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第7期   作者:刘恒明
[导读] 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思维能力

        刘恒明
        重庆市江津区石门小学校  重庆 402292
        【摘要】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语言构建能力,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此,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教师应应用体验教学,锻炼学生审美鉴赏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激活学生思维;拓展延伸,提升学生文化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教学
        语文学科是小学阶段比较基础且也是重要的一门科目,学生学习该学科不仅有利于提高自身思维能力、语言应用能力,还有利于提高自身人文素养、审美能力等,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但要想提升学生核心素养,还需要教师结合小学生心理特征和认知特点改革教学方法。由此可见,教师应深入思考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1.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作用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指的是在教学中将学生语文学习与语文实践有效结合,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人格[1]。其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很大的差异。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教师应重点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加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促进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主要具有几个方面的作用。
1.1激发学生思维能力
        学生在学习中掌握了语言运用技巧后可于语言环境中正确理解其中的意思。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自身价值,加强引导学生,使学生在学习中透彻阅读、掌握和理解文本内容,鼓励学生在学习中自主思考并理解文本内容,提升学生思维,强化学生对语文基础方法和技能的掌握[2]。
1.2提高学生语言构建能力
        语文学科是整个学习生涯中比较基础的一门学科,学习的关键是认字、造句以及写作,这个过程的学习时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识字是学习的开始。以和谐素养为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教师应加强学生进行语言构建方面的训练,强化学生掌握不同词语在不同环境中表达的含义以及情感色彩,提升学生词语运用能力。
1.3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可以说汉字是我国最古老的一种语言文化,是人与人之间情感沟通的重要媒介,语文学科的学习不仅是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还有利于提升学生爱国情怀[3]。教师在教学中应主动引导学生学习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使学生在学习中把握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增强学生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使学生自觉继承并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2.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传统教育理念下教师在课堂上以自我为中心,整个课堂上教师以传授知识为主。课程改革后教师更新教育观念,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核心,紧跟课程改革步伐,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为此,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2.1应用体验教学,锻炼学生审美鉴赏能力
        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主要在课堂上带领学生分析课文,整个课堂上都是教师一个人唱独角戏,学生在学习中比较被动,很少参与课堂学习活动。而核心素养导向下教师注重采用体验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中得到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强化学生感悟文本,使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以此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为此,笔者在教学中发挥了多媒体的优势给学生创设了直观、生动的教育情境,调动学生走进情境的积极性。以学习《题西林壁》这部分内容为例,笔者借助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了几张不同角度的庐山风景照,并给学生播放庐山宣传片的视频,使学生仿佛置身于庐山一般。紧接着笔者鼓励同学们结合刚才的图片和视频说一说自己看到的庐山,以此锻炼学生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使学生体会不同观看视角下看到的不同景物,由此引出结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上述教学环节中笔者结合多媒体设备强化学生直观地了解庐山的景色,使学生在体验教学中深刻体会古诗中表达的哲理[4]。
2.2小组合作学习,激活学生思维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该方式具有很强的吸引力,生生之间在学习中可共同探讨某一话题,也可以与小伙伴主动分享自己的看法,调动全体学生参与小组合作积极,使学生畅所欲言,锻炼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激活学生思维。以教学《夸父追日》这篇文章为例,笔者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探讨“夸父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个话题。问题提出后同学们自主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学生认为夸父特别勇敢;有的学生认为夸父有点傻,人是跑不过太阳的;有的学生说夸父身上的毅力值得我们学习......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整个课堂活跃起来,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学会从多个角度评价人物,且汲取夸父这一人物身上的优良品质,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
2.3拓展延伸,提升学生文化素养
        教师开展语文教学活动时应加强拓展延伸,科学设计主题活动,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自主收集并给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素材的机会,通过拓展延伸教学拓宽学生知识面,潜移默化地增长学生见识,使其积累更丰富的素材,这对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具有促进作用[5]。以教学《精卫填海》这篇文章为例,从内容上分析,文章主要通过精卫填海的故事表达古代劳动人民想要征服大自然的欲望。实际上,我国古代不少神话都是探索人与自然、人与神之间的故事。为此,笔者就这篇文章进行拓展,鼓励同学们利用课后时间自主收集相关题材,从同学们收集的内容相当丰富,有学生收集了神话人物,如神农、普罗米修斯;也有的学生收集了神话故事,如夸父逐日、女娲造人等。学生在此环节中掌握了更多知识,强化对国内外文化的了解,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文化素养。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加强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使学生在参与语文学习活动中逐步提升核心素养。与此同时,教师应在传统教学基础上优化教学设计,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关键词】
[1]朱嫣. 探究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J]. 新课程导学, 2017(7):47-47.
[2]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J]. 时代教育, 2017(18):157.
[3]刘贤德. 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J]. 课外语文(下), 2019(12): 10-10.
[4]谭珍. 基于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探讨[J]. 文渊(中学版), 2019(5):469.
[5]林玉玲. 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研究[J]. 才智, 2018(10):169-16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