”接着再对学生进行引导,鼓励学生思考与表达。“同学们,你们在过腊八节的时候,家里面的习俗是怎样的呢?也就是每一年的腊八节这一天需要做什么呢?”鼓励学生在课堂之中进行积极地发言,与其他同学分享自己在春节以及腊八节所过的生活,讲述自己家乡当地的风俗特点。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将其他同学的家乡的风俗习惯记录下来,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之中积累大量的习作素材。
(二)剖析课文内容进行情节交流,强化学生文章理解能力
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理解能力或者感知能力方面发展不够完善,在对课文进行阅读理解的过程之中,还需要教师对他们加以帮助,在恰当的环节进行引导。面对比较难理解的课文内容或者部分重点课文内容,为了让学生便于理解或者加深学生的印象,教师可以将课文中的重点环节进行重点讲述。可以让学生对课文中的某个情节进行深入地研究讨论,不仅可以让学生对课文中的重点内容进行掌握,同时也能够让学生们对课文内容进行更加深入地理解。比如讲述六年级下册的《腊八粥》这一篇课文的时候,课文里面有大量的对话环节,营造了非常温馨和谐并且喜悦的腊八节氛围。为了加深学生对该篇课文的理解,教师就可以对该文章的内容进行深入地剖析。选取部分情节,让学生之间组成小组,让学生扮演其中的小孩子和母亲,进行对话交流,加深认识。同时,教师还可以对学生进行恰当的指导。“在过节日的时候,你们的父母会给你们做好吃的吗?如果看到了妈妈在做好吃的,你们会是怎样的心情呢?会不会特别期待吃呢?”让学生通过回忆与想象,领悟出文章表达的情感,进一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但帮助学生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还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能力。
三、激励教学,优化学生学习状态
(一)巧妙建立背诵内容奖励机制,积累大量语言应用经验
在小学阶段,通过背诵指定的课文内容,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语言素材,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写作水平。在背诵的过程之中,老师需要引导学生对所背诵的内容进行理解,才能够提高背诵的效率以及质量,把握背诵的本质。为了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让学生掌握到课文中的重点以及经典内容,进行相关段落的背诵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之中,大部分小学阶段的学生都认为语文课文以及古诗词背诵是具有较大难度的。学生不愿意背诵,并且没有主动背诵的积极性,将会降低语文教学的质量。因此,教师就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学生的背诵积极性进行激励。比如说,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师在讲述六年级下册的《古诗三首》这一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制定出相关的奖励机制,从而对学生的背诵积极性以及斗志进行激励。在学习了其中的三首古诗之后,教师就可以布置背诵内容,让学生将其中的三首古诗背诵下来。但是为了充分地激发出学生的背诵积极性,就可以在课堂之中安排相关的背诵比赛。让学生先选择三首古诗之中,自己最喜欢的一首古诗进行背诵,看谁最先将一首古诗背诵下来,第一个背诵完成一首古诗的学生可以获得奖励。其次是对于第一个将三首古诗全部背诵下来的同学,也进行相应的奖励。同时还可以让最先背诵完成的学生将自己的背诵技巧以及方法讲述给其他学生,与其他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掌握到进行课文以及古诗背诵的技巧与方法。
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让学生对需要背诵的课文内容加深理解,同时还能够不断地提升学生的记忆能力。让学生进行相关背诵经验的交流讨论,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使得课堂教学氛围更加的和谐,让学生之间能够相互进行学习。通过这样的奖励机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背诵积极性,提升了学生对于语文学习以及课文背诵的热情。能够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语言应用经验,背诵理解经典语段,有助于学生将各种经典语法进行灵活应用,促进语言应用能力提升。
(二)科学鼓励学生开展好书推荐,丰富学生课外知识储备
为了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奠定良好的语言应用基础,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也要注意所阅读的书籍的品质,需要选择适合学生阅读的并且品质较好的书籍。因为如果在阅读的过程之中没有选取品质较好的书籍进行阅读,那么将会大大的降低阅读的质量以及效果,只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并没有获取到相应的知识积累。因此,在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让学生丰富知识的过程之中,教师可以组织相关的活动,鼓励学生给其他同学推荐出品质较好的书籍,教师也可以将自己认为高品质的书籍推荐给学生阅读。比如说,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师在讲述六年级下册的《鲁滨逊漂流记(节选)》这一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将课文前的故事梗概带领学生进行阅读,让学生了解该文章所想要讲述的主要内容。然后再带领学生将其中的节选部分进行学习与阅读,感悟其中的思想。同时,为了加深对主人公鲁滨逊的认识,鼓励学生在课后可以购买该书籍来进行阅读,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通过书籍接触到更加广阔的世界,同时也能够锻炼学生的想象力,与作者还有故事的主人公进行了一次灵魂的交流。
在课后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借助阅读课或者“课前三分钟”,让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轮流为其他同学推荐好书,将自己认为比较好的书目以及其中的主要内容进行讲解。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激励学生进行更多的课外阅读,同时还能够让学生学会分享,引导学生对自己所阅读的书籍进行总结概括,提升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
四、结束语
总的来说,为了丰富学生知识储备,提升学生的语言应用等能力,就需要教师采取相关的措施,开展生动有趣的课堂进行相关的语言表达训练。这样不仅能够使得小学阶段的语文课堂变得更加高效,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语言能力进行提升。对于学生而言,这是一项重要的能力,需要教师加以引导和培养。
参考文献
[1]昊秀娜.浅谈如何进行小学语文教学的语文调练[J].祖国(教育建设),2018(5):143-144.
[2]洪舒怡.让语文训练快乐起来——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言文字训练[J].教师,2018(13):148-149.
[3]梅可芳.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训练能力的培养[J].教育艺术,2018(10):165-166.
[4]郑雪锋.践行直现的语言训练[J].小学教学参考,2018,1(22):47.
[5]武小玉.探讨语文教学中的语言训练[J].中国校外教育(中台刊)2017.2(12):38-38.
[6]张芳.试论语丈教学中的语言训练[J].时代教育.2018.3(4):85.
[7]陈清.语文教学中语言训结的特点分析[J].文学教育(中).2018.4(7):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