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要追求“曼漫慢”—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第7期   作者:张天瑶
[导读] 虽然目前的高中语文教学依然是一个高强度、高压力的应试教育过程

        张天瑶
        浙江省金华市孝顺高级中学  321000
        摘要:虽然目前的高中语文教学依然是一个高强度、高压力的应试教育过程,但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教师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也应当要有所追求。尤其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更应当秉承耐心与细心,“曼漫慢”的节奏与效果,帮助学生一步步领略到古诗词所营造的意境之美。
        关键词:语文教学;意境;感悟;古诗词
        语文作为高中教学环节中同时具有成绩意义和生命美感的学科,在学生情感的注入性上有着更加丰富的生动感。
        而古诗词阅读历来是中学语文课程教学中极为重要的环节,经典诗词的学习与领会既是对语文学科理论的掌握,更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鉴赏与传承。通过对古诗词的学习与鉴赏,可以使学生领略到文学艺术之美所营造的意境,享受到更高层次审美艺术所产生的质感。而要让高中生能够形成“自出于吾心”的感悟,就必须培养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在此过程中,高中语文教师应当做好积极引导的工作,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学习和鉴赏古诗词的浓厚兴趣,为提高学生对意境之美的感悟能力做重要保障。
一、语文教学要追求“曼”
        就“曼”字来说,在教育的过程中,学生的成就感很重要,这是学生克服苦难努力学习的重要动力,所以在教育过程中,我们教师要懂得不时展现教育的“曼妙”,不断地挖掘学生的优点,真诚的赏识学生,毫不吝啬的赞美学生,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体会到学习的充实快乐甚至知识的美好。[1]
(一)以想象能力的激发作为诗词教学的前提条件
        诗词的意境通常会与欣赏的行为紧密结合在一起,以欣赏作为意境感受而形成想象的结果。诗词是想象作用于创作而形成文体表现。同时作为诗词鉴赏中不可缺少的基础,想象是感受诗词意境之美的重要活动。因此,在古诗词的阅读过程中,应当细心地抓紧意境,并对诗词的内容进行情景再现化,使每一名读者都能够在丰富的想象中感悟到作者的情怀与心境。比如,在学习《沁园春·长沙》这篇文章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通过朗读课文,想象毛泽东在面对万山红遍的美景时的所见所闻,感受他既赞叹山河壮美,又悲愤山河沉沦的复杂心情,以及以天下为己任的雄心壮志。学生作为个体,每个人对课文的认知思考角度不同,所以教师要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给予学生鼓励,挖掘学生的优点,帮他们燃起学习的信心。
        在古典诗词的教授之中,授课的语文教师应当通过启发式教学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并结合诗词内容的艺术表现形式,带学生进入意境之美。由此,促进学生通过想象能力的培养去提高艺术鉴赏能力。要通过教师的所想、所感、所悟做好诗词道德深度与细腻度的教学。此外,利用诗词学习中所设计的问题进行提问,通过提示启发学生对文字描绘美景的亲临感,让文字构成的美景浮于脑海,从而使学生在愉悦之中步入诗词所描绘的美景之中。
(二)名家名句的反复揣摩
        作为古诗词所包含意境之美的名家典句,能够唤醒每一位读者已经形成的感性认知与理性认同。所以,通过对古诗词的鉴赏可以更加直观地领会名句所包含的内容和蕴藏的情感,感悟到作者的心境与意境。例如,杜甫《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是后人不断吟诵的佳句。

授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求学生对诗句做到字斟句酌,通过思考与讨论明确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作者通过仰望茫茫边际看到落木萧萧而下的荒野、俯视奔流不息的大川的场景描绘来表达内心的情感舒张。在学习过程中,授课教师应当要求学生对重点词语,诸如“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变得更加形象化,能够通过文字的描写感悟到秋风萧瑟、落叶纷纷、长江汹涌、层峦叠嶂的景观,表达出面对现实社会而流露出的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情感伤痛。[2]以景化人,作者用神奇妙笔勾勒出景色背后人的惆怅。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名家名句进行反复的揣摩和思考,从诗词歌文中感悟到诗词意境之美。
(三)以不同问题的欣赏领会感悟诗词意境之美
        利用描写内容近似的古诗词进行细致化比较欣赏,能够更好地使教师带领学生感悟古诗词艺术的魅力,形成学生比较式鉴赏能力的构建。虽然都是描绘景色营造意境,但表达出的情感会因为描绘内容与对象的不同而表达出作者不同想法与情怀。作为授课教师应当积极引导学生培养比较学习法,能够更好地通过对比而欣赏感悟诗词意境之美。[2]
二、语文教学要追求“漫”
        教育也是一个全方位的学科思维扩散的训练,特别是现代社会信息技术高度发达,对学生的教育更需要有全科培养的意识,努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这就是教育的“漫”。学生对于具体学科的学习需要进行拓展延伸,提高学生思维的广度、深度和高度,很多教师也很注重发散思维的训练,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些也都是教育过程“漫”。
        比如在学习《琵琶行》这一篇文章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让学生通过听音频、看视频了解琵琶演奏,理解琵琶的音色特点,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带着所掌握的琵琶特点,体会诗人要表达的情感。这样的教学方式,更能使学生快速地把握文章主旨,带入作者感情,快速消化课文内容,提高学习效率。
        举一反三,拓展延伸。教师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向学生讲述关于乐器琵琶的知识。学科都是相通的,音乐和语文知识是紧密相连的。在学习课文的同时,掌握相关的音乐知识,这是现代教育新教学模式的优势,融会贯通,语文知识需要“漫”积累。
三、语文教学要求追求“慢”
        语文教学是一门“慢”的艺术,对学生的熏陶和感染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是一个耳闻目染、潜移默化的渗透过程。“慢”意味着心境放缓,古诗词是经历几千年的文化优胜劣汰而传承下来的,需要学生耐着性子去品酌。语文教学也应如此。面对高中教学需要的快节奏,教师更应当利用长远眼光看待语文教学内容传授的技艺方法,秉承耐心去做好引导以及答疑解惑,用慢、稳、温的思绪与情怀,让学生感悟到古诗词的艺术魅力,使他们在学习鉴赏的同时不断内化知识并形成积累,帮助学生更好的喜欢上古诗词,将中华的传统文化不断传承下去。[3]比如在学习《念奴娇·赤壁怀古》时,作者借古抒情,以被贬谪之身感慨功成名就的千古英雄,虽然有未能成就功业的遗憾,但更多的确是表现其旷达的人生态度。这种复杂的情感,很多学生都难以理解。这就需要教师引导他们知人论世,吃透课文内容,慢慢体会。
结语:语文学习是终生的,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我们应当适时把控节奏,在舒缓中融合多一份的耐心,努力达到教学的期望。尤其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应当更加追求“曼漫慢”的节奏与效果,让高中语文教学不再属于应试体制下浮躁的表现。
参考文献:
[1]崔干行.谁让语文变得有趣[M]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1)
[2]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05)
[3]唐涛,周名成.名著鉴赏辞典[M]远方出版社,2005(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