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后进生的转化对策探讨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第7期   作者:韦定芬
[导读] 学生个体化差异的存在,是目前影响课程高质量教学目标实现的重要因素

        韦定芬
        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大河镇丰乐社区和平小学   558103
        摘要:学生个体化差异的存在,是目前影响课程高质量教学目标实现的重要因素,为此在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下,确保“后进生”转化工作的规范化开展,是教育工作者课程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鉴于此,本文主要立足小学语文教学,就“后进生”转化有效性对策进行了深入剖析,以此在改善当前课程整体教学现状的前提下,促进语文教育事业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后进生转化;有效性策略
        引言:所谓“后进生”是指在课程教学和学习中,学习成绩、习惯以及态度偏离常规的学生群体,伴随素质教育体系改革的不断深化,“后进生”转化成效受到了各界高度关注。就目前来讲,由于“后进生”出现因素具有多样性,因此在课程教学改革中对教育教学模式进行不断优化,不仅是有效改善当前后进生转化效果不佳的重要渠道,同时在全面改善当前教育教学现状、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等方面也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一、采取“对话教学”,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
        在语文课程教学中,教师理念传统化、模式老套化以及家庭因素等是导致“后进生”出现的重要原因,而相比常规学生,“后进生”的主要表现有学习不努力、上课不集中、作业书写马虎等,在“后进生”转化工作开展过程中,为改善当前教育教学现状,促进他们的全面化发展,在教学中教育工作者可采取“对话教学”,通过与“后进生”的构建交流在了解他们问题所在的同时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帮助他们树立学习自信心。在传统应试化教学中,教育工作者普遍采取“说教式”的教学模式,沟通的单向性在削减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极易导致学生抵触情绪的产生,由此极大地影响了后期各项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为从根本上有效地解决上述教学问题,教师在与学生沟通交流时,需明确相比优生,“后进生”具有极强的自尊心和自卑情绪,为保证交流工作的高效性教师需站在学生角度,以一种“平等”态度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在全面掌握和了解学生心理状态的前提不断向学生传递“你可以”、“你能行”的观点,在学生取得成功时给予他们肯定和表扬,以此在循序渐进中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
        二、采取“游戏教学”,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后进生”在课堂教学中主观能动性的孱弱化,是影响课程整体教学质量及学生全面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后进生”转化工作开展过程中,如何充分调动他们自身课程活动参与积极性,是课程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相比优等生,“后进生”对周边环境具有极强的敏感度,故而在转化工作开展时为全面提高转化率,语文教育工作者可采取“游戏教学”模式,通过营造契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教学氛围由此在消除学生抵触情绪的同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小学阶段“爱玩”是每个学生的天性,为改善当前教育教学现状,确保高质量教学目标的实现,在落实“游戏教学”时,为有效激发学生的内驱学习动力,教师需通过综合考虑学生实况,在秉承“适度”原则的前提落实相关教学工作,以此来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只有一个地球》授课时,为全面提升“后进生”的转化率,在课程教学时教育工作者可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在综合考虑“后进生”实况的前提下创建“游戏情境”——带领学生走出教室,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发现社会生活中的不良现象和行为。通过采取“情境教学”,在有效调动学生主体作用充分发挥的同时,教育工作者还可要求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制作“文明标语”提示,以此在加深对课文内容认知和理解的同时帮助学生记忆汉字书写,最终也为他们身心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三、采取“角色互换”,激发后进生的学习兴趣
        在传统应试化教学中,教师“教”和学生“学”相脱节问题的存在,在增加“后进生”学习心理压力的同时,在很大程度上也不利于“后进生”转化工作的高效化开展,因此为改善当前转化现状,在课程教学中教育工作者可采取“角色互换”的方式,通过将“教”和“学”进行有机结合,在消除学生对课程抵触心理的前提下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下,课堂教学主体由教育工作者转变为小学生,因此在“后进生”转化工作实施过程中教育工作可通过与学生进行角色互换,通过让学生开展教学工作在强化他们自身责任感的同时也能促使其更加认真地研读教材内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作为小学教育体系的基础性学科,在转化工作落实时为确保转化取得成功,教师还需根据“后进生”不同情况(读书不连贯、作文写不好、学习态度不认真)采取针对性措施,保证他们在掌握学习技巧的同时敢于表现自我。
        在《石灰吟》授课时,教师可通过挑选一名“后进生”来开展教学工作,在讲解过程中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与此同死教师还可系统化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在学生讲解结束后后教师可通过适当提出“文章主旨是什么?”、“文章动词的使用有什么意义?”以及“诗人表达了怎样情感?”等问题,在考察学生对文本内容理解度的同时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以此来加深他们对课程内容的认知和理解。
        四、结语
        总的来说,作为班级的一份子,“后进生”的存在是影响课程高质量教学目标实现的重要因素,为有效地改善当前教育教学现状,确保“后进生”转化工作的规范化开展,是现阶段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孙秀芬,陈金国,徐涛涛.浅议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转化后进生[J].教育科学(引文版),2015,12(12):122-125.. 
        [2]何春平,李薇薇,张平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转化后进生[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9,05(01):179-180.
        [3]朱静,徐海华,张建东.浅谈小学语文教学如何转化后进生工作[J].情感读本,2017, 10(032):120-1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