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志华
内蒙古赤峰市林西县实验小学
摘 要:小学教育是基础,而小学语文教育更是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它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的,小学语文教育的价值取向与独特体验则成为重中之重。通过小学语文教育价值取向的重要性、确立以及小学语文教育的几点建议以及价值取向与独特体验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价值取向;独特体验;语文教学建议
一、小学语文教学价值取向的重要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价值取向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语文教学有着丰富内容的特点,每个人对语文学习的理解和知识的接受能力不同,但是由于语文教学丰富性和独特性的特点,会对学生产生深刻的、重要的影响。正因为如此,强调语文学习的价值取向,也是保证每位同学取得更好的语文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2)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学生的学习也不仅仅局限于语文教材和语文课堂,学生可以接触到更丰富、更多元的内容,学习语文的感受也是越来越多。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帮助同学们接触、学习到更有价值的知识。
二、小学语文教学价值取向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很多小学语文的课堂上都存在以教师为主导的问题,站的大人角度设置问题以及设置相关的教学内容。可是,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们来说,他们的心智还不成熟,对问题的认识和思考还是通过感知表像,这就造成了教师在课堂上的理性引导,学生不能充分理解,产生困惑,使得整个课堂失衡。同时还出现了感情过度渲染、理性演绎的关注越来越少,所以更应该关注语文教学主体价值缺失的现状。语言作为一种交流工具,可以改变人们的人生状态及心理体验,从而改变人的感知方式、性格、思维形式等。正确价值观的缺失使得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互动不强、角色定位不准确,逐渐对语文学习失去兴趣[1]。
三、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价值取向的树立
1.依据学生的发展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小学语文的教学任务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发展和学情来确立正确的、合理的教学价值取向。就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来看,不立足于学生发展的价值取向问题,也是层出不穷。有些老师不考虑学生的共性特点、个性特点等问题,偏离学生发展的目标,空谈有效的教学策略。在学习某篇课文
时,应该先分析处于这个阶段的学生对社会的认识比较肤浅,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正在形成的初级阶段。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篇课文叫《小鹰学飞》,课文叙述了小鹰跟着老鹰学飞的过程中,老鹰给小鹰不断提出更高的学习目标,鼓励和帮助小鹰不断地实现目标,让小鹰明白学海无涯的道理。那么,这篇课文的价值取向就是让学生去体会学无止境的精神。“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通过对课文的反复诵读,形成初步的认识,再以设置问题的方式,如学生遇到类似问题,要怎么处理?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2]。
2.结合课文内容确立教学的价值取向
语文课文由字、词、句、段等组成,每篇课文又都具有不同的内容、中心思想,让学生学会课文的基础性、知识性内容是基本的教学价值取向,但这还不是全部的教学价值取向。
其实,每一篇课文的价值取向都是不尽相同的,就整个小学语文来说,语文课堂应该为提高小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培育和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充分发挥作用。以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价值取向的目标,通过课文内容的学习,通过不同的课文内容确定跟课文内容相符的正确的价值取向。例如《青蛙看海》,文章描述了小青蛙没有强有力的翅膀、像小鹿一样善于奔跑的长腿,登不上高高的山峰,但是后来在松鼠的帮助和鼓励下,终于能够登上了山顶,看到大海的美丽壮阔。所以,这篇课文的价值取向就应该是让学生学会发现自己的优势,利用自己的优势,克服困难,实现梦想。对于同一篇课文,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要去深挖其利用价值。例如《做一片美的叶子》,应该让学生感受到作者字里行间洋溢的思想感情,让学生反复诵读,使得课文的价值取向更好地实现。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应用学生朗读、课堂讨论、老师讲解等方法,使得课文的价值取向清楚、深刻。
四、“价值取向”与“独特体验”的关系
下面以本人教学《狐狸和乌鸦》一文时为例,对这一观点加以说明。(本文内容概述:狐狸为了骗乌鸦嘴里的肉,夸乌鸦长得漂亮,唱歌也好听,叫乌鸦唱歌,乌鸦一唱歌,嘴里的肉就掉到地上来了,狐狸叼着肉一溜烟地跑了。)
……
师:今天我们学了这个故事,你知道了什么?懂得了什么?
(引发孩子们思考讨论)
生:狐狸聪明,遇事肯动脑筋。
生:不,狐狸不诚实,狡猾。
生:乌鸦老实,受了骗,可怜。
生:不,乌鸦爱慕虚荣,才上了当,活该。
……
问题一出,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由于意见不同,形成了两派,各抒己见,进行了激烈争论。此时面对学生不一样的独特体验,作为“裁判”的老师,简单地肯定与否定是不能真正解决问题的,这就需要老师在肯定与否定之间作一个引导。此时我给孩子们作了这样的讲解:狐狸的确有聪明的地方,遇到困难能积极主动想办法解决,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但是狐狸把聪明用错了地方,没有把聪明用在诚实劳动上,而是用来骗人——欺骗别人的善良来谋取私利。狐狸这样做,不再是聪明,而是令人讨厌的狡猾,狡猾是要害人害己的,这不是我们学习的地方。这样既肯定了部分学生认为“狐狸遇事肯动脑筋,善于思考”的独特体验,又顺理成章地把学生不完美的独特体验引入到正确的社会主流价值观上。
对于乌鸦的看法,同学们的两种理解都没有与当今社会核心价值观相违背,应该得到理解与尊重,我在这个时候也给孩子们做了概括:乌鸦的确是不幸的,不管是无知还是爱慕虚荣,都要汲取教训,时刻都要保持头脑清醒,特别是面对诱惑,要经得住考验,从而避免上当。在对待乌鸦的态度上,也充分说明了语文材料的丰富人文内涵对学生会产生多方面的熏陶感染,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也是多元的,我们要树立多元意识,只要学生的认识没有违背真善美的原则,不违社会核心价值观,就应得到认可。
综上,《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映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重视语文的熏陶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我们的语文教学更应该首先站在正确的价值取向基础上,把“培养什么人”放在首位,才能更好地去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总之,语文教学应特别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进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参考文献:
[1] 孙建军.提倡多元理解尊重独特体验[J].基础教育论坛,2019(13):40-41.
[2] 虞大明.略读课文教学的价值取向[J].中国教师,2018(9):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