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数学“少教多学”教学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第7期   作者:柴梅
[导读] 随着国家教育机制的改革,学校也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

        柴梅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东关小学      733300
        摘要:随着国家教育机制的改革,学校也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少教多学”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思维模式,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但是这里的“少”和“多”并不是指量的多少,更多的是指在效果上的层面,从而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基于此,文章对中小学教学中的教学现状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解决措施。
        关键词:中小学数学;少教多学;教学策略

引言:“少教多学”从另一个层面上来理解也就是“授人以渔”,不仅可以教会学生知识,更能够教会学生思考的能力和发现问题的本领,从而有助于学生各方面的综合发展,在“少教多学”的课堂上,老师可以利用更少的时间讲解最有用的知识,从而可以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这是当下中小学数学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模式,文章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从而为中小学数学教师提供一些参考。
一、中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和学生之间交流比较少
        在中小学生数学教学中,教学的模式主要是以数学老师为主体的单向教学,老师在整个课程中占据着主导的地位,学生则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很多专业问题也都是老师主动提问,很少有学生自主进行提出,一方面是由于学生已经习惯了这种教学模式,另一方面是因为学生比较害怕数学老师,惯有的教学模式已经固定了他们的学习思维。
(二)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比较少
        当然,在这里主要是指专业课知识方面的交流,学生和学生之间很少有数学方面的交流,一方面是由于老师的教课时长已经占据了大部分的时间,另一方面再加上数学课上繁重的数学习题,从而就更加减少了学生之间的交流。
(三)理论与实践教学脱节
        中小学的数学中包含着大量的公式,教师在教学中也对这些公式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但是由于学生自身的实践性不高,所以并不能灵活运用公式,从而不能在数学习题中灵活运用,在考试时也就不能取得好成绩。
        数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学科,中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也是为了服务于生活,因为中小学生的数学知识主要是一些基本的运算和几何的分析,这些在日常生活中都能用到,从而解决生活中出现的众多难题,但是现在的中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践性并不高,很多内容都只是停留在理论性层面,学生也不能做出清晰理解。
(四)缺乏对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
        中小学数学的教学模式主要是先由老师进行讲解新知识,然后讲解例题,随后就是给学生布置作业,课后也都是让学生练习大量的习题,所以纵观整个教学过程,学生都是处于一个比较被动的状态,对于所有的学习任务也都只是被动的接受,这样并不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从而也就缺少对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比如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如果学生们遇到一道不会的习题,然后老师在台上进行讲解,整个讲解的过程几乎都是以老师为主导,学生即使学会了这一道题,可能再碰到类似的题目时也是不会,因为在前面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只是一昧地教会学生,而并没有教会学生“为什么”,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也就得不到培养,也就不能做到举一反三,从而对所学的知识也不会融会贯通。
二、中小学数学“少教多学”教学策略
(一)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有句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在中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多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学习,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还能够提高学习的质量。老师应该在课堂中多做引导,对于一些知识点应该进行“深挖”,教师可以采取探究式的教学策略,逐步引导孩子,以达到教学的目的。


        比如在学习几何形状的时候,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导孩子从现实中发现更多的几何形状,并且可以追问学生“为什么要这样设计”、“为什么是这个几何形状”、“这个形状有什么好处”等,通过给学生设定疑问,从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二)传授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中小学数学老师不应该只注重教学的结果,更应该注重教学的过程,所以针对于课本中的每一个数学知识点,教师应该为学生制定出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方法要具有普遍适用性,而且要具有可行性。
        比如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少不了习题的练习,针对于众多的习题就算是再聪明的学生也会做错,也会遇到不会的情况,如果对这些错题和空题置之不理,则无法起到做题的作用,这时老师就应该相应引导学生,让其把所有的错题都整理出来,并且有目的性的进行分类,然后再让学生分析错题的原因,从而教会学生正确的做题方式,这样也有利于学生的知识积累。
(三)理论要与实践相结合
        无论是哪一种理论都是来源于实践,同理,中小学的数学知识也都能在生活中找到模型,“少教多学”的最大意义也就是要让学生回归于实践,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能够增加数学在学生心中的亲近感,进而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比如老师在教几何图形的时候,有“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定理,教师除了在课堂上运用公式证明以外,还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自主证明,比如可以在学校里找一个三角区,让学生通过步数进行证明,或者还可以通过测量进行证明。
(四)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也就是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这也是“少教多学”的最终目的。首先教师在教课的过程中不要以自己为主体,应该把课堂的主体转变为学生,再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多问“为什么”,老师不要急于给出答案,可以多留给学生一些时间进行思考,或者可以在课下给学生布置一些任务,从而不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数学老师应该合理控制教课的时长,从而可以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留给学生的这个“时间”要是有用的,且要是有质量的,这就需要老师在讲解的过程中相应转变教课的方式,可以使授课的模式变得更加诙谐有趣,在有趣的基础上再提出更多有趣的问题,从而步步引导学生。
三、“少教多学”的重要性和意义
(一)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少教多学”通过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学生不会对数学课产生厌恶的情绪,会不断提升自己在数学课上的参与感,也能加强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间的知识讨论,可以不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少教多学”的教学方式会让学生逐渐看到数学中的乐趣,从而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可以培养学生探究式的学习能力
        中小学数学老师通过在课堂上多问“为什么”可以有助于挖掘学生的逆向思维,从而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生通过问题的思考很容易投入学习,从而可以培养自己的探究式学习能力,这种能力不只是体现在数学学习上,还会体现在其他学习以及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
(三)可以增强学生的科学素养
        新课标改革以后,国家越来越注重学生的科学素养养成,而中小学数学学习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良好的科学素养不仅有利于学生的知识探究,更能为学生的生活提供指导。
总结:中小学生正在处于不断学习的阶段,对于很多事情都抱有很强的好奇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这一特征制定出相应的教学策略,从而把“少教多学”的意义充分发挥出来;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不可过度追求成果,“少教多学”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应该对学生科学培养,从而促进中小学数学水平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杨东. 小学数学少教多学策略探究[C].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卷二).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302-303.
[2]裔晶晶.小学数学教学策略例谈[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1):1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