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第7期   作者: 刘 影
[导读] 幼儿时期正是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的启蒙阶段

        刘 影
        保定市徐水区大因镇大西张幼儿园  河北 保定  072550
        摘要:幼儿时期正是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的启蒙阶段。因此,幼儿教师应当积极地引导幼儿去观察身边的科学现象,多为幼儿开展科学活动,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科学学习态度。
        关键词: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实践
        1幼儿园科学教育概述
        我国幼儿园科学教育存在着一个发展变化历程。二十一世纪以来,人们逐渐意识到科学教育对于儿童发展的重要性,科学成为幼儿园五大领域之一,许多专家、学者摒弃已有“常识教育”概念,对幼儿园科学教育概念重新修订。在施燕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修订版)》一书中提到“学前儿童从广义上来说是包括一切科学体系的教育。”在周京峰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新体系》中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涵进行了定义:“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是指教师的引导下,幼儿对周围的自然界进行亲身感知、动手操作、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王冬兰认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科学教育是指一切能够促进幼儿科学学习的教育活动,包含了家庭、幼儿园等各类施教者对于幼儿进行的科学启蒙教育。狭义的科学教育主要指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是幼儿园课程密不可分的一个部分。”朱家雄(2014)提出幼儿园科学教育的本质是科学教育,因此幼儿园科学教育必须具有科学教育所具有基本价值、目的、内容、方法和途径,而且要遵循幼儿发展特有的学习特征和规律,不可违背幼儿身心的发展。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幼儿园科学教育”指的是教师为幼儿提供科学环境,准备充分的可操作材料,积极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方式方法进行科学探究,以满足幼儿的求知欲望,丰富幼儿的认知经验,培养幼儿形成正确的科学观,提高幼儿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实践
        2.1家长应树立正确的科学教育观念
        好奇是幼儿的天性,父母常常会为幼儿的“十万个为什么”问题而苦恼,有研究表明,家长的的行为反应直接影响幼儿对于科学的学习。且父母与孩子朝夕相处,相比于幼儿园的科学教育,家庭的科学教育更能够切合不同幼儿的科学兴趣。根据建构主义的观点,幼儿可以在自身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不断主动构建新的知识经验,幼儿的“前科学概念”往往是杂乱的,具有“泛灵论”的特点,随着幼儿科学知识经验的增加,错误概念也会随之被正确概念所取代。在幼儿构建正确科学概念的道路上,家长的支持与鼓励是必不可少的。因而家长应该树立正确的科学教育观念,了解自己孩子的特点和兴趣所在,一对一进行科学教育,选择适合幼儿的内容,采用合适的方法,以促进幼儿科学素养的发展。
        2.2精准的目标定位,注重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
        科学素养是指在日常生活、社会事务以及个人决策中所需要的对科学概念和科学方法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稳定的心理和品质。结合STEM教育理念,幼儿园的科学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要明确幼儿的思维发展方向、整体素质的提升、整合思维的运用、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等较新型的要求。基于STEM教育理念,首先,教师应该提升对科学教育的全面认识,加强自身科学素养的培养。其次,教师应注重对幼儿整合性思维的培养。在幼儿园科学教育中,教师应引导幼儿用已有的认知经验自主探究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而不仅仅是完成科学教育中的目标,当幼儿不知其所以然时,教师要给予幼儿足够的耐心,鼓励幼儿勇敢尝试、乐于探索。根据教学活动特点,可以组织幼儿通过分组合作、头脑风暴等许多方法去研究问题,拓宽幼儿思维,并且及时给予有效肯定。最后,教师要培养幼儿对科学的探索精神和科学素养。


        2.3提供多元素的科学区角材料,满足幼儿探索的需求
        在科学区角里,同一种性质的材料对于不同的年龄段、不同水平的幼儿而言,可以发挥不同的作用,因此教师要有计划地提供不同层次的探究材料。例如,在开展中班科学活动《有趣的磁铁》时,教师可根据磁铁能吸铁的特性,磁铁的穿透力、磁铁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现象等,有计划地提供有层次性的材料:为能力弱的幼儿提供“神奇的磁铁”游戏材料,让幼儿通过探究分类发现磁铁能吸铁的特性;为能力中等的幼儿提供“走迷宫”游戏材料,让幼儿通过游戏探究磁铁穿透力大小与被穿透物体的厚薄的关系;为能力强的幼儿提供“磁力小车”游戏材料,让幼儿在游戏中感知磁铁相吸和相斥的原理。再如,科学活动“小灯泡亮起来”。教师可提供多个电池,引导幼儿进行电路连接,当灯泡亮起来后,让幼儿猜一猜不同电量对灯泡亮度的影响,并鼓励幼儿进行实验。这样,教师提供了有对比的材料,能加强幼儿的探究欲望,也为探究的内容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2.4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幼儿对科学学习的兴趣
        在如今的幼儿园科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激发幼儿对科学学习的兴趣。素质教育的关键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孩子。由于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教育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因此,幼儿园教育不仅仅只是给幼儿提供一个玩乐的场所,更重要的是培养幼儿各方面的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在科学教学中,幼儿教师可以结合实际生活中的科学现象,为幼儿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幼儿真正感受到科学知识的魅力。例如,在进行《小蝌蚪变形计》的相关科学知识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提前制作课件,课件的内容要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并且要带有一定的童趣。在正式教学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幼儿展示。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先让幼儿从外观上观看蝌蚪和青蛙的对比图片。由于两者的差距非常大,这时,幼儿就会提出疑问:“蝌蚪是如何变成青蛙的呢?”并且很好奇。紧接着,教师就可以播放“蝌蚪变成青蛙”的视频,将文字、图片、音频结合到一起刺激幼儿的感官,强化幼儿对科学的认知能力。
        2.5开拓幼儿视野,让幼儿在生活中了解科学知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幼儿对某事物充满兴趣,那么,他就会主动开展探究和学习。而科学知识多数都和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这对刚刚接触到科学知识的幼儿而言充满了新鲜感。让幼儿认识生活中的科学知识是老师们开展科学活动的目的。比如,在现行的幼儿园科学教材中,《会吸水的杯子》、《睡莲花开》等内容都是鼓励幼儿开展科学探索的课程。此外,老师还可以列举一些生活中看得见、摸得到的现象,如“苹果为什么会从树上掉下来呢?”“为什么水加热之后会沸腾呢?”等。对这些现象,如果老师只是单纯地讲解,幼儿就很难深入理解。但如果老师带领幼儿开展实验,那么,幼儿就能在实验中明白其中的道理,从而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此外,老师还可以组织幼儿开展一些简单的、生活化的科学实验,引导幼儿自主构建思维模式,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感受到实验的乐趣。再如,开展科学小实验《小水滴旅行记》的时候,幼儿发现水滴加热之后会变成水蒸气飘向空中,飘到玻璃片上,又变成了小水滴。发现这一科学现象的时候,幼儿感到非常兴奋。然后,老师可以讲述天空为什么会下雨,将科学知识回归到生活中。这些科学小实验都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又非常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既可以在实验中培养幼儿的动手实验能力,又可以使幼儿感受到科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的关系,从而激发幼儿学习科学的兴趣。
        3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质量的幼儿园科学教育不仅是幼儿在幼儿园学到了多少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科学素养,使幼儿学会自主探究,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韩会生,扈艳美.浅谈科学实验游戏在幼儿园中的实施策略与研究[J].好家长,2019(2):30-31.
        [2]范长瑞,马奎彬.高师生组织幼儿科学探究活动的策略[J].中国农村教育,2018(4):17-18.
        [3]高传正.李湘凌.幼儿教师科学教学知觉、现况与需求调查研究—以台湾地区公立幼儿园为例[J].集美大学学报.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